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堂教学的隐喻:教学的核心即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对于课堂教学,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绝妙的隐喻:"到哈佛学习,就像是很快帮助我找到了高速公路的入口处。"①与这一隐喻相呼应的,是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程介明先生讲的《墙上的洞》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在儿童习作通识评价方面存在着"盲区",无论对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操作,都是较大的欠缺。建构小学阶段儿童习作"表达标准"势在必行,以"标准"指导习作教学变革,以"标准"引领儿童写作素养提升。"童化作文"教学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4,(34):20-22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积极引导下,“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小学习作教学的改革浪潮强烈冲刷了传统作文教学以霸权话语禁锢思想所带来的种种积弊,出现了学生自主写作的生动局面,这已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4.
曾扬明 《江西教育》2012,(29):12-14
近年来,写作教学格外受到关注,各级各类的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呼声再起。笔者参加过不少写作观摩研讨活动,发现有一种写作教学模式似乎有燎原之势,即在"舞台"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作、修改。有专家说,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写,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1.为学生现场提供写作素材,使习作教学成为愉快的师生交往过程,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特级教师汤卫红所倡导的“儿童数学”教学主张认为: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深刻性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数学”所要解决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基于儿童的思维特征,促进儿童在数学思维本质特征方面的初步发展是“儿童数学”必须作出实践应答的问题。汤卫红老师用自身的课堂实践诠释了如何帮助儿童找到发展数学思维的“高速公路入口处”,  相似文献   

7.
吴勇 《中国教师》2009,(13):25-30
<正>不少语文教师,对于习作教学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儿童原本不会写作,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孩子学习写作、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小学  相似文献   

8.
儿童写作需要"真我"表达。所谓儿童写作中的"真我"表达,就是在儿童写作中对个体独特生理与意识发展的顺应,从而彰显他们超越"沉沦"处境的"神性",最终获得一种对生命"真相"的探索和言说。然而当下,由于受阅读教学中侵犯性和趋同性的阅读方式、写作教学中制作式写作及闲言式点评、课外语文生活单向度趋向的影响,孩子们的"真我"被严重包裹、挤压,甚至于消弭而无法表达。要促进儿童写作中"真我"表达,需进行"历史性"阅读教学,进行"理解性"写作教学,让孩子们获得一种"诗意性"的课外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此次作文教学打破了教材的规定,联系学生生活的现实选取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叙述、议论中,调动积累、渗透感情、融人个性,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现教育的人文性。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关注自然,关爱生命。教学中不刻意追求作文的形式,不给作文的框架,主张学生自由表达,放胆想、放胆说、放胆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体现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明显提高。这是为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一次,笔者有幸被一家语文学术机构邀请观摩习作课。笔者听取了九节习作指导课,不管是老师们的课后反思还是专家评课,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贴近儿童生活。这一点,看出我们的习作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改  相似文献   

13.
宗文菊 《生活教育》2012,(17):47-48
当前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因为比较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疏远了儿童的亲身经历,导致习作言之无物;疏远了儿童亲身经历中的真切感受,导致习作言之无情。我们老师习惯了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过分地拔高要求,追求一些不切学生实际的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习作逐渐远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失去了儿童的纯真本色,因此,习作质量提高缓慢就不足为奇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习作教学就亟须回归学生的生活——"儿童世界"中去,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达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呈现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呈现学生生命灵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咀嚼生活,解放儿童的嘴和手,让语言成为心灵的释放,能表达出自己真切和独特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朱连清 《广东教育》2006,(11):68-68
灯下.我叹气摇头地批阅着学生那些“套”声依旧、无病呻吟的习作.在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学生“咬着笔头.皱着眉头”艰难写作的场面.我沉思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学生习作的激情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表明,儿童诗的创作自19世纪以来,主要有两个立场,即歌咏儿童的立场和抒发儿童心声的立场。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儿童涛作家的创作都可以概括为“表达儿童”,而这种立足于儿童这一主体的表达,正好契合了儿童心理和言语发展的需要,暗合了儿童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费时低效;学生作文感到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只能咬笔杆子。细细琢磨我们会发现:除了学生的因素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尊重儿童的劳动成果,没有让儿童享受到写作应有的快乐,未能激发出儿童作文中的"主动发展"性。儿童习作缺少展示的环节,失去了成就感,因而少了激励、少了主动发展的刺激。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做了尝试,觉得效果较好。第一,放声朗读,读中自改。习作完成后,要让儿童对着同伴、父母、教师,像诵读课文一样朗读自己的习作,以展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标中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观察或不会观察,缺乏一定的想象,视野不开阔,词汇贫乏;所写习作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面相对比较狭隘,因而导致他们在习作中不能自由表达。那么,如何帮助他们改变这一现象呢?一、明确"自由表达"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教者对于习作教学的目标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一到写作课就发呆,不知从何下手。一形容着急,只会用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一写到妈妈的爱,就是我发高烧,妈妈带我去看病!;一讲做好人好事,就是我今天扶老奶奶过马路……如今,学生作文患上了贫血症。他们虽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