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乃毅 《考试周刊》2013,(41):13-14
本文以池莉小说中的婚恋世界为视角,探讨池莉所描写的爱情婚姻的艺术多样性。在池莉笔下,爱情、婚姻成了"失落的伊甸园",她要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婚姻世界。小说中有关婚姻、爱情的平民意识,即是对有缺陷、很现实也很温馨的世俗婚姻的认同。池莉对各色理想爱情进行消解,并从认同和逃离两方面重构了不同形态的世俗婚姻,形成了新时期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物质至上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平民情怀与消解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受到了一定的误读.池莉小说的特质不是评论者所谓的"零度情感"或"淡化价值判断",而是炽热地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的平民情怀和对平民生存价值的张扬;基于平民化的文学视角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目标,在爱情题材领域,池莉小说表现出对传统文本所传达的爱情神话的消解;在历史题材领域,池莉小说塑造了不同于传统文本的新形象,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文学修正.  相似文献   

3.
作家普遍都有一定的"世俗"情怀,且会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于池莉来说,"世俗"情怀是她的小说创作中有意彰显的一个主要内容,成为了她"市民化书写"的写作特色的重要内因.探讨池莉小说"世俗"情怀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实质及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她的创作无疑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池莉的小说如实地反映了世俗市民的生活,将普通的日子和盘托出,不美化也不媚俗,让真实发挥最大的艺术魅力;她的小说写得实实在在,无论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语言的运用上,都让人觉得贴切、平实、细腻。这一切,构成了池莉小说独具特色的艺术风采。她的这些小说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小说。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构成材料。作为“新写实”文学的重要作家池莉,自1987《烦恼人生》成名以来,其作品创作持续高产,且深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关注,影视媒体对其作品也格外青睐,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无一例外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池莉小说文本内容的独特魅力外,与其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也密不可分。本文重点通过对池莉小说中复叠这一修辞艺术的分析,探讨其小说语言与众不同之处及池莉在这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6.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其小说?烦恼人生?书写了与宏大叙事不一样的生活真实,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原生态的美学特征。 ?烦恼人生? 的世俗书写,凝聚着池莉独特的生命体验:不断突破生存困境、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对自然自在人生状态的探寻,对诗意人生的呼唤,使池莉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塑造的世俗女性具有顺世和坚韧的特征。顺世是世俗女性面对艰难生活的最佳选择,坚韧是世俗女性人生历程的不竭动力。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现出池莉对于女性在困境中执着追求之精神的讴歌,和对女性生存发展表现出的密切关注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池莉小说将叙述对象由传统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转变为世俗生活,消解了作品的深度模式,最大限度贴近了百姓生活。但是,在疏远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后,池莉却因没有找到新的思想基点,而丧失了作家的批判立场,使其创作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新近发表的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岁月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知青小说、对新市民小说的开拓,表现了池莉对小说观念及文学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樊星关键词汉味小说;风格;方方;池莉“汉味小说”,即以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味的文学语言描绘武汉风土人情的小说,它无疑已成为当代地域文化小说、当代城市文学总格局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方、池莉两位女作家便是“汉味...  相似文献   

1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池莉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然而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持久的,对两性关系的探索是热情的。本文试图从整体上分析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池莉小说传播现象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池莉小说与影视的结合是当今媒体炒作的一大热点.文人通过对传媒的借重,从而成就一番各得其所的"琴瑟和鸣".成功的小说改编让池莉在赢得了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而透过池莉小说传播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90年代末充满活力与矛盾的文化情境,同时在池莉小说"触电"的背后透视误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池莉的小说敏感地捕捉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某类特定阶层市民生存、婚姻以及人生观的本真状态,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特定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池莉的小说在语言方面的特色尤其引人注意,体现出了池莉的独特创作个性。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结合池莉小说的具体情节,在选词、句法、修辞格三个方面探析其小说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池莉近作显示出强烈的审视男性的倾向 ,并提供了三种打量男性的视角 :女性主人公视角、女性主人公兼叙述人视角以及女性叙述人视角 ,不同的视角表达对待男性的不同态度。它们使女性由通常的被看变为观看他人 ,是对女性“躯体写作”的超越 ,同时使女性言说得以摆脱被动和隔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1 98 7年 ,池莉发表了《烦恼人生》,标志着新写实小说流派的发端 ;以后 ,池莉陆续发表有关当代人生探索的系列作品 ,提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两大重要人生课题 ,描述了当代都市的烦恼人生及其不断演进的状态、过程 ,颂赞了人们不屈不挠进行生存抗争的精神 ,也展示和批评了当代人身上的不足与缺陷 ,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暗示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 ,人们才有可能赢得真正的幸福。该文尝试剖析池莉小说创作的思想脉络及倾向 ,概述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穿越小说是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比较优秀的大多是历史穿越小说。小说本是俗物,穿越小说中的俗是毫不避讳的;而穿越小说的高雅,在于小说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主人翁由于历史走向和对自身生存问题的思考碰撞而产生的种种想要改变历史的想法,都无疑使得作品在通俗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创新,至少在几部经典作品里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9.
池莉20世纪末的小说写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女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与鲁迅笔下的子君不同的是,她们还在行动上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抗争。  相似文献   

20.
试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大众庸常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立足于池莉的市民小说,对小说中作者非常认同和肯定的大众社会中市民生活及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不谈爱情”和受制时间两方面展开。池莉市民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充分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大众社会中被平庸无奈的生活消磨着,在金钱和性的双重枷锁的挤压下显得虚妄和奢侈,显示出来的价值趋向是放弃高尚的情感追求,以非常世俗化的功利化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池莉的小说中充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池莉精心刻镂的市民大众的庸常价值趋向,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和意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