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常儿童写作才能 (the writing talent of supernormal chjildren)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书面言语的高级形式,是从说出的词向看到的词过渡."写"比"说"的要求更高,要求作者要能迅速地、准确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2.
超常儿童美育心理(the mentalit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supernormal children) 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或特殊才能发展水平显著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的儿童(包括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约定俗成交流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言由词语构成,词语有固定的结构也有固定的搭配,但有时候词语并不是都按照常规进行搭配。词语的超常搭配就是打破常规搭配和固定搭配的限制,通过这些合理变异的特殊搭配,来产生出心中理想中的奇特的文字效果。本文在语义、语法、语用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词语超常搭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往往利用一定的语境,创造出一种超出常规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表面上违反逻辑事理或语言习惯,而实际上不但能为言语交际者所理解和接受,而且还蕴涵新的言语意义,使言语交际者引起独特的、新颖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词语意义超常实现的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词语意义超常实现与规约实现的区别词典里的词所具有的意义是词语的语言意义,言语中的词所具有的意义,是词语的言语意义,词语的语言意义通过具体的运用实现为词语的言语意义。词语意义的实现,按其实现手段和实现了的意义与原来意义之间的关系,可分为  相似文献   

6.
一词语的超常搭配(“超常搭配”含义可参阅王德春主编的《修辞学词典》)是一种变异性的言语表达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巨大的表达作用。笔者曾在《浅论超常组词》《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增刊号)一文中分析了超常组词的语义情况,其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超常搭配。这是因为所谓“搭配”是由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言语单位构成的,而其中某一项的语义变化都对整个搭配结构的整体语义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修辞看词语超常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搭配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从声音、色彩等方面入手调动词汇的各种因素,使其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积极的表达效果。本主要从修辞方面阐述词语的超常搭配。  相似文献   

8.
莫言自谓"莫"言,笔下确实千言万语,语言甚是汪洋恣肆、千变万化。通过建立莫言小说语料库,分析莫言用词的特点,从相关数据中发现,词义多变以及词语超常搭配是莫言小说用词的两个显著的特点。在词义的灵活运用上,作者倾向于以字面义代替理性义,褒词贬用以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词语搭配上,作者多选用移就、隐喻、通感三种方式进行超常搭配。通过分析莫言的用词特点,拟从中探寻其语言表达突破常规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深化对莫言小说语言的理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9.
词语的搭配不外乎两种情形,一种是正常的搭配,另一种是非正常为搭配。非正常搭配又分两种,一种是有特殊表达功能为搭配,即我们所说的超常搭配,另一种是没有什么表达功能的胡乱搭配。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超常搭配大量存在于言语表达之中,但至今还没有人对它作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约研究,我们觉得,修辞学、语法学应该重视对  相似文献   

10.
在考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句法结构中存在传统理解上的词语搭配超常现象,认为这种超常现象的存在,或是语义特征,或是语用频率等因素制约的结果.由此而得出结论:超常只是语面上的,不是实质上的.  相似文献   

11.
在描写新闻标题中词语超常搭配常见句法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可识差、陌生化、自主完形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超常搭配新闻标题的理解难度、接受心理和审美意义.认为可识差数值的高低决定了超常搭配新闻标题理解难度的大小,陌生化效应与自主完形策略是影响超常搭配新闻标题心理接受和审美体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唐代僧人义净译经中有一些词语用法特别,且较为普遍,但这些用法未被《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所收录,如“详”用作副词,表示“一起,全都”;“交”作副词,表示程度,可释为“甚”;“激”作“论难”讲,“齐”作“达到”讲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中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教育,教学规律,中国科技大学于1978年3月创办了少年班,十二年来,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超常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词语"超常搭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组合形式,能够带来特殊的表达效果。学术界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语法、修辞、心理学、美学、语用学等方面和领域,笔者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审美效果、交际作用、语法特点、修辞特点及语境理论等项内容,从多方面阐述了"超常搭配"的功能、特点和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小说,通过词语的超常搭配,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四种句法结构上,之所以会呈现这种特点,和她的创作经历、创作意识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16.
词语诠译,常见“六病”。一曰生搬硬套。曾记得,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给低年级学生解“瓦罐”一词,一不出示实物,二不绘制挂图,三不浅显表述,而是生搬硬套,套用辞书,将其诠释成“一种盛物或汲水用的口小腹大的陶制器皿。”且将释义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在本子上。这样诠释,虽无科学错误,却是愈加难懂。其结果,学生们只能是“鸭子吃螺蛳,含而不知其味”。二曰言重词复。在某小学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突然站起发问;“老师,语文是什么?”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7.
智商高的不都是天才有人认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高、又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教育心理学家主张采用“高潜力”来形容智商高的儿童。有问题的孩子其实是高潜力儿童教育心理学家们发现,许多在学校被认为不合群、不合格,视学校为“地狱”的儿童,往往都是高潜力儿童。统计表明,2/3的高潜力儿童都在学校、社会和家庭里遇到麻烦,他们普遍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心理问题。因为敏感是高…  相似文献   

18.
超常儿童是指智能与非认知心理品质方面显优于一般儿童的儿童。对超常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对于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对于超常儿童的界定、超常儿童的鉴别、超常儿童的成因、早期教育的涵义、超常教育的模式等。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实践中有所失误。针时超常儿童及其教育中的种种偏差与失误,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丁开艳 《教育》2009,(10):40-42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成立的我国第一所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开学。此次成立的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招收对象有两个特点:一是面向农民工子女,二是面向超常儿童。作为中国第一所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整个招收过程的测试费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师资设备都免费向农民工子女开放。对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的成立,人们在承认并赞赏这是第一次把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投向农民工子女这个群体的同时,也对单独培养超常儿童的教育模式有不同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日渐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实践呼唤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