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当抢,但抢新闻当慎,新闻时效性一定要服从真实性,不然,就会不自觉地导致假新闻的产生。据统计,从中央到地方众多新闻媒体,每年都有假新闻出现,窃以为,除了个别作者故意为之外,其中的大多数与抢新闻步入误区不无关系。1998年3月至12月初,全国十几家颇有影响的报纸刊出这样一条消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把2000年1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出生的婴儿命名为“世纪婴儿”,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世纪级优惠”待遇。一时间,“世纪婴儿”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据说有的年轻夫妇为能生“世纪婴儿”而推迟生育计划。同年12月16日,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发布消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季卿礼博士约见记者郑重宣布,该组织从未发布任何有关“世纪婴儿”的声明,对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季卿礼博士表示吃惊与难以理解。原来如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在基层当通讯员很不容易,他们下乡采访没有人陪同,交通、发稿也有困难,所以在基层吃新闻这碗饭,不仅要学会“写”新闻、“找”新闻,还更应学会“抢”新闻,以“捷足先登”来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笔者最近在“军中孔繁森——林正书”的家乡采访,就尝到了“抢”新闻的甜头。  相似文献   

3.
新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作为业余新闻爱好者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4年来的新闻实践,使我体会到:写新闻要有一股“抢”劲。怎样抢呢?  相似文献   

4.
<正>正当传统媒体记者因新媒体的出现而面临丢饭碗之际,又冒出个"机器人记者"来与记者抢饭碗。"机器人记者"不仅可以坐在电视主播台上播新闻念稿子,还可以"写"稿子与记者抢新闻,在不远的将来竟然还可以当编辑选新闻并指示记者做新闻,这令做了几十年记者的"老记"及"老编"们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说,记者努力抢新闻,才能有独家新闻,才能有时效。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要抢。有的新闻则需要“养”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采写。作个简单的比方,假如在精养塘里捉到一条小鱼,假如暂  相似文献   

6.
屈指数来,我从学校毕业到<湖南日报>长沙记者站当驻站记者,已整整23年.当记者苦,当省会驻站记者更苦,尤其是作为一个女记者,可谓苦上加苦.23年,如何在省会长沙这块新闻竞争硝烟弥漫的热土上,保持竞争优势!又何以在星移斗转、岁月交替中,坚持在新闻一线的锐气不减,果实频仍,我认为离不开抢、挖、跑"三字经".  相似文献   

7.
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要抢,有的新闻则需要“养”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采写。“养”出来的新闻并非因时过境迁无新闻价值,有的新闻反而被“养”出深度和效果来。1993年9月,我矿开始实行对考上大中专、技校的职工子女分别进行奖励的政策。我所主编的企业报《牟铜报》归口宣教部。奖励政策是宣教部部长起草的。要抢发这一重大新闻,非部长莫属。果然,文件下发时。他已将这条新闻当简讯写来了。我在刊发他的简讯同时,将他起草文件的初稿  相似文献   

8.
当获悉“棉农抢栽摇钱树”这组我拍摄的照片获得新疆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时,使我深受鼓舞,也促使我从中深思新闻摄影该走的一条新路子。 新闻摄影,作为迅速快捷、形象引人的独立兵  相似文献   

9.
搞新闻工作的人都有一项“通病”,乐意“抢新闻”,追求发表“独家新闻”。这叫它“职业病”也好,称之为“职业进取性”也好。反正当事者是“乐此不倦”。当然,由此而促进新闻的可读性,却是有功的。所谓“抢新闻”,就是尽量快而多地努力把“新闻”抢到手,及早地发表出来,以显示这张报纸的“消息灵通,报道详尽”,这就表明这家报纸或通讯杜的信息量大,所谓“独家新闻”,就是指只有本报独家采访到的新闻,以此为标榜,自  相似文献   

10.
作为记者,应该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内“抢”新闻。然而,“抢”是否等同于“抢”得越早越好?这不能一概而论。的确,对动态的突发新闻,“抢”迟了,犹如变质发馊的隔夜饭,让人食之乏味;但对静态的渐进性新闻,第一时间是指它成熟的新闻时间,未成熟而“抢”,亦似生涩麻口的果实,令人难以下咽。一句话,“抢”新闻要“抢”在节骨眼上,火候到了才揭锅。综观各类新闻媒体,动态的突发性新闻居多,静态的渐进性新闻较少。因此,有些新闻工作者对前一类的新闻相当重视,对后一类的新闻不够讲究。实践证明,谁肯于讲究,谁采写此类新闻的成…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若要问一年写了多少新闻,恐怕连自己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别看新闻写得不少,但要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沙里淘金”。如果每年都能淘点“金”出来,对做记者的来说,可算是可喜可贺之事。我做记者10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1996年采写的《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奖项虽不算高,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争·拼·抢     
新闻改革中,各家报纸都争取能抢先发一些独家新闻,对时效性很强的、读者普遍关心的重大新闻尤其是如此。我的体会是:记者要有争、拚、抢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才能较好地完成报道任务。试举二例说明。其一。一九八三年八月中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的生活中,时时 突出一个“抢”字.抢原料、抢市场、抢职位、抢人才、抢新闻……当然也有不法之徒抢银行、抢商店.不会“抢”的人只能吃救济.特勒夫妇正是凭借抢新闻的绝活,才确保了7位数的收入,衣食无虞.  相似文献   

14.
记者抢新闻的行动不是也不应是一种短期的、无组织、无计划的行为,记者抢新闻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和具体的利益,因此记者抢新闻的行动应是媒体设计的一部分,是客观而真实可操作的内容。媒体要宏观上把握记者抢新闻的行动计划,就应遵循以下的宗旨和原则。1.宗旨: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的独特新颖  相似文献   

15.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但要获个大奖却不容易.我做记者十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新华社也给以播发,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但要获个大奖却不容易。我做记者十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新华社也给以播发,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在学习《新闻知识》过程中,的确收获不小。我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原来对新闻采写是一个外行。平时身边所发生的值得写的新闻题材很多,可是几乎都放过去了。1991年10月份,在县台同志的帮助下,我开始学习新闻采写。尤其是《新闻知识》到手之后,我的水平不断提高,由原来等新闻到找新闻、抢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新闻随着教育本身的升温而日益趋热。广大老百姓对教育新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新闻媒体之间围绕教育新闻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教育新闻发表的速度和挖掘的深度则成为竞争的两大着力点。 新闻速度,具体表现为哪个媒体先打第一“炮”,也就是谁先“抢”到新闻。在遵守职业道德、不产生负面效应的大前提下,“抢”应是记者的天职。今年2月8日《南京晨报》在头版头条刊出的《高考保送生办法将作重大调整》一稿,当属新闻快速度的一个实例。笔者捕捉到该信息后,及时通过电话辗转向出台  相似文献   

19.
党报发行的与时俱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友炜 《新闻记者》2002,(11):55-56
经 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风风雨雨 ,党报在办报理念、发行机制、发行标的、发行策略、发行经营、发行管理上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党报的发行人和从事党报发行工作的同仁 ,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实现党报发行工作的与时俱进。一、办报理念 :从抢新闻到既抢新闻又抢发行。这些年来 ,从中央到各地党报 ,为了更多地争取读者 ,争取市场 ,每年的改版都在“新闻扩容 ,压缩专版”上下功夫 ,而且在人财物等方面不惜工本 ,抢抓独家新闻 ,千方百计增加报纸的信息量 ,提…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抢新闻”成了贬义词。一提“抢新闻”,往往同不择手段、“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作风”联在一起。报上出现了失实报道,领导会批评:“谁叫你们抢新闻的?!”甚至连一些新闻学词典一面肯定“抢新闻是与新闻报道的时效观念的形成与加强分不开的,另一面也认为:“由于片面求快抢快,记者采访往往草率从事因事实不准确而毁及报纸声誉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注)一句话,“抢新闻”在相当一部份同志的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工作中常常忌讳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