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族群关系是台湾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存的眷村文学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族群关系的变迁对台湾外省眷村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眷村作家的族群书写和族群意识建构体现了他们的族群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
族群的细分与界定,是生活形态研究中的核心工作,是现代产品设计发现和定义用户需求的必经之路。文章从设计实践的角度研究族群的细分与界定。首先,全面阐述了现代设计中,进行族群细分与界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全面界定族群的理念。接着,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描述了从选择标准到初步界定族群,进而通过研究进一步全面界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贵州军屯的制度背景使屯堡族群主动将国家意识与符号运用于族群身份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国家的权威得以在地方社会中“驻扎”,充分利用国家符号更有效地支撑了屯堡族群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9,(1):29-34
评论《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一书,指明该书是本关于客家研究的有益读物,该书有两个关键词——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不仅具有重大的人类学研究价值,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三组二元结构来组织文本的撰写,最后该书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其一一作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5.
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展现了在现代民族国家与市场的建构中,边缘族群的生活是如何被组织与安排的,作者分别从行政权力、经济资源、司法、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想象,展现了藏区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命运沉浮与历史变迁,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同时,阿来自身不清晰的民族身份文化认同与普世价值观,又致使这种想象只能是不完全的,难以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6.
《滇黔土司婚礼记》是清人陈鼎所著,是我们了解明清时期西南彝族婚俗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但在婚礼中却表现出来众多的汉礼,这与陈鼎汉人身份以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人类学家认为在同一认同标准下,社会成员所持有的文化差异会成为影响其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从族群认同角度分析《滇黔土司婚礼记》及著书背景,探讨了陈鼎族群认同,主要表现为对汉文化的坚守、士大夫阶级身份的认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此文对朱志勇博士的《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对中国内地西藏中学的个案考察》一书进行了述评。文章逐一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发现,并评论和讨论了该书的理论贡献及不足。  相似文献   

8.
族群理论研究产生于西方,影响深远,是当代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具有思辨和应用的双重价值.在中国,开展族群理论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气氛的活跃,伴随着对民族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商榷,族群理论才逐渐被引介进来.族群认同理论是族群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族群认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我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还可以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深度剖析探究出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本文主要在乡土教材开发、双语双文化理解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探讨族群以及族群认同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族群研究是当代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首先介绍了族群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论述了族群认同的概念及其理论流派。文章的重点是通过族群认同理论,得出有关语言与族群文化、多元文化、民族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族群文学不止于书写文化的多样性,亦立足地方传递人的共同价值。文学人类学为族群文学批评提供了三重叙事的整体性分析构架,包括关注文本中的个体叙事、群体叙事与人类叙事,从而整合对族群文学的多层理解。《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中的三重叙事具体呈现为自我灵魂的安放、族群的文化记忆和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多物种关怀,体现出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对人性、族群认同和人类命运走向的深刻思考。同时,三重叙事也为新时期的中国民族文学创作树立高标,有助于促成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闽西文化族群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族群理论出发,通过解剖历史纵面,探索了闽西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古闽族群、百越族群、多元族群融合、汉族群入主、河老与客家族群共处。在这历史发展进程中,闽西化形成了它丰富性、开拓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关于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群认同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和青少年的自尊、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相关。国外在社会认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指导框架下,对青少年的族群认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国外青少年族群认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西方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理论背景、族群认同的定义和操作化、族群认同的测量等,以期对我国青少年族群认同的研究提供借鉴。
Abstract:
Ethnic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it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 self-esteem,social-adjustment,social behaviors and so on.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Theory,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mong adolesc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This article gives a overall review on this area,the content contain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perspectives,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ethnic identity,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学者安德森(B.Anderson)的民族观为参照平台,通过展示前辈学者对"族群"概念的丰富多彩的解说,指出了族群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实践价值,揭示了学术意义上的族群建构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强调了将它们并置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进而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阐明了在学术研究中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梁肇庭是海外研究客家成就最卓著者之一,他成功将美国著名汉学家施坚雅的区域系统理论和西方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引入客家研究,他的客家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在其遗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一书中。以作者的译稿为基础,介绍和分析梁肇庭的主要客家研究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华阳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为基本史料,旁补及其他两汉魏晋史志,论述了两汉魏晋西南族群地理观的族群意向、文化意向、环境意向三个基本问题。以《华阳国志》政区为空间解析单位,基于如上三个方面的论述,结论将两汉魏晋西南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划分为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不含史料不详或缺载郡)四种类型。文章同时发现:两汉魏晋西南"汉""夷"的划分与族群原本的身份世系没有刚性的关联,但与族群间的政治、文化关系有关,也与地缘有一定关系;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与族群客观分布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均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和集体认同是塑造当今世界面貌的两种基本力量。分析和梳理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全球化与集体认同之间交织、对抗的基本面貌,拓展网络社会和族群认同研究的理论视野,有着重要的价值。网络互动和集体记忆是解释网络空间中族群认同构建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网络互动是形塑族群认同的社会建构因素,而集体记忆则是促成族群认同形塑的实践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族群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多元文化区域,历代中央政权一直努力建构一种中央与地方、主体族群与边疆各族群能够和谐发展的结构体系,这种关系结构正是现代国家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这种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边疆政策带来的结果,其成果和模式就是中国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边疆行政政策,它所呈现出的中国政治的智慧,中国的文化兼容以及边疆族群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回应和文化回应,即大一统之下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有机结合的二元模式,它保障了一个相对和谐的中央与边疆地方的关系和情感连接。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的多重攻击下依然保持一个完整的国家形态,土司制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对于族群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张慧真的<教育与族群认同>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贵州石门坎地区花苗人的族群认同建构的故事.作为此著作的读书笔记,尝试着对其写作思路,观点等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泽忠 《河池学院学报》2013,33(3):38-43,48
侗族自称"干"(侗语指"用树枝木栅把栖居之所遮掩起来")。侗族聚居地古属牂牁夜郎地。侗族原生性环境空间与族群生命共同体的统合及其适时建构性特质的形成,渊源于"干"族群的生存观念基础及其传统文化认知行为。人类学、民族学"原生论"与"建构论"从民族和民族主义理论的两端相对性的或强调民族是"原生的",或强调民族是"建构的",两者各持一端,互为抵牾。"干"族群文化自我深层结构中的统合性因素表明,"原生性"与"建构性"既互为相向,又互为指认和互为通约;即文明进程中,"干"族群原生性生存空间的绵延与族群生命共同体的统合,始基于传统因素即统合性因素的延伸性整合及其与日俱化的适时建构性。  相似文献   

20.
苟利武 《历史教学问题》2020,(1):113-122,167,168
乌克兰独立以来,族群冲突与分离长期存在。通过对乌克兰族群结构最为复杂的敖德萨地区族群历史变迁和当前族群结构分析发现,敖德萨地区族群冲突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俄帝国和苏联因领土和文化的扩张对敖德萨产生的影响至今存在;而乌克兰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治理失效等因素使少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任何动荡都有可能成为族群冲突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