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及醇解度对其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四川维尼纶厂生产车间下水道和污泥中分离出了可降解聚乙烯醇(PVA)的微生物Bacillus sp. 和Curtobacterium sp.,并建立了相应的PVA生物降解环境。采用吸光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分子量及醇解度对PVA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的微生物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生物降解环境可用于PVA生物降解性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使PVA发生较高程度的降解;在所建立的降解环境中,PVA的分子量和醇解度对其降解性有一定的影响。降解前后FT-IR及1H NMR分析表明,在降解过程中PVA分子链发生了断裂。  相似文献   

3.
六氯苯处理技术现状及其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六氯苯的污染现状及国内外现有六氯苯处理方法的分析,确定利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和转化有着巨大潜力。并通过选择性培养基从武汉市某化工厂水沟的底泥中筛选出对于六氯苯具有良好降解效果的厌氧菌群。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微生物降解HCB的新技术,为实际工程处理含HCB废水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MTBE的污染及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叔丁基醚(MTBE)被广泛用作汽油添加剂.因此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MTBE水溶性较强,在地下水中扩散速度很快,可在地下水中造成持久性的危害,对地下水构成了潜在的污染;而MTBE具有人体可疑致癌性,因此,研究MTBE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降解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地下水中MTBE的监测调查结果及污染状况,对MTBE的微生物-植物等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为国内开展MTBE的污染防治研究及指导MTBE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二氯甲烷的生物降解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及原料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对水及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分别从降解菌、降解机理及酶的基因工程、去除工艺等方面综述了生物法降解二氯甲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和生物降解的定义,概述了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指标,对常见的几种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同时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对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塑料应用引发的环境污染是困扰世界的难题,使用降塑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能降解的低廉原料,以淀粉为基础原料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淀粉塑料是人们的共同期望。文章从淀粉塑料的发展历程、分解机理、分类等方面阐述了其降解塑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海岛纤维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王微 《发明与创新》2010,(3):20-21,19
<正>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废旧塑料薄膜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白色污染"成为全球瞩目的环境公害。目前,常规处理其方法有: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回收再利用等,其弊端与环保及经济效应日益彰显,人们急于寻找科学而环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构性技术评估及其对我国技术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怀滨 《科学学研究》2003,21(5):487-491
建构性技术评估(CTA)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兴起于西欧的一种技术管理战略和政策分析工具。CTA强调在技术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调动各类因素,积极对技术进行建构;其特性表现为主体多元性、反身性、动态性和试验性四个方面;技术驱动、战略生境管理和创造连结是其基本的战略模式。CTA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注重对技术发展本身的认识和管理,二是要培养公众对技术发展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于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制得表面PMMA接枝的MCM41复合粒子(MCM41-g-PM-MA)。进一步利用增塑剂碳酸丙烯酯(PC)与所得的MCM41-g-PMMA共同对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工艺制得PMMA基复合型聚电解质膜。着重考察了MCM41-g-PMMA填充比例、MCM41表面PMMA接枝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上述体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分析结果表明:PMMA已成功接枝于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交流阻抗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较改性前的MCM41填充体系,MCM41-g-PMMA填充的PMMA膜具有更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杨定  杨振山 《资源科学》2021,43(2):293-303
生态贫困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作用机制、支撑巩固减贫成果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高寒地区的生态贫困评价和影响因素探索较少.本文以藏北深度贫困区色林错地区为例,构建生态贫困评价体系,将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对该地区生态贫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色林错地区各乡...  相似文献   

14.
宋雪雁  王萍  温阳红 《情报科学》2005,23(8):1266-1270,1276
EAD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图书馆、博物馆处理档案与手稿资料最常用的元数据。本文简要介绍了EAD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EAD与ISAD(G)(《国际档案著录标准(总则)》)相关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EAD在中文档案著录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EAD在中文档案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及EAD与其他它数据格式之间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 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河北省1961年-2010年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计算近50年逐日CI值,分析了河北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近50年降水量以16.5mm/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中有7年降水量不足历年均值;各级干旱年均出现日数均为南多北少,其中冀南平原地区最多,张家口北部最少;四季中春旱最重,夏旱最轻,除夏旱为东北低、西南高外,其他时段均为北低南高的特点;近20年中有16年出现重、特旱覆盖率为100%,夏季出现大范围重、特旱的年份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大范围干旱增长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质量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分析了质量管理、质量科学、质量工程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质量管理应是规范的学科名称。重点对其学科定位和学术地位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质量管理学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中国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学科,重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积雪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区域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Terra积雪产品数据,探讨了青藏高原近20年积雪的年内、年际和季节性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青藏高原积雪以短期积雪为主,积雪期在1个月及以下时间段内的积雪空间分布范围最广,占积雪总面积的72.91%;积雪期越长,多年平均积雪率(SCR)越高,SCR呈高原四周山脉高,而羌塘高原、江河源区、柴达木-黄湟高中盆地等地低的特点。②2000—2019年积雪面积呈反复的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少,距平变化率在-15.97%~11.52%之间。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以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的SCR呈明显减少趋势;高原四周极大/大起伏高山/极高山区、江河源丘状高山原和江河上游中/大起伏高山区的SCR呈显著增加趋势。③年内积雪面积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3月和11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谷值,与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反。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分布最广,秋季和春季积雪范围次之,夏季积雪范围最小;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冬季积雪显著增加、秋季和春季积雪显著减少,青藏高原整体夏季积雪显著减少。④近20年,青藏高原积雪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程度均较强,积雪覆盖范围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变化情况,对区域水量平衡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辰华  李书恒  白红英  朱显亮  杨琪 《资源科学》2019,41(11):2131-2143
多尺度周期变化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对揭示植被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太白山地区树轮宽度年表重建的近172年的7月NDVI资料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太白山地区南北坡7月NDVI呈微弱的非线性上升趋势,北坡/南坡NDVI分别具有3.3 a/3.5 a、8.1 a/8.8 a的年际尺度周期,以及18 a/19.1 a、36 a/34.4 a和64.8 a/68.8 a的年代际尺度周期。②重构的年际尺度变化较好地呈现了NDVI原始序列的波动细节,而年代际尺度变化则揭示了不同时期内NDVI的增减交替变化。北坡NDVI的年际尺度波动较大,而南坡NDVI的年代际尺度波动略强。③在年际尺度上影响NDVI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年代际尺度上影响NDVI的主要因素是气温。④北坡NDVI变化主要受水分因素控制,而南坡NDVI则受热量因素影响更为明显。分析太白山地区NDVI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研究太白山地区植被生长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因研究区、研究数据、研究时段选择不同,浑善达克沙地的植被演变认识存在学术分歧。沙地腹地和边缘交错区的植被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待厘清。【方法】本文设置戈壁风蚀荒漠区为背景区,将沙地及周边区域分为沙地核心区和4种过渡类型区,基于长时序GIMMS NDVI3g v1.0(1982—2015年)数据集,结合气候、灯光、人口和畜牧业数据,分析了核心区及生态交错区植被物候、NDVI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1)沙地植被物候存在地带性差异:植被返青期(SOS)由东向西推迟,枯黄期(EOS)由西向东推迟,生长期(LOS)介于158~196 a之间,区内地带性差异达到38 d。(2)沙地植被增长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浑善达克沙地NDVI整体以0.00021/10 a的速率增加但不显著,各区NDVI增长速率有差异,最低增速与最高增速相差17倍。浑善达克沙地有向西、向南扩张,向东、向北收缩趋势。(3)沙地气候呈暖干化趋势:34年来气温以0.3℃/10 a的速率波动上升,降水以-14.0 mm/10 a的速率波动下降,各区植被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4)沙地植被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