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知的缺失     
在嘉禾、电白高考舞弊曝光案中,我对传媒在事件中 充当的角色和行为表示怀疑。 在媒体的介入下,高考舞弊案有了结果:首当其冲的是电白、嘉禾210多名考生被取消高考资格。报道是轰动性的。这是因为传媒在掌握一定事实的情况下,不事先通报有关部门,从而获得了独家新闻。 但是有些疑问让人无法安心:高考前出于正义的举报者要的难道是轰动性的报道,而不是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阻止丑恶的发生,从而赢得一个公正、平等的竞争?被取消高考资格者,难道都是开始就想作弊,而不是“环境”的受害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原本完全可以终止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按理说,这两起高考舞弊丑闻内幕真相大白于天下,作弊者被 惩罚,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会有异议。但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笔者心里难免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记者事先已经知道这明显是有预谋的,尤其是在广东电白,记者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但为何不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舆论监督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报道起到警戒作用,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舆论监督要给政府帮忙,为百姓解忧。仔细分析这两起高考舞弊事件,笔者觉得在这方面值得商榷。从现在查处的…  相似文献   

3.
1997年高考期间,广西陆川县发生大面积舞弊案件,结果500多人考试白考,200多已被录取的学生被取消入学资格,66名有关责任人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98年全国高等、中专教育自学考试,广州地区共有204名考生被查出有违纪违规行为,夹带、偷看、传递、顶替、旁窥、互抄、带卷走等作弊方式五花八门。1998年高考中,湖北省79名考生因违纪舞弊而被处罚,他们或抢夺邻近考生试卷,或请人代考,或夹带照抄,或在试卷上做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一下抓获数干名作弊考生,“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仅是药品零售界的一项常规考试而已。 据报道,在2014年度中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多地发现大规模集体作弊现象。在西安市的7个考点中,共查出作弊人员2440人,最多的一个考点查出近800人,是陕西历年来执业药师考试中作弊最严重的一次;此外,四川共发现1070人舞弊,云南省查处作弊考生1027人次。  相似文献   

5.
2000年高考刚一结束,就爆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湖南郴州嘉禾一中考场秩序极其混乱:考生们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监考老师视而不见.广东茂名电白的个别老师、考生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相互串通,利用BP机等通讯工具进行高考作弊.这两起高考舞弊案使"神圣的高考"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2000年高考刚一结束,就爆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湖南郴州嘉禾一中考场秩序极其混乱:考生们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监考老师视而不见.广东茂名电白的个别老师、考生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相互串通,利用BP机等通讯工具进行高考作弊.这两起高考舞弊案使"神圣的高考"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乾隆九年整饬科场史料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入关后,沿用科举之制选拔人才,并就防止考生作弊制定了明确的条文;“生儒入场,细加搜检.如有怀挟片纸只字者,先于场前枷号一个月,问罪发落.如有倩人代试者、代与受代之人一体枷号问罪.搜检员役知情容隐者同罪.”但是,作弊之风屡禁不止.乾隆九年,时逢甲子科,大比在即,为清理科场弊窦,出谋献策的奏折如雪片般呈达乾隆帝面前,然而顺天乡试伊始,就搜出怀挟二十一人,第二场又搜出怀挟二十一人,贡院门外被考生抛弃的蝇头小卷不计其数.如此大规模的舞弊现象,促使乾隆帝出台进一步整饬考场的规定和措施.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军机处上谕档.  相似文献   

8.
科举时代,士子独自作弊最常见的方法是夹带。清政府为防范和惩处夹带作弊,借鉴历代反 舞弊举措,推出了一系列至为详备的条律。夹带作弊的防惩,是清代场务管理最为重要的内 容之一,颇值研究。一 森严详备的搜检场规 夹带作弊历朝严禁。唐时“搜索衣服,讥诃出入”,宋代士子入场须“解衣搜阅”,金代更 有独特的“沐浴更衣之法”。元时规定,举子入院“所携物件皆拆封点检”。清沿明制,对 科场夹带的禁防律令既详且备。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器具作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而且 还就如何严格搜检颁有道道旨令,并有相应的对搜…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考的舞弊,已不局限于单个人、某个学校,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作弊联合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常读报,新闻一般都是字顺意顺,但有时也会被某些新闻难住,感到在理义上有点违背逻辑。 比如7月11日上海某报上刊登一稿,题为《教育部称严查高考舞弊案——郴州作弊考生可能重考》。从此则新闻的正副题上感到有一点逻辑不顺,既然是考生作弊,按常理当然应重考,甚至可取消考生资格。现在来了个“可能重考”,这种口气与处理方法是否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呢? 另外一则也是有关这次高考的新闻,消息来源于一家电视台,刊发在7月11日上海某报上,题为《高考语文卷发现两处错——据称不影响考生成绩》,文中援引有关人士的话说:“上述…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风气的冷漠和麻木,最终表现在学生对考试舞弊的集体认同。曾经被视为可耻的行为,由于行之者众而被宽容和习惯,并且出现了“作弊有理”的声音。这可能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今夏,电白、嘉禾等地的高考舞弊事件经传媒揭露,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本刊第八期刊发了长沙晚报记者刘向晖撰写的文章《为了社会的良知──嘉禾舞弊丑闻曝光始末》,对有关情况作了进一步披露。最近,本刊收到国防科技大学刘朝先生的文章,对记者的这种做法提出了异 议。本刊认为,刘朝先生所述及的问题很有必要开展讨论,故全文发表,并欢迎广大读者就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加强节目播出管理广播电影电视部6月20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白、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管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整体水平。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白、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节日播出...  相似文献   

14.
似乎到处都是考试作弊现象。河南揭露出高考作弊大案,其中涉及教师、官员;英语四六级考试除了出现大面积泄题事件外,在陕西财经学院也出现相当有系统的舞弊行为。其实,这些考试还算比较干净的,在成人高考、专业人员英语职称考试、官员竞岗考试中,作弊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刘朝先生认为记者应“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及时地 向有关单位通报,并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果真如此吗?“事先报告”或许可以令这场舞弊事件烟消云散,但却未必能实现“从根本上维护高考的公平和公正”的初衷,相反,在我看来,“报告”的做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的操作性上都极不可取。原因有四: 其一,从操作的可行性看。假如记者事先向有关单位通报了所掌握的情况,主管部门可能会坚决制止,把一些考生的舞弊“预谋”扼杀在萌芽状态。但也有更坏的一种可能,即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种种利害关系,向舞弊者通气,…  相似文献   

16.
一条简短的举报信息,经《中国青年报》两年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后,产生了蝴蝶效应,成功地推动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调整高考加分项目,给全国数以百万计考生讨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7.
旧时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并不少见。夹带、照抄、替考、收买考官……作弊手法亦是多种多样。对作弊,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枪替,指请别人代考,就是我们常说的顶考。枪手,指替别人参加考试的人。割卷,指买通考官,在阅卷时调换试卷。为防作弊,古时考试曾采用过糊名、誊录等方法。糊名,就是将试卷上考生姓名密封起来;誊录,就是把考试试卷另誊写一份供考官评阅,以免考官辨认笔迹。古时的考场也处处体现出对作弊的“恐惧”。明清的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贡院内建有明远楼,为考试时供监试、巡查等官登临眺望,防察考生、役吏有作弊举动,又以荆棘遍置围墙上,所以又有人把贡院称为“棘闱”。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每  相似文献   

18.
夹带,又称怀挟,是指考生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籍和文字私藏在应用科学物考具之中带进考场,以备答卷时抄袭,这是科举时代士子场闱作弊最常见的方法。明清时期,科场夹带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猜题习作及优秀考卷汇集成的程文,对科场夹带作弊,历朝严禁,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有140万考生走入2010年考研初试考场,其中有近26万考生将竞争北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资格。今年考研,作弊考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污点将被首次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伴其终身。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10日,全国统一高考结束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吉林松原: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等调查性报道,将吉林省松原市发生的严重高考舞弊行为暴露于世.报道披露的作弊情节之恶劣令人瞠目,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