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科学观之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有两个预设性要求:人们必须节制对现有物质资源的消费;人们必须以一种新的资源--知识资源取代物质资源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树立节约观念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当前,科学观中的科学万能论思想导致理性生态的失衡,并在现实层面上为人们的浪费行为提供着"辩护",对人们节约观念的形成影响极大,使科学观成为影响人们节约观确立的观念背后的观念.确立正确的科学现有助于人们在确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同时,认清科学功能的局限性、相对性,从而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节约既有深远和深刻的理性根源,也具有广泛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从传统理性和现时代精神这两个角度对节约和节约型社会进行解读阐释,决不单纯指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领域。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传统理性的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更是一种崭新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逐渐形成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通屏 《科协论坛》2005,20(11):40-43
一、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法律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人口和资源,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节约型社会已经势在必行.本文系统的分析了“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是节约行为主体,提出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从“我“做起,培养节约型的“我“,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构建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综合措施,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合理配置与高效、综合、循环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替代,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多方面的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并优先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运用需求的收入弹性、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和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弹性方法讨论节约型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奢俭问题,并通过自然资本消耗的恩格尔曲线揭示人们的消费从传统社会到节约型社会由奢至俭的变化。本文认为,在节约型社会中,理性的消费选择是从需求的收入弹性角度崇奢,从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和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弹性角度尚俭。  相似文献   

7.
节约型园林营造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及条件,合理科学的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是解决城市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合理的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科学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建设节约园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实现两型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两型社会中节约型园林的意义、方法角度出发,分析了节约型园林营造对推动两型社会进程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巨大,天津是经济大市,同样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能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型社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尽可能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9.
杜丽华 《科教文汇》2008,(24):60-60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节约教育,培养全体国民的节约意识,增强全体国民的节约观念。加强节约教育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品德和素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0,(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巨大,天津是经济大市,同样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能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型社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尽可能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培根的“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与“天之道利而不害”为代表的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曾导致技术从而导致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即欧洲的奋进型和中国的舒缓的传统维持型。人类掌握自然知识愈多,对自然认识愈深刻,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愈强,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会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原始自然被破坏的就愈严重。人作为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理智地能动地驾驭技术,克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建立节约型社会,正确对待人的异化,以保证社会健康永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海艳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7,25(12):1773-177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测度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社会的转变,信息及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息资源在信息社会中的特殊定位进而阐述信息资源测度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健 《科教文汇》2012,(21):36-37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开始了跨世纪的转型。在知识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课程改革应以课程综合化为最佳途径,具体地说,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力求做到"沟通文理、文理兼顾、文理互补",做到破除封闭性,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在"大综合"的背景下,有"专"有"博","专"与"博"结合,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管理的哲学思考--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及技术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不是某种孤立的东西,它总是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技术。技术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以及自然的存在状态相关联,这一切构成技术的生态空间。技术应是在尊重自然界运动发展的生成本性和自然生成运动的“向人”趋向的基础上的变革。“自然”不应仪作为技术改造的对象,自然界本身的存在状态,是技术生态空间重要的组成要素,传统技术的经济隧道目光和工具隧道目光,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集群是相关企业在分工基础上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节约交易费用,外生规模经济,增强创新,也为集群内生的生态化创造了条件.政府只要进行适当制度安排,就可以促使这种生态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部分选煤厂底流泵房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年产精煤300万吨的大型选煤厂--平顶山煤业集团田庄选煤厂底流泵房的自动化设计为例,介绍了选煤厂底流泵房生产自动化实现的一种经济适用设计方案,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下,该设计方法在大中型选煤厂底流泵房自动化实现过程中,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本设计以实用控制技术为主,节约投资,实现简单,系统功能齐全,生产安全可靠,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应用选煤工业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电力系统进行静态稳定性分析的目的和分析的方法,及励磁调节的影响和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其中重点以小干扰法为主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实现了从线性向非线性的转变、从重视解析方法到重视非解析方法的转变过程,为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城镇和农村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和谐,从和谐的本质看,和谐社会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应该是一个各方利益均能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稳定有序的社会。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溦 《科教文汇》2014,(19):217-21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媒形态和传媒格局,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给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宣传工作的时代性与感召力,需要了解新媒体的特点,把握好时、度、效,加强舆论宣传的效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