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和社会联结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化、信息化和开放性日益增强,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同时传统教育中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形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职业发展和意外事件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因而环境适应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环境适应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可调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育人情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编制了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量表,对9所院校9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学习动力、学习环境等六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6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由中学跨人大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真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大学对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又感到陌生与迷惘。新生适应教育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5.
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省邢台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及身心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上不乐观,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适应和学习态度适应方面.(2)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上没有显著差异.(3)本专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好于独生子女.在学习态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适应性在居住地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6)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各个专业在环境适应、教学模式适应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7)各个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听力障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状况,随机抽取某特殊教育学院的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共30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听障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上显著高于健听生,在学习自主、学习行为、信息利用、学业求助上非常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管理策略存在显著专业差异,听障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行为存在年级与专业的交互效应,环境选择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有些大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面临全新的环境与生活不能及时适应,产生独立生活困扰、角色认同困扰、学习能力困扰、人际关系困扰、职业规划困扰等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环境变化和学习不适应的原因,也有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和调节不当等因素。提出从学校教育和大学新生自我调整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新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量表和绩效评价量表对8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存在显著性的年级和专业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学习方法对学业成就的预测能力最强。结论: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其学业成就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对其学业成就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入学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入学适应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新环境适应中的身心问题、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学习适应问题、专业情绪及就业压力问题,部分学生因入学适应不良而严重影响了学业。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初入校门,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如对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心理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由自我认知偏差、角色转换、性格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如何解决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帮助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需要新生个体、辅导员、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场域条件下的学习适应的特征为目的,通过《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广东某高校的3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家庭社区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所处的社会场域和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关系,整合并优化各种社会场域因素,有利于学生学习适应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创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提供人性化的资源。“导学”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教材之外的重要的辅助性文字资源。在编订过程中,为体现人文精神,需要强化“引导”,变传统的“教学”为真正的“导学”;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导学”资料,以体现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生成”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成”学习理论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人类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它在解释和说明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时 ,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观能动性 ,重视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知觉的作用。特别关注在多向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新知识的意义。因此 ,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备受关注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试析清政府"新政"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 ,不得不对旧有的教育政策进行大幅度地调整 :废除科举制度 ,建立新式教育系统 ;优先发展师范教育 ;初步向国民普及教育迈进等。由于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保障 ,加以较为积极的社会捐助教育资金政策的施行 ,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为中国教育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因其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仍未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加之当时财政状况的衰敝 ,其实际成效则大为逊色  相似文献   

15.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ments: Development,Validity and Application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Few field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ave such a rich diversity of valid, economical and widely-applicable assessment instruments as does the field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nine major questionnaires for assess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psychosocial environment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 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 Individualis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My Class Inventory,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ventory, Questionnaire on Teacher Interaction, Scienc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Inventory,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Survey and 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Class) and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instruments in 12 lines of past research (focusing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outcomes and environment, evaluat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whether students achieve better in their preferred environment, teachers' use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s in guiding improvements in classroom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links between diffe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cross-national studies, the transition from primary to high school, and incorpor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deas into school psychology,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熟悉英语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吸收英语语言文化和国际大环境相结合的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的精髓。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以文化促进语言学习,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整合教育资源,产生整体教育效力。  相似文献   

17.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 Classroom discipline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in most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a critical element of an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相似文献   

18.
时传统教育环境学习模式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模式的特征进行时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个性化特征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ies acknowledge that learning takes place within the social realm and that social conditions contribute to the quality of both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This can be said to be especially true for environmental learning programs. To access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a robust instrument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lace-based educational settings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cus groups with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were formed to explore (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 the factors viewed as most important to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nd as most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unique type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stered in place-based or community-bas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work resulted in the inclusion of eight scales developed/adapted from previ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surveys for use in the new Place-Based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t Environment Survey for use in secondary settings. In this articl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data for this instrument are presente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data for future research with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lace-based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