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法,指词组的构成、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是语法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其充当、句型以及结构性虚词、关联词语等组成一个句法结构,或一种句型,一个词语进入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在其中充当某一句子成分,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就是这个词语的句法环境。该词语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受到这个句子的管束控制。例如“肝脑涂地”入句后用法情况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3.
造句训练是以一个字或词语带出大量的词语,并启动心智按一定的语言意义自由组合成句子,描述情景,说明意思,表达思想感情。换句话说,造句就是用字词说话写话,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巩固音序查字法,掌握本单元的33个生字和4个多音字。2、能根据词语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把词语分类。初步体会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会应用本单元重点掌握的3个副词。3、能抓住句子的特点理解句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正> 限定词(Determiners或Determinatives)是在名词词组中修饰中心词,对中心词所表示的事物起特指、泛指、定量或不定量等限定作用的词。 当代语法通常把句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名词词组(Noun Phrase),另一部分为动词词组(Verb Phrase)。这里我们只谈一谈名词词组。名词词组可以是一个名词,如teacher,或相当于名词的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语作中心词并包括各种修饰语在  相似文献   

6.
插入语是指插在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其位置比较灵活,通常被逗号或破折号或句子的其他部分隔开,与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语法上的关系。插入语通常是对一句话的附加解释或说明或总结,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有时起强调作用;有时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与前面的语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插入语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7.
在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经常要通过词语、句子、段落和其他事物把上下文连接起来,这就是过渡。过渡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过渡,才使得一篇文章环环相扣、自然完整、浑然一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过渡有两种方法:明过渡和暗过渡。所谓“明过渡”,指的是在文章中通过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把上下文连接起来,而这些词语、句子、段落又都是很醒目地出现在课文里的,让人一看便知。明过渡有三种形式:1郾过渡词。就是在相关的上下文之间插入一个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这类词语常见的有“此外”、“因为”、“所以”、…  相似文献   

8.
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把握这些语句,那就难以理解文意、语句,包括词语和句子。具体地说,关键语句包括:对于事情意义、人物性格、段落或文章中心具有突出表现功能的句子,总提或结论性的句子,表示“文眼”的词语或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承先启后的句子,反复出现(包括在反复出现中略有变化)的词语或句子,等等。关键语句可以出现在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开关、中间、结尾等任何一个地方。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必须具备的能力是:①善于发现关键的语句的能力;②正确理解关键语句自身的结构和意思的能力;③明确关键语句与文内其他内容的关系,认清关键语句作用的能力。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里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句子》中指出: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要有一定的语文修养,而“语文修养”又主要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确切认知。对句子的确切认知又主要是就其结构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避复”,即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句子的重复而选取同义(或近义)词语、句子来代替。适当地运用这种辞格,可以消除形式上的单调、呆板,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使人感到活泼清新、起伏有致、顺口醒目、音韵铿锵。在各类文章中,避复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分叙式。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述时,有目的地选用不同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大纲中明确地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其中以懂得词语的意思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懂得了词语的确切意义,才能读懂或听懂句子、理解成段的话和整篇文章,才能运用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必须在词义教学上多下功夫。一、结合事物理解词义教学有关事物名称、颜色、形状的词,可以出示挂图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橄榄绿”一词,如果教师出示橄榄树或其果实的挂图,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11.
【招数指津】辨析文句,有以下途径:第一,对句子的感情色彩进行分析。感情色彩是指包含语句中的褒义、贬义或中性感情色彩。即便看似平平淡淡的句子,也可以从中推断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而把握文章的感情,对理解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对句子中的词语顺序进行分析。词语的不同排序,关乎句子的意义,所以不可忽视。第三,对句子句式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英翻译过程中,从词语的层面上看,在没有意义对等的词语可以表示相同的事物时,可以采用直译的形式。直译适合干人名、地名以及某些没有对等的语义概念的事物和现象的翻译。但是从以句子为单位的方面看,直译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Is there a book on the table?”决不可以按对等符号直译为:“是那里一本书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13.
存现句大多的结构都是"处所/时间词语+动词+名词",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在汉语中存现句的使用十分广泛,因此留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存现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 记叙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是所有的文体阅读题中使用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其考点主要包括 :1 文体知识的理解。如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结构方式、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文句的理解和品味。如①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 ;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含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 ,明确段的中心意思 ;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15.
阅读文言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词语解释成不同的义项,一个句子作不同的翻译,表面上似乎都能讲得通,而文言文词语或句子的翻译往往只有一种最能贴近原文旨趣。这时若根据语境、脉络、结构整齐等因素往往难以定夺,这就需要以“理”解文。这里的“理”,指的是事理和情理。以“理”解文。就是借助事理或情理方面的因素来推断词语含义。翻译句子。下面我们结合对人教版教材中部分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的质疑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阅读部分一、考纲解读与考点把握(一)理解类,能力层级B。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在文中”是理解的关键。考查题目常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第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意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表现为结构复杂或内涵丰富。考查题目常  相似文献   

17.
[知识概要]整理,就是重新调整和理顺,就是使紊乱的事物或知识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不错位,符合事物的本来顺序,符合知识的先后规律。整理知识或语序,在高考语卷上是经常见用的,这是因为,整理类知识试题,可以测试考生临场调整变换能力,梳理归位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因而很有考查价值,很受命题者看重。整理类题型涉及知识有多种多样,包括整理错了的句序,续写词语或句子,填塞词语或句子,某种句子成分排列顺序,段落的调整或易位,句子同序的重新排列,文章结构顺序的认识和归位,以及…  相似文献   

18.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七册第四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34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新出现的词语,初步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准确地描写事物的能力。3.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9.
连接性词语的功能在语法上起连接作用,在语义上体现小句之间的逻辑一语义关系。在句子、段落和篇章层次上,连接性词语也同样体现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篇章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今汉语常见句式。由于表现形式的差异,其作用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