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土地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革命党以研究农民问题起家,土地问题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社会革命党经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反复,形成了土地社会化纲领。坚持利用村社平均劳动传统,激发农民熄灭的劳动热情,发展劳动农民经济。在土地社会化纲领演变成土地草案的过程中,社会革命党提出了比较务实的劳动经济的混合经济学说,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2.
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方式。劳动育人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更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纲领。在价值逻辑上,劳动育人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变革。在政策逻辑上,我国劳动育人发展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重建探索期,以技术教育为旨趣的转型调适期与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全面提质期。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劳动育人迫切需要从内涵、内容与内功层面解决"内涵陷于劣势""内容流于形式",以及"内功沦为把式"的现实之困,助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3.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在纲领草案中避开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空谈所谓“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个反动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注重体能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的变迁历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范式来考察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其生成、持续、变革隐藏着一些固化的、稳态的逻辑。具体来说,制度背景是推动劳动教育政策生成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是制约劳动教育政策持续发展的惯性结构,关键节点则是促成制度变革的机会结构。这三者共同勾勒了一幅独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图景,描绘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给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带来一些系列挑战与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理顺劳动教育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改革劳动教育政策,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逻辑结构,推动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青少年素质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从国际上看,目前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国的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关注政策、课程、实施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并注重实践与多方合作.以此为借鉴,我国应立足于劳动教育的传统资源和现实条件,以正确的劳动观与劳动教育观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通过完善劳动教育立法与政策,加强课程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其劳动教育功能,推动家庭、学校与社会多元合作,改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等手段,推动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创造和分配社会财富的基础,而中国社会在实现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收入分配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为此,国家提出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力图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困局.教育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提升劳动复杂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财富创造和分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在国家实施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中教育也应该是大有所为的.要使教育发挥好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作用,国家和教育部门须在端正教育思想、协调完善政策和规范引导办学行为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俄共纲领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共十三大通过了新纲领.与原纲领相比,新纲领在对时代的性质、党的战略目标和最低纲领以及党的社会基础等重大问题的表述上都作了一些修改,这些修改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华锋 《天中学刊》2009,24(4):7-10
英国工党在处理工会问题上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启示其他政党在发展和执政中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地调整思想纲领与政策策略,必须努力协调好巩固阶级基础与扩大社会基础的关系,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团结和增强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金炳镐教授,男,朝鲜族,1950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马列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3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成为全国民族院校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004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也是全国第一位民族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出版著作(含合著)2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80多篇。论著中获国家部委级奖15次。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和部委级等课题研究22项。主要代表作有《民族理论通论》、《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探索教劳结合为中心的政策萌芽起步阶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发展初期阶段、偏向政治化的政策偏执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建设的政策转变阶段、体现个体价值的政策发展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推手的劳动教育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形成机制、以育人为主继续倡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的政策价值取向、加强资源开发与师资建设的政策过程保障、民众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俄国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社会化纲领是该党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所作的有关使俄国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农业国转型的探索。社会革命党继承了旧民粹派的村社平均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劳动致富的观点,主张通过劳动在传统和资本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俄国传统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为了提高劳动保障从业人员素质,经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人事司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研究,并开发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保障”专业,该专业采用“双证制度”,即学员通过该专业考试即可获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保障专业”  相似文献   

13.
景天魁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哲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他坚持"兼容贯通"的治学方法,实现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再到社会政策研究三个学术层次的跨越,提出了三个相互贯通的理论--劳动起点理论、时空压缩理论和底线公平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社会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尽管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纲领以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益,然而从政策纲领实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收效不佳.如果从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方面找原因的话,"法律规避"应该是原因之一;而当前相应的对策就是要倡导"送法下乡".  相似文献   

15.
政府既是西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主体之一,又是其最大投资主体.政府的经济政策、职教政策、劳动用工政策等会引发西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舆论导向、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就业政策、职教对口升学政策、职教学生资助政策等又会引发西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老龄化、性别和养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老龄化过程已经呈现出了性别特征,如老年性比例失调以及老年高龄妇女和农村妇女生活艰难.在晚年生活中,老年妇女既是家庭经济和情感生活的被照顾者,同时也是其支持者,她们在生命周期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深深地影响到她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和身份认同.当计划经济的低水平的养老政策消失时,家庭成为重要的养老单位,而多元的养老政策背后是妇女被掩盖的劳动.只有建立起以社会责任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使妇女的照顾劳动得到承认,并理顺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以及代际间的公正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一大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二大重申了最高纲领并制定了最低纲领.此后,党对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以王明为代表的超越阶段论是探索过程中的两次失误.毛泽东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准确把握,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现阶段劳动政策中的各种问题,当前应特别注意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事情:从社会公正的高度看待劳动政策问题,在基本理念进而在基本制度设计和基本政策安排上真正重视劳动政策;进一步激活工会的应有功能,有两种可能的模式值得考虑,一是使工会主席职业化、社会化,二是直接依靠企业中的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注重雇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有效地解决好独立性问题、自律性问题和公正性问题;形成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把握劳动政策推进的可行性和节奏性.  相似文献   

19.
温斯坦莱(1609—1660年)是英国掘地派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和领袖。他不仅直接参加和领导了掘地派运动,而且执笔写了大量的宣言.书信,阐明掘地派的主张、纲领和政策,为掘地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温斯坦莱于1652年出版的《以纲领形式叙述的自由法,或恢复了的真正管理制度》(简称《自由法》)最能集中地反映他的民主与法制观点。我们认真研究他的《自由法》,可以发现不少闪光的思想,给无产者和劳动人民许多宝贵的启示。他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的体系.首先通过对《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分析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概念;其次按照场域的不同将劳动划分为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并对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构建了劳动教育家、校、社会的教学体系;最后对家庭、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