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1日至3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讨会召开。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李晶,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研究部主任陈庆贵,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丁光明,省电化教育中心主任杨晓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福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及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与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基于史料,从电化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种产业等三个角度全面还原抗战时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轨迹,进而总结抗战时期中国电化教育具有物质匮乏但能物尽其用、配合国策开展电教工作、施教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采用巡回施教方式促进社会教育运动、电化教育制度初步建立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我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主持申报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已被批准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08年4月10日至11  相似文献   

4.
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手段尽快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的素质,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与各种救国强国理论纷纷登场;五四运动催生的新文化传播,促进了教育救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经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孕育过程,1915年,金陵大学除使用电影幻灯进行教学外,还建立了校园专用电影放映场地,用广播配合电影来进行校园和民众教育;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教育影片,晏阳初用幻灯教在法华工读书识字;1920年金陵大学使用电影、幻灯、留声机、挂图在广大农民中推广良种棉花种植技术;1923年晏阳初使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为无声电影配音和使用无线电广播进行教育活动。这几件事情构成了我国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电影检查法》的制定为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建立了法规;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建立为《电影检查法》的实施提供了权威的组织手段;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为教育电影运动的开展提出了理论依据与组织保障、构建了必要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而社会民众教育的开展,特别是高等学校对于电影教...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12年8月1-3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召开。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李晶,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研究部主任陈庆贵,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福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以及来自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甘肃省电化  相似文献   

6.
电影诞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尽管并未像其在发明之初被预言的“改写教育历史”,但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教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当今的教育技术之一,研究范围及方法也愈加广泛和科学.中国的电化教育诞生于1915年,而事实上在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最早的两所高等学堂登州文会馆和京师同文馆中就已经出现了讲授光影原理的教科书.本文通过史料对电化教育初始阶段的关键事件与人物进行梳理,让读者了解中国电影高等教育诞生的根源及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发展历史为研究内容,以早期个人采纳和推广、早期区域性采纳和推广、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广与扩散、高校专业发展中的推广与扩散为研究线索,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试图发现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在不同时期创新采纳和推广扩散的特征.为后续创新推广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创新推广与电化教育——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化教育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中国教育界经历了对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认识阶段而创造出来的教育创新。电化教育不仅仅涉及教育手段的更新,它涵括教育领域中物质、制度与观念的更新。电化教育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创新。电化教育的现代性本质决定了电化教育是一个有生命的、动态的、发展的创新。纵观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史,从20世纪初的电影播音教育,到今天的信息化教育,虽然电化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重点和口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电化教育的本质没有改变。电化教育是一颗西方泊来的种子在中国的土壤上培植出来的大树。它还会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成长,开花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电化教育的定义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技术、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电化教育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电化教育本质的认识,因此对电化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定向的作用。本文讨论电化教育定义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定义的要素,从而对电化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11.
课题主持人南国农申报发起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申报)、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申报时间和批准号申报时间:2007年8月15日;批准时间:2007年10月26日;批准号:DCA070186。研究对象1920年到2008年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怎样发展的,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研究目的(1)古为今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自 1983年创办以来 ,经过 2 0年的艰苦努力 ,已把该专业从一个新办的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回顾本专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经验 ,对推进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机构管理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臣 《电化教育研究》2011,(2):111-115,120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机构的管理活动应该吸取历史上同类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不断审时度势,推陈出新。改革开放以来,电化教育机构的发展沿革具有鲜明的特点。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出发,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活动和管理机制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中国电化教育机构管理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反思得失,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生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13个春秋。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上也书写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文章在收集、整理、拍摄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扼要介绍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概貌并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延安时期48项有代表性的电化教育事件。然后从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延安时期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及其特点,即:党的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奠定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友人的帮助,带来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曙光;电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夯实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电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确保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推广;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化教育著作教材的出版与电教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新起步(1978—1984年)、快速发展(1985—1998年)和调整深化(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本文在史料分析基础上归纳阐述了各个阶段组织机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呈现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发展的30年概貌。  相似文献   

17.
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是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运用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是电化教育所不能比的。教育技术代表了教育发展趋势,被世界各国视为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两个维度:逻辑的和历史的。目前教育技术研究中逻辑的维度居多,却忽视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的维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给今天教育技术.领域内存在的争论一个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郭有守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先驱,他以行政官员这一独特身份推动着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他起草并发布第一部电影法令《电影检查法》,开创依法治理教育电影之先河;他发起、筹备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成为该协会的实际领导者;他撰写《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等多篇文章,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实资料。郭有守的教育电影观及其推动教育电影发展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对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行政力量、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等,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