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回音     
正@更生:2017年第11期《终其一生不甘于平淡——记颜福庆之女颜雅清》一文有个小错误,第39页右列中"现在上海政法学院校园(原圣约翰大学校址)里的‘思颜堂’大楼,就是为了纪念颜永京建造的。"此处的上海政法学院,如果说是原圣约翰大学(今中山公园后门)的话,应为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在青浦外青松公路,那个地方相当偏僻,应该与圣约翰大学无关。@雪舞飞扬:《档案春秋》是我们全家都喜爱看的一份杂志,在新的一年里,我家又订阅了,希望编辑更上一层,把更多更精彩更生动的档案故事,提供给我们分享。在此,也对编辑部各位的辛勤劳动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石磊:《档案春秋》2018年第6期封底《马克思档案选萃》图片中,封底右下的插图说明"1848年3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有误。在此致歉并作如下改正:1848年3月,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翟铭荣:贵刊曾刊文探讨过"假领头,的服饰变迁,在这里提供一个线索,早在1930年代,上海就有"假领头"。"假领头"实际不假,是西式衬衫的领头,有领头、领片、领甲和衬衫的前胸和后背,只是非常之短。我保存着一张珍贵剧照,那是1935年电影《马路天使》中的  相似文献   

3.
回音     
<正>经盛鸿:最近我一直在看《档案春秋》杂志,学到不少很有用的知识和写作方法,越看越喜欢。贵刊努力做到:尊重史实,绝不虚构;有新史料或新意:有文采。这种严谨求实的办刊理念值得称赞。@申城老克勒:我注意收集老上海的各类照片、文章,《档案春秋》杂志是我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一次,偶尔在"上海观察"App平台上,看到"告别书荒年代"等转载自贵刊  相似文献   

4.
回音     
<正>徐光灿:通读今年贵刊第6期,未发现错别字。不简单,真不简单!这期最值得称道的一篇是《1976,华国锋在唐山大地震后(下)》,还历史本来面目。当年华国锋总理关心的是民众,"四人帮"唱高调,不干实事。倒台也是历史的必然。当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都要讲诚信,讲诚信才有威信。@杜蕴慈:看了电影《黄金时代》第二组海报,想起这张1930年的照片。萧军的笑容,似乎到老都没变。照片来自《档  相似文献   

5.
回音     
<正>刘国俊:读贵刊第八期《四行孤军光与影》系列,感觉考证详尽、严密。现将本人掌握的资料整理,与各位读者分享。四行仓库保卫战开始前,各连汇报的总数都是420人。四昼夜的连续战斗中,在仓库外蒋敬的一个班9人以及陈树生等14人牺牲,石美豪连长、张傲林等29人负伤。直到10月31日凌晨,奉命撤离仓库前,孤军点名人数为377人。在撤离仓库的激战中,刘永志等6人牺牲,杨瑞符营长、唐金和、张秋明等16人负伤,撤到西藏  相似文献   

6.
回音     
正陈学文:贵刊今年第七期的《两张新四军女兵照片的光阴故事》,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真是难得的珍贵图文,引起了我遐思万千: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略我国,有多少爱国志士,投笔从戎,特别是一批女青年走上抗日最前线,为国牺牲,为后人留下永远的缅怀和崇敬!我也保存了当年新四军军部在皖南泾县云岭的几幅照片(其中亦有女兵的照片)。这是陈洛涟(烈士)寄给我同胞手足的,虽经80多年风雨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陈学文:《档案春秋》2019年第三期共和国相册栏目中,泽慧的《学雷锋》一文短小精悍,配上学雷锋图片,这是很好的设计。在当今某些方面物欲横流,以自我为中心,少有家国情怀的场景中,提倡学雷锋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贵刊今后多刊发这类弘扬高尚情操的文稿,肩负起刊物正能量宣传的作用。@彭小华:认真拜读完贵刊  相似文献   

8.
回音     
<正>邵家全:我退休10余年,经常去真新街道图书馆浏览各类报刊。其中,《档案春秋》内容丰富,栏目繁多,以珍稀鲜见的真实档案,呈现给广大读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见我跨入阅览室,就向我招呼:新一期的《档案春秋》杂志到了。我拿起杂志,如饥如渴地阅读,针对有价值的史料旧闻,史传、视点等栏目进行摘录。许云倩:文史杂志钩沉历史,可读性、收藏性兼具。与同类杂志相比,《档案春秋》还是可读的,经常会带上飞机阅读。余加庆:得知《档案春秋》再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为贵刊感到骄傲。撷取有  相似文献   

9.
回音     
@(作者)汪仲远:拙作《"跃进号"失事50年,忆谭冠法船长》一文发表于贵刊2013年第5期,其中提到本人姐夫"俞荫源",实际应为"余荫源",此系本人笔误所致,特此更正。@(读者)李丽慧、朱鸿熹、晓军:《"跃进号"失事50年,忆谭冠法船长》一文中,第38页一栏倒数十行"张学  相似文献   

10.
回音     
《档案与史学》2013,(11):M0002-M0002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金鑫:在武汉举行的2013首届中国期刊博览会上,上海期刊界以“精彩的期刊.精彩的生活”为主题整体亮相,上海元素的展馆设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档案春秋》编辑部的小伙子在销售区的边上摆上一张小桌子,全年的《档案春秋》刚放上桌.便有读者上前询问.两箱杂志一会儿便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11.
回音     
朱亚夫:读了贵刊2013年第5期《魂兮归来——29军后人赴金门祭奠先烈记》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作为一名老战士,我很有感触。金门之战是解放战争中最悲壮的失利之战。军史、战史鲜有提及,贵刊冲破禁区,以档案之史实,披露真相,令人钦佩。文中谈及国共两军指挥员后人一笑泯仇,握手言欢的情节,更有利于两岸的和平发展玉***0:一些很久远的谜,今天  相似文献   

12.
回音     
正秦先生:档案揭秘,打开尘封已久的秘密,揭示了鲜为人知的史事。启迪当今的人们,还历史之真相,在传承、弘扬文化和借鉴历史方面,起到了正能量刊物的作用。刘斌:我是《特别关注》杂志的编辑,长期摘编《档案春秋》的相关文章,也受到贵编辑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在此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今后继续编发贵刊的精彩文章。  相似文献   

13.
回音     
正婉青:我是《新民晚报》"夜光杯"的编辑,每次收到《档案春秋》杂志,总会迫不及待浏览目录,有许多吸引我的选题,是案头不可少的良师益友。近期的"国人观世界"征文,大都是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或长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之人士写的,所见所谓皆为第一手资料,内容翔实有深度,拓展了杂志的视角广度。周新民:今年是孔另境先生(1904.7—1972年)诞辰110周年。而在乌镇孔另境纪念馆所收的自传手迹"1950年工作汇报"全文未被公开发表过,此手迹就藏在贵馆。建议贵刊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栏目,针对政要、  相似文献   

14.
回音     
<正>侯庆山:拜读了贵刊"我的上海缘"征文中的诸多文章,感慨良多。我是上海人,今年79周岁。几十年来,我曾辗转多地:早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毕业后到外交部,被派往我国驻瑞典大使馆工作,后来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无论我身在何处,上海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回上海工作,亲历并见证了  相似文献   

15.
回音     
<正>徐光灿:贵刊第12期《徐中玉:一生为人忠且厚》提及"1933年国名党反动派杀害柔石等五烈士后,鲁迅写作《为了忘却的纪念》,发表在施蛰存先生编的《现代月刊》上"一事,这一表述容易引起歧义。五烈士实为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参加东方旅行社参加集会时被捕,同年2月7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龙华。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是1933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16.
回音     
正张根发:《档案春秋》杂志依据史料讲故事,突出上海地域特色。有浓厚的历史烙印,有浓浓的海派文化气息,还散发着一些烟火气。非常喜欢这本杂志,也希望杂志一如既往的好看耐读。赵锡培:贵刊2019年第11期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之死详探》一文甚好。1939年,有个叫阿部规  相似文献   

17.
回音     
正黄惟庆:读到贵刊2017年第9期登载的许懋汉先生《水利专家钱正英那些家事》一文,我想起自己曾先后五次到北京手帕胡同28号看望黄辛白(马来叔)一家的情景,思绪久久未能平静。同时,也作一更正:我们这一代是惟字辈而不是维字辈。  相似文献   

18.
回音     
正陆丽芳:拜读了贵刊2018年第2期《从织女变空嫂》一文,深有感触。和吴尔愉一样,我也曾是一名下岗女工。1995年12月23日,我从织布二厂下岗了。经历了一年的无所事事之后,我为别人编织毛衣为生,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后来,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型编织厂,生活终于有了好转。下岗经历,痛苦又难忘,催我奋起。童自荣:今年一直拜读贵刊,欣喜发现有以前上影译制片配音员等几位老朋友的文章。贵刊注重讲述忆旧文章,真实可信。希望能增加一些鲜为人知的揭秘文章。祝贵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9.
回音     
正沈翠英:这本杂志上的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读,每次都爱不释手。希望以后多刊载一些为创建新中国而献身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多一些在艰苦岁月、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的文章。关壮民:杂志取名"档案"名副其实,很多文章都披露了珍贵的档案材料,向读者介绍鲜为人知的近代历史,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继续加油,编辑出更好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一饱眼福。朱鸿熹:《档案春秋》杂志上的很多文章我都读得非常仔细,也很喜欢。阅读这本杂志对我们读者来说,既是休闲享受,同时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总能有很多收获。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20.
回音     
<正>孙莺:读了贵刊2017年第2期《会"做人家"的上海人》一文,非常感慨: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个极大激发人们智慧动手的时代。记得儿时家境并不宽裕,是心灵手巧的父亲,自己动手为女儿裁剪衣服,从冬天的棉衣,到夏天的裙子。女儿渐渐长大,但家里的房子依然狭小,锯刨木料,安置弹簧,缝制布面,是父亲一人之力,为女儿定制了一个折叠沙发。父亲的"会做人家",给女儿带来温馨……弹指一挥间,父亲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