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页制作课程是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本文针对高职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页制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项目中设计与制作网页。本文主要阐述了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的具体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强调学生自我探索、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以及企业对网页制作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他们要求了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求毕业生们网页制作过程中应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网页制作》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本文便对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页制作>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项目中.因此,<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浅谈网页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网页制作》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项目中。因此,《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渗透"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从而掌握整个学科体系,并对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微课的应用,实践探索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制作和微课在专业中的应用,证明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网页知识和制作网页的技能。  相似文献   

9.
对《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丹 《内江科技》2007,28(12):174-174
《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较为实用的实践性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本文分别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网页制作的艺术设计能力四方面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学资源建设入手,以《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的实践体会为例,阐述了教学资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给出了《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设计思想及教学资源案例,并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教学创新的一系列措施,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湘宁 《青海科技》2000,7(3):56-57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边远地区高师固体物理教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计算机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小利 《科教文汇》2011,(10):95-96
在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就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法学是应用性学科,注重法律思维、法律语言、法律伦理、法学知识、法律信仰及实务能力的养成。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教育,没有法律职业教育便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培养和提升了法律职业素养,法律职业决定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或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上述法律能力或构成要素的养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宇  孙钟雷 《科教文汇》2012,(30):43-44
营养与健康是介绍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课程。本文从课程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展实践教学几方面.对营养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应用性本科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马聪 《现代情报》2006,26(3):187-189
应用性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因而应用性本科院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重点,应协调好理论与实战、检索与利用、中文信息与外文信息的关系。增加信息服务系统介绍、加强阅读指导、改革教材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The inability to touch products is a fundamental shortcoming in online shopping because humans typically use the sense of touch to evaluate the utilitarian product functionality and to obtain hedonic sensory enjoyment, which the instrumental and autotelic need for touch capture. This study of 900 consumers looks at the interplay between need for touch and imagination to study how imagination compensates for the lack of touch when consumers shop in a 360-virtual store. The study finds that while telepresence of a 360-virtual store improves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virtual shopping, the need for hedonic sensory enjoyment – autotelic need for touch –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is effect. Further, imagination can compensate for the need for touch; yet this finding holds only for the instrumental need for touch, not for the autotelic need for touch. Consequently, we conclude that imagination can compensate for the utilitarian need to touch products in a 360-virtual store.  相似文献   

17.
科技评估方案是科技评估活动中一个关键环节。对如何编制科学、完整、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编制科技评估方案应明确评估目的的评估对象,准确地进行评估需求分析,科学地设计评估框架,确定信息的采集范围和方法、选择好评估人员等。对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地开展科技评估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Bass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产品更新换代扩散的Norton模型,并例举了通信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扩散的实例,中国互联网上网方式的更新换代的发展。模型参数的估算是影响模型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总结了前人的成果,采用遗传算法作为Norton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对中国互联网的上网方式,如拨号上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网、宽带上网的扩散进行实证研究,模型得出另人满意的结果,并将结果与Bass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采用Norton模型研究产品更新换代扩散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最后,论文对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入党标准是高校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根本保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规定,本文主要从学生入党的基本标准、具体标准和考察标准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学生入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戴宏  徐治立 《科学学研究》2010,28(9):1290-1293
文化价值观在特定时代条件内对科学发展起着不经意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从清教伦理与儒家文化的比较角度来看,这两种文化价值观对近代科学发展分别具有不同的科学价值导向功能、科学思想方法导引功能、科学兴趣培养功能以及科学精神培育功能。文章认为不断建构恰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和创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是促进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