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燕 《考试周刊》2009,(43):27-28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细腻的笔法书写其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故而她的词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备受世人推崇。《声声慢》是其代表作之一,抒发了词人暮年沉痛乃至凄厉的悲愁之情。本文旨在对徐忠杰英译的《声声慢》从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李清照的词。 或许她的词没有辛弃疾那样的豪迈勃发,但那种淡淡的恬静与婉约的风格也的确让热爱秋天式浪漫的我如痴如醉。有人曾为她的《声声慢》画了一幅画:一间小亭里,一个女子正倚着窗,悲切地看着窗外飘零的落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的重新解读,可以认为这首词是作者为自己写的一首“长门”词,极其隐秘地诉说了词人自己“被疏无嗣”的苦衷。而并非像文学界一直认为的是其晚年代表作,因为词中既无亡国之痛,也无嫠纬之忧。  相似文献   

5.
《声声慢》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词人借以抒发自己暮年痛苦绝望的心情。在英译此词时,有格律和声调、意象、词眼等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问存在较大差异,要译好诗词显得相当困难.通过分析林语堂与许渊冲对宋词李清照《声声慢》的译文,以探讨“三美”原则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女性小说家的代表,其代表作《爱玛》更是被认为是奥斯丁最成功的作品,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文章从作者的生活环境出发,阐述了小说《爱玛》的创作背景,针对女主人公爱玛的一些性格特点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9.
学习诗歌就是要在多读,经常读,反复读的基础上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背景,通过特定意象的解读理解诗人。学习《声声慢》,就是通过不断朗诵诗句,理解李清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宏大的家国愁思,提高学生感知美、认识美的能力,提高学生情商。  相似文献   

10.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时期凄苦生活的代表作,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含蓄婉约的风格,用凄怨的抒情成就了千古绝调。本文借助对诗词的解读,再现了作者那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催人泪下,触动心灵。  相似文献   

11.
童洪星 《教学月刊》2011,(10):59-60
一、三杯两盏淡酒:为什么是“淡酒”? 有人以为,晚年的李清照,国破家亡,颠沛凄凉,生活窘困,“淡酒”正是她艰难生活的反映,她买不起好酒。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8,(1):39-43
模糊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不确定性。如果语言翻译过分追求准确性有时会使文学作品丧失美感,尤其是在诗词翻译中,而追求模糊可以达到美的再现。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词的模糊美、意境的模糊美和音形的模糊美这三方面对《声声慢》的英译本进行研究,来探讨宋词英译的模糊美再现,促进中国诗词文化的外传,在此基础上给文学作品翻译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78):64-65
本文在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李清照《声声慢》叠词部分三种译文,即许渊冲、林语堂、刘若愚译本的分析,总结出叠词英译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一“寻”一“守”、一“酒”一“花”、一“伤”一“愁”、一“寒”一“雨”四个角度,将《声声慢》上下两阕结合起来读,以求发现某些句子间的关联,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艺术欣赏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陈培霞 《教学随笔》2016,(6):148-149
李清照一生创作了大量经典词作,《声声慢》是词坛不可逾越的佳作之一,也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浓缩,艺术之美无与伦比.本文从叠词的运用、音乐韵律、构思层次和情景意境四方面着手,对其蕴含的艺术美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一生创作了大量经典词作,《声声慢》是词坛不可逾越的佳作之一,也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浓缩,艺术之美无与伦比。本文从叠词的运用、音乐韵律、构思层次和情景意境四方面着手,对其蕴含的艺术美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李清照《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为例,并以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框架为基础,对原词中不同汉语叠词的英译进行研究,从而探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在关联性方面的得与失,以期实现宋词中汉语叠词英译与读者的最佳关联,并能对今后的叠词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春涛 《学周刊C版》2010,(12):201-201
【原文】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声声慢》,这首词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节奏舒缓而急促、哀婉、凄厉。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正因为这首词艺术特征鲜明,著名作曲家黄永熙先生予以谱曲,赋予了这首词新的艺术生命。在解析《声声慢》词曲艺术的基础上,重点从歌词、伴奏、情感、音准、音色、演唱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其演唱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Newmark将原语文本分为三大类,并对不同文本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方法。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声声慢》译本为例,说明如何按照这些标准和方法达到“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