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高考,全国有14个省市自主命题。语文 试卷共16套,除全国卷Ⅱ之外,其余的15套试卷中均 有一题考查了“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试题解读】 【例1】全国卷I(8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一组: ( )  相似文献   

2.
下面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文言翻译题为例,谈一谈今年高考文言翻译题考点的备考。考点之一:双音节词。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做文言翻译题时要警惕与现代汉语形似的双音节词,切不可轻易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古代汉语的词语,犯以今释古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3.
下面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文言翻译题为例,谈一谈今年高考文言翻译题考查点的备考。考查点之一:双音节词。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做文言翻译题时要警惕与  相似文献   

4.
绘景寄情类     
【锁定考点】1.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2.翻译文言语句:3.理解并概括文本主要内容;4.理解并分析作者思想感情;5.赏析景物描写的精彩语句或语段;6.理解写作手法。【新题演练】一、《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相似文献   

5.
一、抓关键词语   一个文言句子的主要意思往往凝聚在几个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里,只要能比较准确地翻译这几个词语,句子的翻译就解决了,即使译文不是很准确,也抓住了得分点.   示例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006全国卷)   ……  相似文献   

6.
一、抓关键词语   一个文言句子的主要意思往往凝聚在几个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里,只要能比较准确地翻译这几个词语,句子的翻译就解决了,即使译文不是很准确,也抓住了得分点.   示例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006全国卷)   ……  相似文献   

7.
【考点点击】2007年全国语文高考大纲(文言文部分)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自2002年文言翻译主观题型设置至今,高考试卷中对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高考18套试卷中有17套设置文言翻译考题,分值最少为5分,大部分试卷保持在9-10分。题目大多设置在第Ⅱ卷,一般不再另选语料,从第Ⅰ卷文言语段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文阅读】先说对古文复习的建议。第一是要死抠课本,夯实基础。要下大功夫复习教材中的文言课文,对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难句翻译以及古代文化常识都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整理,将它们牢固掌握。比如对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必考文言虚词中每一个虚词的各种用法都要了然于胸,这是做好古文题目的基础。第二是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在掌握基本义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掌握词的语境义。这不仅是准确理解文意的要求,也是答题的要求。比如1996年全国卷中的一道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9.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理解并翻译句子;4.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概括景物特点;5.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品析文章内容、语言和写法。【新题演练】一、《岳阳楼记》阅读【甲】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选文略,见课文《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0.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掌握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4.理解并翻译句子;5.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6.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或感情;7.评析人物形象;8.品析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等;9.联系文章写启示、感悟。【新题演练】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着箄1,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2?”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相似文献   

11.
障碍一:双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考生在文言翻译时要留意与现代汉语“形似”的“双音节词”,不要轻易地把它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例1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路斥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15题)句中“寻死”并非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与“死”两个词,意为“不久死(在富阳)”。另,该卷第11题B项“生产”不是“生活与财产”,其词义是“谋生之业”。例2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困哉?亦志乎久而已矣。(2005年高考湖南…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翻译改成笔答题后,难度有所加大,且2004年起翻译也由5分变为8分,可见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句子的翻译一般要求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对较难词语的理解。(2)对人称的把握。(3)对省略内容的把握。(4)对全文及局部意思的理解。近年来文言句子的翻译侧重于议论色彩的句子。从2002年北京题、全国题看,都侧重于议论色彩的句子。全国题2001年已考过《史记》选段,2002年又考《史记》选段,原因之一就是引用“太史公曰”的议论句子。2003年也是重在考议论句子。鉴于此,高考复习文言句子的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落实关键词语意义近…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翻译     
【考点说明】文言文翻译是综合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2002年语文高考全国卷、北京卷对文言文翻译的题型作了变动 ,两卷均以主观题替代了往年的客观题 ,分值为5分。因此 ,考生要特别加强文言文翻译的训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翻译要做到准确恰当 ,明白通顺。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留———保留。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 ,可留而不译。(2)增———增补。翻译时应该把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双音节词。另外 ,要补出句中…  相似文献   

14.
考测点导航文言语句翻译几乎是各地中考的必考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可以检测考生的文言虚实词和文言句式的知识,又可以检测考生对文句、文意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中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力和辨析筛选的能力;一是书面表达题,即既考查考生的理解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典型题点击一、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秋天啊!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那些字印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C.甚矣,汝之不惠。太厉害了,你…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目标】1.能记住《左传》相关文学常识,背诵全文。2.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够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5.体会烛之武论辩技巧。【重点难点】1.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17.
写人记事类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正确把握朗读节奏;3.理解常用实词及虚词含义,掌握一词多义;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了解写作方法,如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等;9.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0.拓展文本,掌握文言文课外引申的知识点。【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相似文献   

18.
<正>【考点综述】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板块,许多考生都把它视为"难点",并为之失分。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3分,约占总分值的18%—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文片段。主要检测内容包括:(1)文言实词的理解;(2)文言虚词的理解;(3)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4)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言  相似文献   

19.
试题总评自2007年有新课标高考起至今5年来共14套全国卷,其文言文阅读题一直平稳。阅读材料均为选自正史的人物传记,所考查题目均为3道选择题(每题3分)和2道翻译题(每题5分),总分值为19分。3道选择题均分别考查实词、筛选信息和判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关于文言虚词,虽均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在翻译题中时有涉及,而理解文意也绕不开文言虚词,所以属于不考而考。  相似文献   

20.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理解常用实词含义、虚词用法;3.正确把握朗读节奏与断句;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9.赏析文本写法;10.适度拓展、理解文本。【新题演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