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力与动力     
我是春节期间回广西探亲时,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参加报社组织的新铁路工地巡礼系列报道,并决定让我参加南昆铁路的报道。这是报社组织的重点报道。说实在的,当时我深感意外,也很激动。我到人民日报工作已快9年了,可以说没有写过一篇通讯或者稍微说得过去的东西。作为一个编辑、一个记者,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内心  相似文献   

2.
一个大“○” 1981年8月14日,我正整装待发,准备参加华北军事演习的报道,下午报社领导突然通知我留下来,采访刚刚驾机起义的台湾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并明确要求:除了采写一般报道,还要采写黄植诚谈国民党空军的长篇访问记和反映黄植诚驾机起义的报告文学。真糟!黄植诚17日就要从福州到北京,而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3.
关于重庆报业未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报业生态的调查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尽管我们的记者有的每天凌晨五点就跟着报社的发行车实地考察,从报贩那里了解情况;尽管有的记者为了真实的一手数据晚上与采访对象要聊到凌晨三点;尽管我们尽一切可能想了解到基层更多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报业生态的调查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尽管我们的记者有的每天凌晨五点就跟着报社的发行车实地考察,从报贩那里了解情况;尽管有的记者为了真实的一手数据晚上与采访对象要聊到凌晨三点;尽管我们尽一切可能想了解到基层更多真实的情况。但坦率地说,作为外来者,一周不到的时间还不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修武县人武部自收归军队建制以来,报道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一份珍贵的通知书在政工科干事小李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已经发黄了的新闻培训班通知书。这张普通的通知书对小李来说永远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鞭策。一天下午,采访归来的小李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参加新闻学习班的通知书。经询问才知道,原来,部长和春安到县委开会时,听说宣传部聘请地方报社的记者、编辑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后,当即自己掏腰包为小李报了名。当时,人武部刚刚归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且由于人员缺编多,包括…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大记者”名记者,日本称为“大记者”。在日本,要成为一个“大记者”可不容易。曾在日本《每日新闻》当过十五年编辑、记者的井上靖说,凡是能成为大记者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脑子里离不开“消息”二字。对他们来说,采访活动已成了生理的一部分。一听说哪里发生火灾,他们就会拔腿奔赴现场,即使是火海,也会冲上去看个究竟。早晨进了报社是记者,晚上下了班,离开了报社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种身在报社才算记者的人,不是真正的记者。(据《新民晚报之友》)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全国乒乓球赛的报道工作。我们报社只派了我一人去采访,任务是不轻的。由于我在工作中争取了新华社、兄弟单位记者和运动队的帮助,所以基本上完成了报道任务。在前后十四天的比赛期间,平均每天发稿约三千五百字,而且条数较多,使编辑部有选择余地。工作结束后,北京晚报记者何礼荪同志曾给我写信说,在这次报道中我们协作得很好,感到很愉快。的确,我对此也有同感。由于我们双方的要求基本相同,在看球赛时总是坐在一起,逢到要采访同时进行的两场球赛,就协商分工,各看一场。每晚回去发稿的时候,我们都是先商量好,他写什么,我写什么,写成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全党办报的目的,海伦日报在全县各部门、各乡社、工厂、学校建立了三百多个小编辑部。小编辑部的编辑、记者完全由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其任务是把本部门的报道工作全部包下来。包采访,包编写,向报社交成品。小编辑部定期制定报道计划,这个计划经报社编辑部批准后就列入报社的报道计划中。小编辑部不但有写稿任务,还要协助报社在本部门各基层组织内建立通讯小组并领导读报组。报社编辑部有专人和各小编辑部联系,指导小编辑部完成上面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打点行装闯峡谷 2000年3月初的一天,我和摄影记者王建立同时被一个紧急电话匆匆召到报社总编辑王继兴的办公室,一进屋王总就言简意赅地对我们说,经报社研究决定,派你们两人组成特派记者组,随河南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开进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进行科考采访。这次采访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你们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有什么需要和要求,提出来,报社会倾全力支持你们。我们平静地接受了王总布置的任务,其实内心却是一阵激动。因为在一个多星期前,当报社要派记者随我省地质科考队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采访的消息传…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5日下午四点,我和高峰、刘鹏三位参加十六人报道的记者从台里出发到省委集中,跟随出席大会的陕西代表团一道进京采访。从广电中心到省委,从省委到火车站,从西安到北京,十几个小时的路途中我们谁也没有多说话。沉默的空气让我触摸到明显的紧张与兴奋。尽管我们多次报道过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个二十来人的编辑部里,论年龄,许法新同志大概是最老的一个。可巧的是,他也是我的一位最老的同事。我初次和他见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屈指算来,四十六年,那已是非常遥远的往事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到了贵阳,当了《贵州日报》的记者。这个报社到底有几位记者,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时候的记者这个行当,叫做自由职业。白天在外面跑跑,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到报社的编辑部去,随便找一个办公桌坐下,写几条消息交给编辑,便又走了。在那里,我经常碰到一位青年记者,瘦脸宽额,长衫革履,颇有一点神气的味道。每次见面,我总是淡淡地和他打  相似文献   

13.
李鹏委员长在万年寺索道出口向群众挥手致意1999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来乐山视察。我有幸参加采访,虽然领导夸我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但是采访中所碰到的困难,所体验的紧张心情至今难以忘怀。(一)10月4日晚约10点,报社总编辑姚章雨在峨眉接受任务后从红珠山宾馆给我打来电话:“明天晚上李鹏委员长到乐山视察,你作好采访准备,务必下午4点前赶到红珠山宾馆。”听说是参加国家领导人的采访活动,我感到既光荣,又责任重大,更是紧张万分。从1994年起,我先后参加了杨尚昆、朱基…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6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随着三峡工程第二次截流的成功,这一天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记者,能亲临截流现场,见证历史时刻,为这一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鼓与呼,的确让人倍感自豪。在人民日报编委会的领导和记者部、总编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一战役报道,受到社会的好评。回想起在三峡工地采访的8个日日夜夜,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大"○"八月十四日,我正整装待发,准备参加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军事演习的报道,下午报社领导通知我留下来,采访黄植诚,并明确要求:除了一般的报道,还要写黄植诚谈国民党空军的长篇访问记和反映黄植诚驾机起义的报告文学.真糟!黄植诚十七日就要到达北京,而我现在对黄植诚一无所知.对国民党空军也一无所知.我面对着一个大"○",有些紧张.看来,当记者的,平时积累资料要广一些,对时事要非常留心.国民党空军的资料,我平时不能积累一些吗?黄植诚驾机起义归来已经七天,新闻报道已不少,我怎么没有想到积累呢!失职!失职!  相似文献   

16.
第二种:交叉式采访方法所谓交叉式采访方法,即在同一时间内报道两个以上不同地方发生的新闻事件,要交叉进行采访的一种方法。运用交叉采访方法,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两个以上的新闻事件在同一个日期内相继或同时发生,都需要一个记者或通讯员去报道。比如说,在一天里上午举行体操比赛,下午又有足球比赛。作为一名体育记者,尽管上午采访的体操比赛还没有写出稿子,下午也得赶到另一个体育场去采访足球比赛。这样两场比赛在一天内举行,而且当晚都需要发稿。另一种情况,报道的对象尽管是日常工作,时效性不强。可是,作为一个记者为了充分利用采访时间,在这个采访活动的间隙,同  相似文献   

17.
县报动态     
山西省太谷县报一月中旬试办了一个有十八个公社骨干通讯员参加的训练班,学习时间是四十五天。前十六天讲课,讲解党报的作用、党报和通讯员的关系等问题.也讲解采访和写作的方法、语法修辞等;中间二十天是采访实习和编稿实习:最后九天是总结学习收获。经过四十五天的训练,参加学习的通讯员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学完后,报社聘请其中一部分人作为报社的兼职记者。报社在每个公社设兼职记者站,由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任兼职记者站站长。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有幸和解放军报军事部副主任高艾苏,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巡回演讲团,先后到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进行了演讲。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我们报社优秀编辑记者很多,获各种大奖的也不少,他们的经历讲一讲都很感人,我只是报社的一个代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我时,我跟他们说:“请一定拍摄一下我们报社的大门,我只是这座大门里的一名记者。”这一路,压力很大。我和高艾苏是分开的,每个演讲团,只有一名穿军装的。在台下学生眼里,自己代表的不仅是解放…  相似文献   

19.
《新铁路工地巡礼》专栏关于铁路建设的系列报道,赢得社会各界好评,特别是在铁路战线引起强烈反响。我有幸参加这次采访,写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不愧为开路先锋》两篇通讯。这次报道之所以成功,除了报社领导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记者在下基层、跑现场,深入第一线,同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直接交谈接触中获得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记得80年代初自己刚加入新闻队伍那阵,我们报社的记者一年到头大多数时间都是采访在第一线。每次采访归来,大家还都要开会交淡采访过程和感想,以相互启发。在评选先进时,记者的出差采访天数也成了一项硬指际。起初,自己由有经验的老记者带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