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吞食量与消化力当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脑力,过硬的笔力,而且要有好的消化力。记者天天吞食“新精神”(上边传达的东西),如果不细消化,吃什么拉什么,好的营养成分不能吸收,吃得再多再好也无用。中央的方针、政策,知道了不等于理解了,学习了不等于真正懂得了。此如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单从字面上学并不难懂,但真正要从实质上理解,就需要“细消化”。不然,难以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来。  相似文献   

2.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入“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  相似文献   

3.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人“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其他,那末当这一头确实有东西可写时,固然不虚此行,而当事实与“线索”大相径庭,或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说,文章写好后,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作为有社会活动家、观察家桂冠,以探索社会、观察人生为职业的记者,除了对自己写的报道至少看两遍外,在动笔之前,对所要报道的单位,似乎更应该多看几遍,才能提高报道的准确性。有家工厂发生火灾,报纸对该厂作了批评。有位记者一听得他们“诚恳地接受批评、认真加以改正”的表态后,既不看他们接受批评的态度究竟诚恳到何种程度,也不看改进措施落实得怎样,更不看效果是否已经显示出来,就急匆匆地报道该厂如何改进之类,结果这家工厂却因祸得喜,美名远扬。但是,就在这位记者的“几不看”报道发表不久,因这家工厂并未真正重视消防工作,竞又出现了火灾苗子。对此,知情者说那位记者“戳瞎了眼睛”。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每天都会发生。有些记者为什么发现不了新闻,每个月可写的稿件屈指可数,而有的记者稿件量却大得惊人?相较而言,就是不擅于捕捉新闻,缺乏新闻敏感性。全媒体时代,记者要炼就“一身汗两脚泥三只眼”的精神和素质,更要具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这样走进基层,扎根基层,才能带回读者喜爱看、愿意看的“脚底沾满泥土”“带有露珠”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针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第一次总体普查所得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调查记者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年纪较轻,学历较高;他们普遍有8年从业经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1/3的籍贯来自湖南和河南,服务媒体和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上海;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强调媒体的监督、启蒙作用;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职业水平,不轻易受名利诱惑,不愿意被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制约,更加具有自主性.不过,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有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为此,我们建议既要改善其职业待遇,更要优化其报道环境,保障采访权利、扩大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7.
夏海 《军事记者》2002,(12):57-57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常与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打交道,在交往中觉得不少记者“官气”很浓,甚至“官气”逼人。“官气”表现之一:摆架子。有的记者爱把自己当作“上面人”,处处要表现得高人一等。基层有活动邀请记者,要打招呼,下去车子接,回来车子送。倘若基层采访安排有什么不妥,他心里准会老大的不高兴。“官气”表现之二:讲排场。有些记者采访时不是直接接触采访对象,而是喜欢找当地宣传部门,由他们安排采访事宜。采访时有人接待,有人陪同,人多势众,前呼后拥,就像某些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似的。有时连续采访,还喜欢蹲宾馆,…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新闻更有吸引力?如何让新闻更好看更耐看呢? 采访到位 新闻增色 新闻永远在路上,新闻永远在第一线。作为记者一定要在新闻发生时就在第一现场,或者新闻发生前就已经在现场。这个要求对社会新闻的记者来说,现在执行得还可以,但是对财经新闻、时政新闻的记者来说,执行就差很多。可能是迫于交稿压力,或者是挣分需要,如今很多记者爱坐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0.
那天应邀参加一个朋友聚会,一位女士以鄙夷的口气说:“现在有的媒体记者对‘红包’很感兴趣,没参加会议,会后听说有‘红包’,也急忙赶来索要,一点也不难为情,真让人看不起,自己就值那么几个钱呀?”这位女士在一个热门机关办公室主事,多与媒体记者打交道,想必是言有所指,有感而发。毋庸讳言,对那位女士所言,笔者颇有同感,只是那种场合不便附和,更不宜就此话题深谈而已。据笔者所知,当地某媒体一位记者,还是负点责任的部门领导呢,领“红包”积极得很,甚至每每主动向人家要“红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搞“红包”,大凡那些有油水的部门或单位的会…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8,(13):49-51
做好“对话”,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性格、内心想法要跃然纸上,要让他们说真话,要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如果你的位置站得跟对方不平等,你就很容易被对方左右,或者你会遭到对方的心理排斥。时刻记住,你是个记者,客观是你的追求,所以,“对话”一定要有新闻感。  相似文献   

12.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3.
问问导报人     
加入经济导报这个团队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导报却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自私、自利、自恋”。您认可这样的观点吗?还是先来问问导报人。 一问导报人,你是不是很自私? 我们的记者许慧艳曾经这样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对他们职位和成就的尊敬都不等于放弃采访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电视的水土     
周云龙 《今传媒》2005,(12S):107-107
湖南人自称他们有三大怪:没有辣椒不成莱,嘴里嚼着木头块(槟榔),说起话来像老外。我还要给他们添上一大怪:经济不咋的,文化跑得快。不过,要数跑得快的文化,还得首推湖南的电视,因为几年之前国内就有“电视湘军”的说法了。  相似文献   

15.
落笔难,落笔之前的酝酿更难,记者同行大多有此同感。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学会广泛选材、迅速出手,准确、客观地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新闻事件通过记者转手成为稿件,这个过程宜短不宜长。唯其需要“广、快、准”,就更有必要做好落笔前的工作。西人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古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都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2):86-87
要求从事采编播的同志出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精品,那是不现实的。不要说我们,就是那些著名的大作家,也做不到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事实上,做新闻工作的尤其是做广播新闻工作的,出精品更难。因为他们的工作讲时效,要快。“慢工出细活儿”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快手出细活儿”。活儿要做得又快又好,还得精,这能不难吗?因此可以说,日常播出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大路货”。  相似文献   

17.
工人的位置在车间,农民的位置在田头,战士的位置在哨卡……那么,记者的位置呢?可以说在哪儿都可以,因为他要反映各条战线的人和事,不可能有固定的位置,更不能整天蹲在办公室里。对此,著名军事记者、作家魏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好:“记者的位置在一线。”这“一线”二字,就科学、准确地把记者的位置定好了。换句话说,记者不管在哪儿,非要到第一线不可。“记者的位置在一线”,就意味着记者必须直面生活、融入生活,工作并不是8小时工作制,也没什么上班下班之说。著名记者田流说过,记者一睁眼就应当而且必定是在“班”上,也就是说应时刻处于工…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有一句话:“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饶钹三千。”这话的意思,在于说话要突出重点、要显出特色。高亢优美的旋律一出,可以跳出混沌之音一片,收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新闻工作者经常向社会发言,这个“金钟”如何去撞响呢? 不要遇钟就撞:尽管钟声千篇一律,但还是习惯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是小和尚的职业特点。新闻工作者不要这样,应把“比较和选择”的观念,在思想上树得牢牢的,遇事多比较选择、挖掘。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为记者进行选择提供了可比性的条件和依据。没有比较就…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是新闻界的一块“肥肉”,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派出记者在那儿“安营扎寨”,收集有关这个超级大国的消息。白宫、国务院的发言人几乎每天都要就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表态,其中自然也不乏对别国“指手划脚”的例子;美国总统在会见外国客人或向记者“吹风”时打一个“喷嚏”,也许会引来记者一番彻夜不眠的刨根问底,将这个“喷嚏”带到世界各地……。几千名记者云集华盛顿,他们是“好事者”,从不“安分守己”,总想什么地方出点事,好让他们写出引人注目的消息。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两天没东西可写就象热锅上的蚂蚁,得设法“钻”出点新闻来。美国虽然标榜“新闻自由”,公民有知的权利,记者有让读者知的义务,但是,任由这几个人到处乱“钻”,也不免“钻”出是非来。于是,精明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爱把鲜活的报道称为活鱼。可是,我们翻开报纸看看,鲜活的新闻到底有多少?版面上缺少鲜活新闻,这里有编辑的原因,也有记者的原因,更有媒体的体制、机制原因。总之,原因很复杂,解决起来也不那么容易。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几种不利于记者抓“活鱼”的情况。 一是“死鱼送上手,活鱼不露头”。 要抓活鱼,就得下水;要采写鲜活新闻,就得到正在发生或刚发生过新闻的现场去。因为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