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临床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66例,对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客观、科学分析。结果:经分析总结得出:66例病例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有:青霉素类11例、头孢菌素类20例、碳青霉烯类1例、氟喹诺酮类23例、大环内酯类2例、林可霉素类5例、硝咪唑类2例、万古霉素1例、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组合1例。结论:根据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症状的差异,本院分别采用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未发生致残、致死病例。  相似文献   

2.
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近年来有关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大致有七类,其中以低血糖反应最为常见.指出临床用药要重视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并要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药物在防治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作用和不期望产生的作用,即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防治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对药物警戒与药物不良反应概的内涵进行分析,辨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不良反应监测中开展药物警戒的方法.结果:药物警戒工作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紧密联合,积极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严重,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积极的控制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燕化医院2007-01-2009-07月133例ADR病例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抗菌药物引发的ADR73例,占54.89%采取注射给药方式引发的ADR110例.占82.7%。结论:强化抗菌药物及采用注射方式给药的管理,减少合并用药,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级别医院的成教生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做了较深入的调查分析,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路。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有自己的特点,用药后常有体位性低血压、耳毒性精神混乱、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要少而精,而且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因药品不良反应引发的纠纷在我国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但目前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程序来处理该类纠纷,使医患双方关系陷入困境。本文从一例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纠纷切入,提出笔者对该类纠纷处理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临床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病药物、抗原虫类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就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近年来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和分析。方法通过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结果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研究对策,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结论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对临床应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损害事件频繁发生,但我国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制度对受害人进行救济。而法制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较为完善具体的救济制度,因此通过分析考察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救济模式,可为我国选择何种救济模式作出借鉴。研究目的:救济模式是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基础,只有确定了救济模式才能谈具体的制度构建,因此救济模式如何选择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诉讼救济模式、保险救济模式以及基金救济模式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选出较为适合我国的救济模式。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应选择基金救济模式,再逐步过渡到基金-保险"二位一体"的救济模式,以期为受害者提供更全面的救济。  相似文献   

13.
药品不良反应所产生的损害后果是否应当救济,或在多大范围内救济,已成为我国维权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在介绍日本医药品副作用救济制度立法背景的基础上,对其救济要件、给付制度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结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现状,提出我国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关于药品的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药品的合理安全应用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老百姓如何用上“放心药”,公众用药应该避免哪些误区?该文就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进行观察、分析,以更好的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2010年10月12日-2014年4月30日中,来本所加强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共907人,有2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主要为正常免疫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结论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是控制乙肝发生最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手段,对其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应对措施,加强宣传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稳定献血者队伍。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参加献血的61067例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参加献血的61067人次献血者有272人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在1~4年间,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60795人次献血者中重复献血的有18379人次,占30.23%,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72人次中仅有39人次重复参加了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14.34%。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39人次献血者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76.92%,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23.08%。结论:血站必须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推行人性化护理,通过对献血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营造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避免中、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加强献血后回访等措施,确保献血者安全,建立和巩固志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选用抗感冒药,促进抗感冒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说明书,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及各成分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不同种类的抗感冒药所适应的症状不同。结论:人们应根据感冒症状、年龄、病理状况,慎重准确地选择抗感冒药,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吸毒易感性的人格特质是指更能预测吸毒行为发生的特定人格特质。吸毒易感人格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寻求、冲动性、低自我控制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其中,心理障碍包括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症、情绪障碍和边缘人格障碍等。文献显示:边缘人格障碍具有吸毒易感性的所有相关人格特质,因此,认为边缘人格障碍可能是吸毒的根源。建议今后的研究探讨边缘人格障碍的病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吸毒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