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学习隋唐史“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节时,细心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瀚海都督府还是瀚海都护府?”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现行统一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史》(2003年6月第一版)第86页有这样一段文字:“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高宗本纪下》永隆二年有云:“八月……辛卯,改变州为安南都护府。”(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08页)而同书《地理四、岭南道、安南都护府》则曰:“调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1749)页《会要》卷七十三《安南都护府》:“调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据此,案唐当以《地  相似文献   

3.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在总结课文时,均设计了一个问题。 第一位老师问:“《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课堂里仅有几位学生举手,所答也  相似文献   

4.
一、汉代以来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使”管理新疆。隋在西域地区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唐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处行省等行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1406年,明朝设立了哈密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朝代,疆域十分辽阔.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唐朝疆域版图的情况,课本增加了历史地图《唐朝疆域》.现在就《唐朝疆域》图连同《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图、《黑水都督府形势》图、《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一并作一个概括的介绍和说明,供教师备课和讲授唐朝手工业、唐都长安、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的疆域、唐朝的对外关系等内容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小见大” ,是作文训练中常有的事。比如学了《七根火柴》后 ,写一篇“以小见大”的记叙文《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 ,应该怎样做呢 ?一、温故。根据“以小见大”的要求 ,设计一些带复习性的问题 ,唤起对课文中精彩、关键部分的回忆 ,加深对“以小见大”的印象。如 :1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能否说清课文“小”在哪里 ?2 从这些“小”中 ,见到了怎样的“大” ?3 为什么这些“小”能够见“大” ?思考的目的在于理解“以小见大”的含义 ,上述三个问题中 ,第三个是重点 ,也是写这类文章的难点 ,思考时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 ,…  相似文献   

7.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启蒙运动的两面旗帜。六十年后的今天,这两个口号,仍然为人们热烈地讨论着。因此,在我们面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一,民主和科学,是怎样提出的?它的性质是怎样的? 二,两个口号在“五四”时期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两个口号在今天有了怎样的发展?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新闻的全标题还有两句话:“实事求是的结晶”。“知识界的集体奉献”。这两句实际上就是我们阅读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因为本文的内容重点也就是这两条。从这两个基点出发,还要拓宽阅读的思路,即: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两个基本点的,因此,下面几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作者是怎样叙述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态度的?在述中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从第五期起,开展《怎样按照“三个面向”改革中小学教育》的问题讨论,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一、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三个面向”这项根本方针?二、如何按照“三个面向”端正中小学办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小嘎屋     
《小火炬》2003,(4)
我为什么没有收到《小火炬》的7—8期呢?另外我还十分喜欢“童心画苑”,想问一下怎样能把画寄过去呢?林芳小朋友一下子提了两个问题,请听小嘎慢慢回答吧:不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订《小火炬》,如果是在学校订的,那就去问问老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在提高院校教师素质方面有怎样的思路?设立了怎样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讲读课文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根据课文内容,可将整篇文章设想成“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三个问题,然后进行教学。一、写什么?在学生预习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设计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与此同时,教师板书“花木繁茂”、“生机勃勃”、“雪景壮丽”、“硕果累累”四个词语,并设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中,有同志提出:现在应该怎样评论斯大林一九三六年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从一九五六年我们党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来对斯大林这一提法所作的批评,今天应怎样看?华国锋同志《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论述是不是又回到了斯大林的提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斯大林是怎样论述的。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首次明确宣布:在苏联国内“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是: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次”范畴是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次”范畴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争议很大。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1.“次”与“格”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2.立“次”是否有必要。从“次”和“格”的关系看,“次’来源于“格”,但“次”不完全等同于“格”;“次”模仿了“格”,但这种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立“次”是必要的,“次”范畴的设立不仅存在于说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于说明词入句后语法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当然也有专家和学者指出其不足。但是,无论是褒是贬,经过修订与完善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将成为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宪法”。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准确理解、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下面是笔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一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认真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怎样认识语文学科?②怎样认识语文教师?③怎样认识语文教育?④怎样驾驭课改教材?⑤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开展探究性学习?⑥怎样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科学     
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写过一本书,名叫《快乐的科学》。但是,此《快乐》非彼《快乐》。-题记 快乐是个重要问题 这里说“快乐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两层意思。 一是关于科学家之快乐。那么多的科学家把科学探索视为快乐的事情,令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科学家的快乐是从哪里来的? 二是关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怎样从科学得到快乐。青少年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从科学学习、科学探索中得到了快乐?人们都应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科学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7.
法藏敦煌文书P.2754一直被定名为"安西判集"。实际上,这件文书中的判文是抄录自西州都督府的官文书,原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袁公瑜所作。袁公瑜曾是唐高宗"废王立武"的功臣,龙朔三年受李义府案件牵连而外贬,麟德元年十一月前转任西州都督府长史。从判文内容看,安西都护府迁龟兹后,其与西州都督府之间确实没有相互统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有位老师教《黄河象》,在分析黄河象的来历时提问:这天天气怎样?小河有什么特点?黄河象是怎样失足落水陷入游泥的?学生从课文里很快找出了答案。但是,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满足于已有的思考结果,而是继续提问:如果这天是其他什么天气,如果小河不是“弯弯”,水流不是“缓缓”,又会出现哪些情况?如果老象的右脚不是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而是其他什么地方,老象又会怎样?这两个似乎是  相似文献   

19.
31 “复数”“虚数”这两个名词的来历是怎样的 ?答 :“复数”“虚数”这两个名词 ,都是人们在解方程时引入的 .为了用公式求一元二次、三次方程的根 ,就会遇到求负数的平方根的问题 .1 54 5年 ,意大利数学家卡丹诺 (GirolamoCardano,1 50 1年~ 1 576年 )在《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