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大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
关于刘兰芝被焦母遣归的原因,学术界大致有兰芝无子说、焦母变态说、兰芝位卑遭遣说、兰芝太矮遭遣说、兰芝因才遭遣说等5种说法。兰芝因才遭遣说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正是因为刘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个才女,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有些叛逆意识,这才冒犯了封建家长的尊严,被焦母遣归。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刘兰芝与婆婆焦母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一对有情人自杀,演绎出一幕人间悲剧,令人可悲可叹。那么她们婆媳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本在哪里?我以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6,(3)
封建伦理道德和独子寡母式的家庭结构以及焦母的自身因素是导致集三美于一身的刘兰芝被休的原因之所在。美不见容于那个时代,既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刘兰芝何以不被焦母所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海誓山盟,情深意笃,而后来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朵奇葩在问世以后的多年里几乎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直到明清之际,才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它所演绎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动人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经久不衰。胡应麟称其为“不假雕琢,工极自然,百代而下,当无继。”王世贞甚至盛赞它为“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的“长篇之圣”。从搁置箱底到众人争相拜读,《孔雀东南飞》就像陈年好酒,越藏越珍贵,愈品愈香醇。 相似文献
12.
李智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1,(6):F003-F003
《孔雀东南飞》第三部分刘兰芝19归娘家,其母惊诧地追问:“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此时的刘兰芝,必定是有苦难言的。“兰芝惭阿母”的“惭”就是当时兰芝神情的表现。那么“惭”作何解呢?据悉新版教材的注释与旧版本的相同,为“兰芝很惭愧地对母亲说”,人教版中师教材和高教版中专教材均为此说。后查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该句的注,为“惭阿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细读文本,本文对关涉"兰芝遣归之谜"的两个问题"兰芝究竟是‘被遣归家’还是‘自请遣归’""兰芝为何被遣"作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开"兰芝遣归之谜"的"性格冲突说",即认为:兰芝被遣主要是因为兰芝所具有的自尊、倔强、反抗等性格,使得她与刁钻的婆婆发生了性格上的冲突,再加上仲卿又因为深爱自己的妻子而始终为之辩护,与母亲抗争,这就更加激化了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遣走兰芝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教学著名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解障碍:在封建社会,是非常看重妇女的贞节的,娶妻必求处女,而诗中说县令、太守都主动为儿子求娶被休弃的刘兰芝。这令人怀疑情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新妇”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是指“新娘子”、“新媳妇”。如:“卫人迎新妇。”(《战国策·卫策》)在《梁书·曹景宗传》中也有这样的文字:“闲置车中,如三日新妇。”但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刘兰芝被“遣归”时,已与焦仲卿结婚“二三年”了,为何还屡屡称她为“新妇”呢?原来,在古代汉语中,“新妇”还有别的指代情况。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中说:“新妇之称,盖六代已然,而唐最为通行。见诸小说稗官家,不可胜举。然主翁姑言,非主新嫁也。”“主翁姑言”,即“公婆称儿媳妇为‘新妇’”。《后汉… 相似文献
16.
被休的刘兰芝会“走俏”吗湖北鄂州师范钱雄伟在众多研究者眼里,《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的真实性问题:被休的刘兰芝会成为县令、太守等官宦的公子极力追求的对象而“走俏”... 相似文献
17.
佚名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4,(Z1)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它在古代是指某歌的歌名呢,还是指某种类型的歌?众说纷纭。宋玉的原答是:“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于是,有人解释为是客居在郢城内下里巷子的巴人唱的歌。此说并没有道出“下里巴人”为何歌。也有人将“下里”和“巴人”说成是两首歌名,那更是相去甚远了。历史学家徐中舒的《论巴蜀文化》认为,“下里巴人”是古代楚人在农田劳作时唱的歌。一位善歌的“客”,对绚丽多彩的楚国音乐按雅俗程度作了大体分类。同高雅的“阳春白雪”相比,“下里巴人”算是古代… 相似文献
18.
19.
张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5)
“荆尸”,是春秋时期楚国特有的一个名事之词,它始见于《左传》庄公四年:“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复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称楚庄王“荆尸而举”。杜注前条云:“尸,陈也,荆亦楚也,更为楚陈兵之法。”孔颖达疏曰:“楚本小国,地狭民少,虽时复出师,未自为法式。今始言荆尸,则武王初为此楚国陈兵之法,名曰荆尸,使后人用之。宣十二年传称‘荆尸而举’,是遵行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