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 ,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 ,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 ,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 ,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 ,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 ,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4.
洪艳萍 《考试周刊》2014,(49):134-135
<正>"滑过现象"来源于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车速太快,而忽视了途中风景更美的C地,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忽视C地的可能性就越大。"化学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将教学任务设置得面面俱到、顺顺畅畅,则学生无需花费多少心力,即可一蹴而就。这就容易使许多具备探索价值的内容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我们不妨将其  相似文献   

5.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如将实验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或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过程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致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实验无意间“滑过”,使实验教学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勿需费多少心力就可一蹴而就,使许多精彩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稍纵即逝;或教师设置了"障碍",然而学生无法领会,有时教学进程过快,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致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在无形中"流失",我们不妨称之为教学上的"滑过现象"。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即使设计了问题,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快,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而对"意外问题"、"错误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探究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性价值的资源无意间"滑过".  相似文献   

8.
滑过现象的解释 “滑过现象”源自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在公路修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路并非修得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会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会造成路边“美景”的流失,而且削弱了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力,滋生其惰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使许多具备探索价值的内容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滑过现象的发生不都是偶然现象,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的必然反映。为此.关注并反思这一现象的成因,对科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那些不易引起师生注意,进而会导致肤浅、片面甚至错误认识的数学知识、过程和思维"滑过点",常伴随着教学过程不知不觉地产生,成为教学的"盲点".要消除教学活动的"滑过点",就必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即准确把握兴趣点、巧妙设置障碍点、激活思维生长点、积极探究创新点.  相似文献   

11.
当下,课堂存在一种教学过程平淡、学生反映平常的教学现象.这种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教学过程的不足,具体表现为:结构"缺斤少两",教学缺乏新颖性;提问"缺斤少两",教学缺乏深刻性;活动"缺斤少两",教学缺乏参与性;板书"缺斤少两",教学缺乏逻辑性;文化"缺斤少两",教学缺乏厚重性.  相似文献   

12.
陆佩红 《生物学教学》2005,30(11):47-49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事实上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往往将实验过程、步骤、方法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实验的原料、器材一应俱全,学生无需多加思索,按照预设的过程即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后记",是指学生对课堂内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内容的个性化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一双双眼睛,一只只耳朵,一个个脑袋就像设置在课堂内的"活探头"、"黑匣子",以理性或非理性的方式记录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许多秘密,注视着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声调,同时又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学后记"这一活的"黑匣子"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理的"过程式教学",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两种过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学生领会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本文着重于后一种,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问题,答案就在嘴边,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这是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受,这种现象俗称"茶壶里煮饺子",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舌尖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因此,研究"舌尖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正确地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舌尖现象",对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试图从缄默知识视角对"舌尖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的教学策略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的效益,受到学生思维障碍的影响,而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提高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效益的途径,一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加强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指导,三是构建问题解决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中的一种重要常态课,但在试卷讲评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解答对错与否,对问题的实质缺乏进一步地探究,在不经意间匆匆地"滑过",未能充分发挥试题所潜在的教学功能,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惰性,探究的热情逐渐丧失,也影响了复习效率的提高.本文试图对这类现象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重建教研文化受到了各级学校前所未有的重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成为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教学反思,因其本身的特点,在课改实践中掀起了一股滚滚"热潮",成为课改进程中的精彩亮点.古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确,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境界、历练教学艺术、形成教学特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反思,是自身专业成长路上求真务实、趋利弊害的"润滑剂",是理性提升、动态刷新的"净化剂",是不断追求、成就名师的"催化剂".可是,我在下校调研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倡导教学反思的"热潮"中,潜藏着一些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和积累的过程.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设置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做"数学的机会.本文就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原因分析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