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新诗创作中各种问题的积压,以及新诗创作本身所面临的整体性困境,新诗理论研究界的回应之声日益自觉与迫切。近年,西南大学吕进先生连续发起举办三届华文诗学名家论坛,对新诗创作所暴露的各种弊端及时予以理论上的清算与探讨,其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此次,由吕进先生所设计的探讨新诗“变”与“常”关系的诗学命题,  相似文献   

2.
吕进先生给出的“新诗发展中的‘变’与‘常”’是个高水平的学术话题,它最后也许不能像命题者所理想的那样,解决如何将汉语诗歌的传统之常付诸现代性转换的变异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性问题,但将新诗发展现象中的某种价值思考甚至这些现象的合法性问题纳人这种“常”与“变”的逻辑关系中进行审视,倒也可以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期我们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三),发表张炯、王珂、张中宇三位先生的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可以帮助对这一话题感到兴趣的读者思考。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永恒是不美的,问题是新诗应该怎么变。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  相似文献   

4.
佛家认为世间一切无常。用变与常估量世间万物,“变”显而易见,“常”难以指认。要辨析新诗的“变”与“常”,不妨将其置于新诗发展史中考量。  相似文献   

5.
本期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共四篇文章。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笔谈正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关注。李怡教授和张传敏、段从学、熊辉诸博士都对笔谈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确,如段从学所讲,新诗的"变"与"常",实际上是审视新诗的"变"的问题。永远的对美的新向往,也就是"变",是诗的美学本质。"变"就是活力,"变"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诗自发端起,就在“变”与“常”的碰撞和纠缠中探索进路。时至今日,众声喧哗之下的诗坛积弊丛生,处境尴尬。如何处理“变”与“常”的关系,困扰着新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让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再次出场,将其纳入现代诗学理论建构的高端视野,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从本期起,我们开展“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我们对笔谈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将要持续几期的笔谈能“谈”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中国现代诗学已经诞生近百年了。是时候了,需要回顾和科学地总结近百年积累的正面和负面的艺术经验,肯定应当肯定的,发扬应当发扬的,批评应当批评的,推掉应当推掉的;向伪诗学宣战,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推动当下中国新诗的振衰起弊。这是现实提出的问题,时代提供的条件,诗界普遍的希望,历史赋予的使命。对新诗的“新”和自由诗的“自由”,切忌误读。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这既是局限,又正是特殊魅力之所在。现代诗学的规范是新诗规范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提到新诗的“常”与“变”,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老问题: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新诗的‘常’是指中国诗歌传统,它是恒定不变的诗歌元素;‘变’则指新诗创作对诗歌传统规范的不断突围、超越与改写,  相似文献   

9.
自白话新诗以降,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论者不断发出“新诗将死”的论调,这就是中国新诗面临的那个“永恒危机”:何为新诗?新诗何为?毫无疑问,这种危机感源于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遗产的强大压力,以及新诗文体自足性、表意策略(语言、形式与方法)和诗意精神(思想、经验与情感)等方面的自我焦虑。但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诗发轫于翻译诗歌已是学界的共识,且不说作为白话新诗第一人的胡适依靠译诗《关不住了》来宣告新诗成立的“新纪元”,单是梁实秋“新诗,实际上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一说,便足以道出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不同寻常的因缘。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中国现代诗学"专栏在2009年举办了"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原计划3辑,但欲罢不能,最后共推出4辑,朱德发、李怡、古远清、袁忠岳、周晓风、子张、曹万生、向天渊等诸多先生都参与其中,《新华文摘》等也有所转载。在今年,从第2期开始,由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打头,我们又举办了"新诗的‘变’与‘常’笔谈",到本期已是第5辑,张炯、王珂、江弱水、张中宇、张全之和许多新锐都发表了不少精彩之见。我们以为,笔谈是一个活跃原创性思维、让更多人有发表意见机会的好方式。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都在体制内生存,不可能游离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制、学术管理体制、学术发表出版体制、人才选拔体制之外。这些以行政思维和理科思维为基础的体制的力量往往限制了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原创性的发挥。一些人为职称、为学位、为获奖、为当官"做"学问,形成浮躁、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一说到学术失范,有人就爱拿抄袭剽窃说事。这当然也是问题。但在我们看来,原创性是学术的最高规范。丧失原创性、丧失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努力,这才是人文学科的最大失范。我们必须善于跳出庸人思路而提出新问题,打破习惯定势而提出新见解,避免炒陈饭而运用新材料,摒弃学术八股而提供新表达。"通中求变"地"发前人之未发","接着讲"地"发前人之已发",把学科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喜爱笔谈的原因。本期我们推出向天渊、张全之、李祖德、童龙超、王强的文章,这也是"变常"笔谈的"闭幕式"了。  相似文献   

12.
新诗对于中国传统诗歌来说,是一种新变。这种新变,主要表现在诗学思路上。中国传统诗歌有一种“向后看”、以能模仿古人为能事的倾向,这导致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因袭、模拟之风的盛行,并由此产生了空洞、肤浅、“文胜质”的毛病。“五四文学革命”就正是为了打破当时旧诗坛的这种剿袭之弊。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然而都有新意,可以引发人们的回顾与前瞻,可以在推进学科建设上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张德明提出现代诗学要实现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的转变,强调了现代诗学的民族属性;而曹万生则从现代诗学发端于现代汉语的引入,提出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若干异质。  相似文献   

15.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话语之一,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以“言意之辩”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外等理论命题的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相似文献   

16.
作为1940年代后期诗歌生态的忠实记录者,《文艺复兴》在战后积极推出了一批"中国新诗人"。其中既包括借《文艺复兴》这个平台,完成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集体亮相的"九叶派"诗人;也包括以李白凤、史卫斯为代表的,一些在1930年代即已成名的"现代派"诗人。因此回到《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原点,不仅跳出了现有对于"九叶派"在1940年代的集聚过程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窠臼,也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现代主义诗歌如何在1940年代特殊的社会文学环境中,求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17.
王东东 《中文自学指导》2011,(4):109-113,55
一 这本书题目的来源《二十世纪的诗心:林庚》,应是一篇纪念文吧,在抒情性的调子里隐藏着作者对新诗“理念”上的关注,当然还有对它的形式技艺的迷恋,以及对新诗掩不住的款款深情。它开头就提到了现代诗人——这里是林庚先生——对古典诗歌的新鲜解读,其中一则似乎显示出现代重释工作难免沾染的形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孙媚 《现代语文》2008,(7):72-7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用诗歌来濡染、启迪、教育后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大特色。近年来,自从“以人为本”成为教育改革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和精神向标以来,“诗教”逐渐复苏。然而,内涵极为丰富的诗歌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代替,在诗教大旗被高高举起的背后,却是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  相似文献   

19.
李学梅 《考试周刊》2012,(13):189-18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PT、Flash、Authware等课件集图画、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挂图、实物、板书、简笔画、实验等传统教学手段似乎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逐渐退出了课堂,成为"明日黄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诗自孕育发生到现在,差不多走过了一百年的艰辛历程。应该说,经过这一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新诗业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新诗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上个世纪末,现代诗人、著名学者郑敏先生在对中国新诗作反思性回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