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音     
<正>瞿铭荣:贵刊2017年第6期《细说南京西路"金三角"》一文,作者写了南京西路的街景、文化和商业,文中提及几处地址,本人亲眼见证变迁:一、陕西北路菜场(旧称西摩路小菜场……1993年拆除,脱胎为中兴泰富)。这一说法曾见到过。陕西北路菜场旧址在陕西北路东侧街面,对着南阳路的地方,即现在"金摩"楼的北侧,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建凤阳路——奉贤路——愚园路(靠静安寺、常德路)非机动车道,陕西北路菜场拆除,开通了现在江宁路至陕西北路的奉贤路,  相似文献   

2.
一家菜场因为首倡周末夜市而闻名,曾经多次被报纸表扬,后来竟然一好百好,被评上区里和市里的劳动模范集体。其实,这家菜场除了周末夜市这一创举外,其它方面做得非常差。营业员的服务态度普遍很差,短斤缺两时有发生,经常搭售发霉变质商品,而且,柜台上还时常空空如也。有不少人曾经就该菜场的问题多次向报纸反映,但总是石沉大海。直到最近,该菜场把几十吨计划新鲜鸭蛋弄到外地倒卖,被有关部门当场查获,这个菜场的种种严重问题才被开始得以揭露。该菜场周围的群众议论纷纷地骂道:“这样的菜场被评上先进,完全是瞎吹吹出来的!”不知情的群众也许冤枉了记者,但这倒给记者编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登报表扬过的单位和个  相似文献   

3.
正一把斩肉刀,从敦实的小伙子手中猛地挥了下来,一刀、两刀、三刀……这是《小菜场》片头的开场镜头,仰拍使画面更显冲击力。这是1987年6月15日20:15。片头过后,《小菜场》——中国电视第一个以吃为内容的日播电视节目,出现在220万户上海人家电视机的廿(20)频道。那年,随着上海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上海的电视实行分台制,建立了电视二台。二台以经济节目为主要特色,体现"信息、指导、服务"办台宗旨,《小菜场》就是新亮相的一档节目。  相似文献   

4.
《云南档案》2012,(11):59
<正>飞机上坐着一对父女,父亲三十左右,女儿六、七岁。空姐非常漂亮,父亲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女儿":看什么看,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我妈一不在你怎么就这样?"父亲憋得脸通红":快吃东西,少废话,要不然以后  相似文献   

5.
偏颇的看法     
韩石山<高长虹与鲁迅的反目>一文先发表在<山西文学>1993年第10期,后收入其文集<文坛剑戟录>于1996年出版.此文似乎比较客观地记叙了高鲁的交往过程,结尾却不无偏颇地说:"对高鲁的反目,有人曾表示惋惜,说高长虹若一直追随鲁迅,后来的成就会更大些,境况会更好些.我不这样看,境况也许会好得多,成就则绝不会更大,只要看看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后来的发展就清楚了.鲁迅对他们那样关心,提携,督促,也未见其有多大的出息."这就令人不禁要问:作家究竟怎样才算有"出息"呢?"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究竟是指哪些人呢?"看看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后来的发展",难道全"也未见其有多大的出息"吗?  相似文献   

6.
破解媒体商业化谜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希光 《青年记者》2004,(10):19-21
长期下去,我们的读在这样的媒介环境里面,就会把那些与他们没有利益关系的商业化、娱乐化的故事当成他们想要看的新闻,而把那些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的报道不当成他们所要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提拔?如果这是一道公务员考题,恐怕最能得高分的答案应当是那些"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人。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干部任用原则并未得到全面、系统、正确地贯彻执行。细观近些年暴露的多起用人上的腐败案例,就会发现在中国官场上,以下几种人最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第一种人是,身边人。伺谓身边人?具有代表性的当数领导身边的秘书。别看这些人只是个"拎包"和"捉刀"的,可都是领导"过五  相似文献   

8.
是非 《北京档案》2003,(7):11-12
一位意大利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忽视自己的历史,就像一个人失去记忆一样可怕."革命导师列宁也曾告诫人们:"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有扬眉吐气,也有饱受凌辱;有文明富强,也有贫穷交加.在中华民族告别苦难,走向新生,走向富裕以及铸就民族精神的进程中,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那些血洒疆场的英雄、那些夙夜在公的劳模,是做出过特殊贡献的.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今天的高楼大厦和秋收冬藏.  相似文献   

9.
公共新闻应注重对人性的发掘和表达 美国著名作家和学者梭罗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未在报纸读到一则值得注意的新闻.我们所读到的无非是一个人被抢、被杀或因意外事故丧命,或一栋房子烧了, 一架飞机失事,-艘汽船被炸毁,-头牛在西部被碾过,一只疯狗被打死--我们再也不需要读别的新闻了.一条新闻就足够了.对-个哲学家来说,所有被称为新闻的,无非就是说长道短的东西,而那些从事编辑的人员和记者,则是那些正在喝茶的老太婆!"  相似文献   

10.
大概是职业的缘故、我占有了早晨。每当黎明时分,我会从容地走出梦境,走出属于我的那片充盈着温馨的空间,去亲吻都市净空中散发的芳香……。也许在一些观众的印象中,电视荧屏的辉煌往往出自于暮色迷人的夜晚。然而,我作为上海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我的投入和兴奋,都是在那恬静、明澈的早晨。从1987年起,我主持上海电视二台的《小菜场》节目,就披着晨光,同一些拎着菜篮子的顾客们一起步入散发着成腥味的菜市场。而今天,我又主持《上海早晨》节目。哦!我仿佛已钟情于流淌着诗一般情意的早晨。  相似文献   

11.
老哥刘益善     
将一个打从内心尊敬的人称为老哥,并不是我的创意. 第一次从别人那里听到这种称呼后,我就毫不犹豫地觉得这样非常好,不仅符合自己的身份,对被尊称者也再合适不过.随后,我就这样叫了.老哥听到我换了一种叫法,过了好久才问我:"我真的老了吗?"不知道早先那些如此称老哥的人是不是也接受过如此疑问,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瞬间里老哥神情的变化,不像是伤感,也不像是忧郁,在当时的感觉里倒有几分责备,毕竟此前我和许多人一样,一直将他称作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我的制片人只看了我的一段音乐节目的口播资料就说:"来试镜吧".镜头前才说了几句话,我的制片人又说:"不管男主持人是谁,女的就是你了."我就是这样正式踏人了电视圈,正式走上了"激情九九"的舞台.那时我常想,也许制片人看中我的就是这样一份率真,那我在节目中也就保持这样一种不加修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邓晓磊 《出版参考》2011,(18):18-19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编辑了吗?"看完之后,错愕!传统媒介的特点及编辑的价值在互联网、数字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介质的内容产品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那些传统出版机构在内容产品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走进古镇,最大的感受就是静,静得出奇,如同一座沉睡的庞贝古城去宁厂之前,我一直充满了怀疑:现今古镇、伪古镇泛滥成灾,还有活着的、有灵魂的古镇吗?15年前,彼时还默默无闻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曾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但没过几年,就变成了小资们的"艳遇之都"。还有江南小镇,那些前人反复歌咏的小桥流水、梦里水乡,看了更让人心伤:污水如墨,鱼虾无踪,何处是水乡?怀着这样的心情,从重庆巫溪县沿大宁河溯流而上10余公里,进入三峡腹地,  相似文献   

15.
报刊是供人们"看"的,广播则是让人们"听"的."听"与"看"有很大差别.比如说:"住在上海市区的入,困于尘嚣,一到郊坰,便有心旷神怡之感,何况是去龙华呢?"这样一句话,印在纸上一看就明白了,即使象"尘嚣"、"郊坰"等词汇的确切含义不很清楚,查下《辞海》也就明白了.可是,同样这句话,如果是在广播里,就会有不少人听不懂,什么"尘嚣"、"郊坰",有人会连这几个什么字都搞不清楚.我们在广播编辑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报刊上一篇很顺畅、很精彩的东西到了手里,往往要作许多,甚至比较大的改动,然后才能拿去广播,才能使听众听得清楚、满意.这是因为眼  相似文献   

16.
"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兼论未来传媒竞争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曾经历过何等"美好"的时代啊:只要拥有一个传播渠道(无论是一个频道、频率还是一张报纸或者一本杂志等),我们就几乎拥有了阿拉丁神灯似的魅力--要社会效果有社会效果,要经济回报有经济回报.用今天的眼光看,那时的一切都那么地轻松和简单.只可惜"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那时我们不谙市场为何物.在那个传播渠道短缺的时代,谁拥有了渠道这样一种稀缺资源,谁就拥有传播市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7.
悦读房龙·精编青少年版,[美]房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有句臭名昭著的话:"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即便是那些不了解他的斑斑劣迹的人看了这句话,也会说他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曾经说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下一代的身上,其对理想的执著程度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8.
七八年前或五六年前,曾有同志问我:你不出本书吗?我笑,使劲摇头,不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又过了几年,又有同志怂恿:你也出本书吧。我笑,轻轻摇头,不出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前不久,当有同志再次向我提出这个建议时,我笑,没摇头也没点头,但心里在说:也未尝不可以出一本哩。出书为啥?给别人去看。这是我过去的想法。因为是这样想的,又觉得自己写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有人愿看,甚至会惹人笑话,所以  相似文献   

19.
走近孤独     
他们是一群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很多年了,我一直不敢触碰这样一个群体。怕自己看了心痛,更怕一个记者的追问,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再次撕裂那些父母心上从来就不曾愈合的伤口。  相似文献   

20.
安义路变迁     
正安义路,在上海展览中心西边,是一条在今天看来很不起眼的小马路,全长不足300米。在四五十年前它名头响亮,全因"安义路菜场"(原来叫"安南路菜场")。这个菜场从20世纪初开始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历史。安义路建造于20世纪初,原来叫安南路,我幼年时见到的是条弹硌路(用小的花岗石铺的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为柏油马路。"安南"是"越南"旧时的叫法。约在1957年前把"安南路"改名为"安源路"。"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