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12年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由他起草经当时的教育部通过并明令在全国施行的《大学令》。其中第一条标明了在中国兴办大学的性质:“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  相似文献   

2.
闻名于世的美国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劳拉?威尔博先生,他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崭新的教育理念,超前的思维模式,享誉国际教育界。经他培养的学生,有的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  相似文献   

3.
柏杨先生有位朋友,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宝贝得要命,按说独生女儿一定娇纵过度而不成才,其不流入太妹,或自甘堕落者,几希.偏偏该朋友祖宗有德,女儿虽娇纵得不像话,可是却没有流入太妹,不但没有流入太妹,反而功课奇好,尤其数理奇好.这年头,一个年轻人只要数理奇好,就等于吃了神仙丸,想怎么念就怎么念.她阁下一条鞭上去,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最后在美国啥啥理工学院,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位航空女博士.  相似文献   

4.
办报圣手张友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友鸾先生生于1904年11月10日,卒于1990年7月23日,享年86岁,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是他那一代的老报人当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曾经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人。他从1921年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文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3日,《环球时报》刊发高鹏先生的一篇短文,写他去年赴瑞典看女儿,在斯德哥尔摩住了半年。其间他经常到市文化中心看报纸,那里英文报刊很多,但中文报纸只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的《星岛日报》;外文的中国报纸和图书杂志也是屈指可数。后来,他去了哥本哈根、汉堡、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和巴黎,发现在这些地方能读到的中文报纸和外文版的中国报纸、杂志跟斯德哥尔摩的情况差不多,高鹏先生因此呼吁“媒体应该走出国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家对报刊应该走出国门已经形成共识。问题是报刊走出国门步…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后在纽约著名的Beaux-Arts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1913年,他接受中国雅礼教会邀请,规划设计长沙雅礼大学,这成为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长达2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1987年12月27日,美国传播学者、世界著名的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斯拉姆先生逝世,终年80岁。斯拉姆先生1907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马里塔,1928年在马里塔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年在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32年在依阿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美联社记者。以后,从事新闻教育与研究工作。历任依阿华  相似文献   

8.
马宗荣先生(1896-1944)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上具有特色的学者.作为社会教育学家,他从自身专业角度审视图书馆,撰写了多部图书馆学著作,并担任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提出图书馆是自由利用的教育机关,其图书馆"体用论"思想也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9.
本书作者以升学顾问的眼光和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研究经历,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讨论美国教育和职业规划与人生设计。书中详细分析了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大学申请的技巧,深入论述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学生时与中国教育观念不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密执安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毕晓普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与新闻系部分教师、研究生座谈。在会上,新闻系副主任余致浚同志首先介绍了新闻系的基本情况。接着,毕晓普先生谈了美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等问题。他说,在美国,新闻院、系均开设专门的编辑课。编辑课给学生讲组版、标题制作以及新闻道德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20世纪的20年代,由我的外公夏丐尊先生把它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外公夏丐尊先生,生于1886年,1946年病逝于上海。这本《爱的教育》是他在1923年翻译的,那一年他三十八岁,到如今已经整整八十五年了。  相似文献   

12.
初次见到徐承雷先生,是今年初在VTEL美国视讯公司的答谢记者联谊会上。徐先生与大家一道唱歌、游戏,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谦逊、洒脱。后来得知:这位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江苏扬州的美籍华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将近五年。是他将先进的会议电视产品和技术带进中国,使中国许多政府部门、部委机关、邮电系统、石油系统、电力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和银行系统等领域广泛使用了VTEL的数字视讯产品。应该说徐先生通过他主管的VTEL美国视讯公司在中国区的业务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样一个人物值得进一步走近他。为此,笔者寻机走进了十分忙碌的徐承雷先生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1876年生于天津,他是中国奥运的先驱者、南开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首先在体育.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这样倾心体育、精通体育.张伯苓堪称是"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李树荣先生简历李树荣先生现任中国惠普公司信息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外设市场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包括IIP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大幅面打印机在内的惠普外设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推广、管理及开发工作。李树荣先生毕业于美国夏威夷洲立大学及CHAMINADE大学,先后获...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理论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朱光潜先生在教育学领域提出了许多有着重要价值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同时,他还在教育方式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21 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也是长期得到李嘉诚基金会捐资支持的大学.李嘉诚先生累计为学校捐巨资已逾33亿港元(包括对长江商学院的直接捐款),并预计在未来8年再捐资20亿港元.不仅如此,他还为汕头大学的建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充分显示出李先生"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和振兴国家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正> 前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小缘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物家.他原名李国栋,生于1897年正月初八日,卒于1959年12月26日,南京市人,父亲是小商人,与人合伙开设旱烟铺,他大伯是晚清廪生,科举未中,改习洋务,在沪宁路局工作.先生幼年家境不很宽裕,  相似文献   

18.
在亲历被美国史家称为"合众国成立的洗礼"的美国南北战争的联邦军队士兵中,竟有一位鲜为人知、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他就是中国圣公会的牧师吴虹玉先生.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即教育——杜威与美国州立图书馆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维尔·杜威在阿默斯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图书馆学思想,1889年,就任纽约州大学董事会秘书和纽约州图书馆馆长后.他认为美国的公立图书馆不应该仅仅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图书馆,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或为民众终身学习的"平民大学",完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理念的现代转型.他坚持纽约州图书馆学校的办学事业,为美国图书馆界培养了专业化的馆员队伍.也为图书馆学的学科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丁淦林 《新闻窗》2007,(2):104-105
林白水先生是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人。但是,从1926年8月6日他遇害,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50多年中,他的事迹在中国新闻史书籍上却无记载,在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也不提及,几致湮没。在此期间,邓拓曾于1962年建议“在编写中国近代报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