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包含了大量的子项目与管理部门,在任务的协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应该积极构建工程建设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本文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协调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程经历与经验,就南水北调工程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新老闸衔接段开挖控制爆破及振动监测技术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对以往工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以南水北调移民现状实地调研为出发点,分析了构建南水北调移民幸福感指标体系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构建原则.针对南水北调移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在从移民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等方面考察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南水北调移民的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都存在明显的时间与空间的不均匀性.为解决这种不均匀性,实现工程的供水目标,将图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东线工程中,界定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网络系统.提出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时间配置与空间配置相结合的网络配置新思路,阐述了东线水资源的网络配置内涵;在分析空间配置与时间配置内容与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网络配置框架,从而为东线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实际,从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及相关设施运营和高效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并对水质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顾及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意见大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加坝扩容后,沿线挖渠引水,经唐白河流域,过江淮分水岭,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越淮河、黄河、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第三标段工程输水管线在HD31 949处与顾八路相交.上覆土层厚度仅3.622m.为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影响,混凝土方涵采用顶推施工.文章通过顶力计算和工作坑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顶推施工工艺及相关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解决我国北方黄河断流与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危机出发,讨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介绍了南水北调路线方案;分析了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南水北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对南水北调的实施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供水成本分摊与核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用经济手段促进对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而分摊和核算供水成本正是制定水价的核心和关键。该文对与调水工程供水成本分摊和核算相关的分段、水量数据、供水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首先沿供水路线将整个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分为20个区段;经由水量分配确定了20个区段的净增供水量和考虑供水损失的折算水量数据;从会计核算角度确定供水工程供水至各受水区,各省、市分水口门的成本项目构成,并对供水成本进行核算,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全段总成本费用255 451.61万元;最后通过功能间,新旧供水间和区段间的三级分摊,核算得出各段应承担的成本费用和单方水成本,全段平均单方水成本费用0.573元/m3。结果可为有关方面更好地协调水源区与受水区(尤其是省际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辅助;为将来制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成本核算办法以及水价方案提供参考;并可作为制定供水成本核算方面的政策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外水库移民政策的梳理和分析,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我国大中型水库"准市场化"移民新思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是否搬迁回旋余地较小的情况下,在如何搬迁上政府宜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展开移民工作,包括谈判机制准市场化、补偿机制准市场化、安置方式准市场化等,来实现工程建设与移民发展的双赢,并以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为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郑垂勇  赵敏 《资源科学》2006,28(5):88-9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水出现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好,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较差,整个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性一般。  相似文献   

12.
陈益秋 《资源科学》1980,2(3):88-98
本人运用系统论的观念和系统分析的方法,1978年6月提出以中线和东线的混合方案——中东线方案作为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的建议。本文结合中国水利学会1979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南水北调规划学术讨论会上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论述中东线方案的优越性。相信,今后随着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进展,会提出各种更为确切可行的资料,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渠道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S22标渠道衬砌施工的实例,根据渠道衬砌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结合渠道断面结构尺寸,对技术、工艺进行了试验,总结出有关衬砌施工工艺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南水北调工程正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程,基于我国南北分布极度不均的水资源现状进行优化配置,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与契机,促进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进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对南水北调工程功能定位、建设发展和运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牵头开展了"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战略功能及发展研究"项目,提出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应该具有国家重要水安全保障工程与国家生态文明工程相结合的战略功能定位,从发挥工程生态效益的角度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进一步改善受水区生态用水的可能性,提出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生态和文化等综合效益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等保障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战略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对策提供科技支撑,对于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后续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末从东线拉开序幕,南水北调将惠及我国四大水流域。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50年的酝酿、思考、论证、勘察和设计,无疑是成熟的、有前景的,建成后一定会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尽管如此,笔者愿对南水北调提出浅见: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只着眼于地面,应该说是一种平面思维成果。能否把南水北调工程与“南云北遣”工程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相辅相成的水利开发利用系统工程呢?“南云北遣”思路基于笔者1994年提出的“天象可控说”,原理是在铱星技术支持下,设想在大气平流层和对…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期京石段的渠道混凝土衬砌上出现在许多裂缝。文中对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裂缝的预防与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概况,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槽开挖的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科学中国人》2007,(12):42-45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一连串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南水北调东线传来。调南水济苍生,几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安阳段第七施工标段渠堤土方填筑碾压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试验参数进行分析,控制加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铺料厚度等施工参数,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