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浏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在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的发言稿<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批评>.[1]仔细读来,深感石教授一反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喜好的从抽象的理论体系出发去分析德育问题的传统模式,转而从人人皆知却又容易忽视的鲜活的道德故事入手去审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出路模式,不失为在大转型时代教育理论研究者切近、透视教育问题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浏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在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的发言稿《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批评》。仔细读来,深感石教授—反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喜好的从抽象的理论体系出发去分析德育问题的传统模式,转而从人人皆知却又容易忽视的鲜活的道德故事入手去审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出路模式,不失为在大转型时代教育理论研究者切近、透视教育问题的适宜方式。笔  相似文献   

3.
高考必然要体现出国家的意志,但是国家意志体现的方式因具体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高考是否需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而是应该如何使国家的意志得到最良性的体现。同时,国家的意志也并非一无所取,在大学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国家意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考的用户应该包括表层用户和潜在用户。  相似文献   

4.
石中英教授在<"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一文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劝导进行了诘难:第一,功利主义道德劝导的逐利动机背离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第二,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对道德准则的投机、怀疑、甚至抛弃.但文章似存在着一些对功利主义及其价值逻辑的误读.对此,有必要通过对功利主义道德劝导的两个诘难的分析,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功利主义及其教育价值:从道德起源的功利色彩、利己性道德规范、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等角度看,功利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本质并不冲突;功利主义的"利"实际上更强调社会的总体利益、个体长远的精神利益,德与福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实现统一,从而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幸得到一本由方励之教授编辑出版的惠勒教授演讲集《物理学和质朴性》(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第一版),反复阅看,颇有感想。在书中,惠勒教授对物理学的质朴原理提出了深邃的问题,促进大家思考,笔者很有兴趣。认为这些问题是当今哲学上应该研究探索的重要内容。惠勒教授在演讲集中写道:“物理基础结构中的一个裂痕,就是时间的终节。时间终结于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是没有‘之前’的。时间终结于引力塌缩,这就象物质塌缩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读了徐林祥教授掷地有声的断语“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10—11页),虽引自叶圣陶先生的话“什么叫语言?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总觉得值得商榷。且不说叶老的论断是否严谨,就算他作为语文教育一代宗师,作此论述也只能说是一家之言,国内外其他学者——语言学研究者和语文学研究者对此是如何论述的,如果都结合起来看,恐怕就不能武断地作出“语文就是语言”的结论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最缺乏什么?——兼与杨允菲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我国研究生最缺乏的不是知识量,而是创造力。这主要是由于教育非但没有培养,反而在一直强力压制、摧残学生天生具有的创造性,在于教育和整个社会存在一套精英淘汰机制和择劣机制。过多的知识量和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是直接压抑学生创造性品质发展的内在因素。需要正确对待知识量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放弃论'理论基础的检讨常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龚放教授在《把握学科特性选准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2016)一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放弃探寻、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将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为方便论述其观点,权且简称为'放弃论'。'放弃论'的理论基础是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学科分类理论'。  相似文献   

9.
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茂堂教授《论道德法律化之误》一文从执法、司法的语境论证道德法律化的困境存在着语境错误问题,没有洞察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揭示出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弊端的原因在于道德法律化的不当而非道德法律化本身。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需要法律规则补足。道德与法律在终极价值上契合,在内容上共享,在调整范围上重叠。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用来分析研究文艺的社会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当前文艺理论界急需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问题.不久之前,朱光潜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1979年第1期《华中师院学报》,全文内容已写入《西方美学史》再版“序论”),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朱先生说马克思讲的上层建筑是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恩格斯只在“较早的著作”中,偶尔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唯有斯大林“最明确”地指出“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甚至“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起等号来”;他过去曾“鹦鹉学舌,把原属意识形态的文艺说成上层建筑”,现在“重新学习马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一文,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作者的主要看法:如果以传统的逻辑教科书中的哲学式概念定义理论为立论基础,那么,专名与摹状词均不表达概念,然而,《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论证“单独概念仅由摹状词表达;虚概念是由摹状词或缩略的摹状词表达的”,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三年第四期登载了许占君同志的文章《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许文”),释读之余,获益良多,作者分析后提出的“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概念都是类概念”的观点,极富启发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对解决概念,特别是虚概念的争议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功,使人们能摆脱一个个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3.
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相继读到了南京师大教育系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4.6上发表的《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以及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上发表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两文。在这两文中鲁洁教授提出了德育除一般人们公认的“发展功能”之外的另两个功能——个体享用功能和自然性功能。始读两文感到言之有理,理在确实应该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白,为了自身享用、为了自然界与人类更好的和睦相处,应自觉地按道德规范办事,强化道德自律性。但反复读此两文,就觉得有诸多问题尚需与鲁洁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14.
培养幼儿的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认识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是确立合理的教育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方式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主要理论依据。因而,科学地概括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丁祖荫教授在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幼儿心理学》(试用本,1986年第1版)一书中写道:“幼儿能力初步形成。”他说:学前教育“使幼儿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而且促使幼儿能力在幼儿期不断发展。”这一观点,仅就其表述而言,就有费解之处。其一,“比较稳定的、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和“幼儿的能力”,是同一概念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二,“初步形成”的尺度是什么?其三,“初  相似文献   

15.
查有梁教授在《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一文提出了《对话》里的“八个误导”,指出这些误导表现出了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潮,因此得出课程改革需“软着陆”。本文认为,查有梁教授对新课改“突变式”、“运动式”、“大跃进式”的非难,对新课改成果悲观的寿法有待商榷。本文就“误导”涉及的关于教育基本价值取向、基础学力观和知识观、课程实施观和教师角色转型、课程改革立足点与次展趋势等问题与查有梁教授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与研究》86年第9期载有邓汉民同志《中学生作文可以虚构吗?》一文,就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作者所要阐明的不仅是纪实性的文章不能虚构。而且认为整个中学生的作文都不能虚构,都要加以严格的“束缚”。对于这些意见,以及作者对“写文章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这一原  相似文献   

17.
张辛耘同志在《文字有重量吗?》(见《语文知识》1992年第3期)一文中,对初中语文第五册《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课中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林片上的文字,有一百二十斤重”一句话作了评析,指出该句犯了“主语与宾语在意义上搭配不当”的语病,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来,小语研究传出一片呼声——倡简。即语文教学要简单些,不要太繁太复杂。支玉恒、薛法根、张庆等名师专家都有类似的说法。小语专家们呼吁化繁为简,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种种过火过繁的做法而开出的药方,这实在是小语界的幸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庆老师的两  相似文献   

19.
近来,小语研究传出一片呼声——倡简。即语文教学要简单些,不要太繁太复杂。支玉恒、薛法根、张庆等名师专家都有类似的说法。小语专家们呼吁化繁为简,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种种过火过繁的做法而开出的药方, 这实在是小语界的幸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庆老师的两篇文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语文教学必须倡简》,前者有人称之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足见影响之深远。在反复品读先生的文章之后,我深受启发,也引发许多的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什么是公司学院,然后探讨公司学院的发展趋势原因.最后作者认为,公司学院并未异军突起,也难以给传统大学和学院带来严峻挑战,但是公司学院的存在和发展给传统大学与学院发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