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求异创新,以致心存犹疑,不敢否认学生。这样就忽视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因而陷入了“似是而”的迷惑和无奈之中。而有些专家又呼唤“语文教学要重视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敢于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说“不”,要旗帜鲜明地否定。不知不觉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就成了阅读教学中令人头痛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摆脱这种“非此即彼”的单极思维,把握好两者间的“度”,做到既“注意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共性”与“个性”水乳交融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不少时候,学生的“独特体验”却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如: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邱少云是个大傻瓜”、“郑和下西洋没什么了不起”,面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我们教师该怎样处理呢?  相似文献   

3.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度”。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把握“适度”,讲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才能真正使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理念”,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学生体验”和“教师引导”的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关系。使“体验”不流于形式,不走向极端,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5.
唐丽娟 《学周刊C版》2010,(3):163-163
众所周知,我们的初中生物课堂要力求“有效”。如何达到“有效”呢?众说纷纭。但就本人看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物科学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要尊重学生体验,也要顾及课文价值取向钱正权在《人民教育》2004年3-4期上撰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为例,分析了三名教师不同的教法,认为尊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语文教师绝对不可以回避的一对矛盾,要化解两者的矛盾,必须注意两点:(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教材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是教材的核心和灵魂,关系到给学生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二)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语文教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多元反应;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和…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也要尊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找准学生独特体验和教学熏陶感染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武宪 《文学教育(上)》2008,(24):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不和谐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阅读理念”,其意义在于同时承认文本和读者的主体地位,从而展现出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的主体性的阅读观。于是,当学生的多元感悟与课文的价值取向产生矛盾时,  相似文献   

10.
日前听了几节随堂课,发 现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反德育”现象,联系不久前参加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座谈会,觉得这不是个别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一、过分尊重“独特体验”忽视了“价值取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导致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但不少教师曲解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惯用语,加上对“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片面理解,于是乎,教师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独特”体验,不置可否、不敢“妄言”,进而“不明事理”、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2.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独特体验,却漠视文本而曲解误读,游离文本而随意生发,全然不顾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和它自身包含着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作理性思考,进而探讨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内涵、价值引导、引进资源、异中求同、与时俱进等的种种独特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仔细阅读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出现8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出现9次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体验”、“领悟”等说法。于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是否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产生了疑问,以为语文课只要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体验体验就行了,以致对学生感悟不当也不敢加以纠正,因为课程标准提倡“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言下之意,好像纠正了学生的误识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此,本人深感忧虑,认为必须对课程标准有个准确…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对待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这种重视“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重和关爱。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多元反应”,又如何对待学生的“反常”思考呢?它成了一个令教师普遍关注、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知道,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价值观的体验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面对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不管其价值取向是否正确。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情境教学.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情境教学就是...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 ,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都有其不同的方式。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呵护、鼓励、赞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值得一提的是 ,并非所有“个性化”的解读均应大张旗鼓提倡 ,教师在珍视学生独特体验、个性解读的同时 ,还得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本文就两个“……”来谈谈个性化解读。教例一 :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 ,进入拓展延伸阶段时 ,教师故意在文章结尾“…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前言”中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使今天的语文教学在落实“课标”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特点 ,格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重视“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