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教育现代化不仅具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还须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做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融先进的思想观念和高科技成果为一体;无论从其特征和功能方面,还是从其发展趋势及已发挥出的作用看,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育现代化,也就是说,教育现代化必须有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基础。  相似文献   

2.
安德路中学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北京西城电子电器职业高中(安德路中学)为贯彻全教会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展电化教育,开发出了教育现代化技术工程。前不久,北京市西城区在该校召开现场会,展示了应用此项工程的成果。北京西城区电子电器职业高中,是一所世...  相似文献   

3.
教师“为创造而教”,这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性潮流。倡导创新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发明、创造什么新的成果,主要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个性,使他们学会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和品质。因此,创造个性的培养,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盛克勤 《江苏教育》2007,(21):16-17
一、深化认识,增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责任感 使命感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当前,无锡市正在按照江苏省“两个率先”的要求。在巩固小康成果,提升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无锡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率先一步,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更要走在前面。  相似文献   

5.
王洪林 《山东教育》2002,(16):19-21
社区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全面深入地开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立足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城区实际,本着“政府协调、教育主管、社会参与、共育人才”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深化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目前,我区已创建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全体居民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社区教育体系,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6.
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到教育现代化,人们往往将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育西方化,这无疑是不对的。但西方教育现代化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时,都有必要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一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西方教育现代化是从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末开始的。在这一个世纪中,西方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体制正在确立。尽管西方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速度、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各国正在确立的现代教育体制中,我们看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昭示着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西方…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最终目标,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 指教育中的技术,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从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阐明了教育现代化与现代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未尽人意。本文对物理教育的思想观念现代化、教材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提出了一些想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运用教育现代化理论和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的发展,为揭示现代化的教师培养内容及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选择适应教师未来发展与变革需要的教育模式,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如何巩固教育现代化的成果,建设一支适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尤为重要。文章旨在利用数字技术,将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在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教师的教育反思交流、教育资源建设、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等领域,寻找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之路,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果的现代化,而其中的教育手段现代化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利用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CMMTT(theClassroomMultiMediaTeachingTools)辅助课堂教学,则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拟就高校CMM  相似文献   

12.
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启动现代化教育工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寿光市自1998年起在借鉴外地经验、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改革。经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该项实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我市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情况近几年,随着小学在校生源的自然减少和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在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决定从1998年起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为确保实验积极稳妥地进行,市教委首先对实施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中国的教育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探讨教育现代化理论及实践课题的文章,虽然对教育现代化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已开始了有意义的起步。本文欲加入这一讨论,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一、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综观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4,(6S):39-40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是温州市直属的一所寄宿制重点中学,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全面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性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许秀峰 《山东教育》2002,(32):15-16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我们县及时抢抓这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区域整体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9年初中以上学校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比例达到60.3%,具备信息发布、教育管理、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五大功能的全县教育城域网已建成开通,一期工程有7处中小学以光纤接入县教育城域宽带网,其他学校以拨号形式上网,目…  相似文献   

16.
语感培养的现代化手段──利用电教培养语感实验评介浙江绍兴师专王松泉浙江省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利用电教培养语感”实验成果日前已通过专家鉴定。这一课题立项新颖,设计规范,成果显著,很值得推广。该项实验起始于1992gu月,至1994年9月结题,历时两个...  相似文献   

17.
一、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他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代化是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它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主要是高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目前世界正处于20世纪末,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和主流是信息科学技术的革命,即信息革命.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被称作“现代社会的先驱产业”.可以说,谁拥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谁就拥有未来.教育现代化究竟包括什么内容?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各方面条件的允许下,充分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离开现代信息手段的教育现代化是不可思议的.正如生产工具的变革带动了社会经济以至整个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     
秉承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服务的宗旨,《中小学电教》已成为研究、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阵地,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前沿信息的窗口,交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与心得的平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助手和参谋。《中小学电教》在迎来创刊25周年之际,特举办征文活动。活动细则如下:一、内容要求:本次征文欢迎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面的文章,同时亦可就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方法,管理经验,实验成果,课改体会,以及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的课堂教学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其中,大学课堂教学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试从大学课堂的开放程度、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利用、情感教学及学校管理体制几方面入手分析,从而指出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体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关键要在传承、改革和创新层面上做文章。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就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也不例外,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根据我国20多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作者认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七个方面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