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师范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大专后两年,除了注重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外,还必须充分利用专题作业、系列科学讲座等方式,教育学生,使之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理解物理学来源于生活、自然,又作用于社会和生活,让他们在探求过程中经历、体验、形成科学的素养(包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专题作业,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专题作业包括探索性的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2.
童煜 《科学教育》2005,11(6):38-39
“味觉”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七年级牛津版《新综合科学》第二册第14章中的学习内容。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从自身和生活实际出发,体验科学,学会用科学原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技能,不断探求的科学精神。并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初中学生能对自己的实验发现进行初步的探究,较完整地表达出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深入研究、积极实践研究性学习,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研究性学习的特征谈谈拙见。探究性探究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即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由此可见,是否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为研究性学习的根本标准。“科学方…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拟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亲自感知和理解教材,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转化,以旧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且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志趣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也是在实实在在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教材的相互作用,充分放手让学生把…  相似文献   

5.
秦秀云 《中学生物学》2008,24(1):21-21,64
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强调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变成为理解生物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进而激发学生自觉探求自然界的奥秘,这也是生物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提出在《材料化学性能》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即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热情,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对“科学”所下的定义是‘探求意义的经历’。结合小学自然、常识的实际,我们应把“科学”理解为“探求大自然奥秘”,因而,作为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自然课和常识课,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科学知识,更要强调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但又最终有用的科学素质(指对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在课堂上形成“问题”,帮助学生选择和确定专题,指导他们探求知识,培养他们探求气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型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科学教学中利用模型可以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能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到科学探究全过程,使学生养成热爱真理、勇于探求、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合适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及措施,帮助学生个体和整体主动认识、调节、发展自我心理,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最终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探求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新知识的探求有很大潜力的特点,在现代科技教学中,若能对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行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现代科技教学中探求知识的能力呢?a.设计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的情感相联系的认知倾向,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从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已经把教育教学融入到儿童的生活领域中,数学课程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探求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揭示数学的本义。根据生活的涵义、儿童生活的特点,回归生活的数学教学要把封闭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让儿童从“书本世界”或“学科世界”中解脱出来,让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以学生和学生生活为背景形成理念,研究策略,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整合,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自行探求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自然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运用探索性实验改革传统实验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锻炼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勇于探索、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努力优化自然实验课的教学。现结合《电磁铁》(第六册第八课)的教学,谈谈我们的做法。一、合理简约与分解探索过程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探求与科  相似文献   

14.
2022年版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科学贴近生活,乒乓球又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中蕴含哪些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在玩转乒乓球的综合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观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地在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探求活动中,实现自我积累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结合小学自然课的实际,我们应把“科学”理解为“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因而,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自然课,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科学知识,更要强调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包括:对科学的兴趣,敢于探索和创新的勇气,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及实事求是的学风等。现在我就如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深化,学生中的科学爱好者常常利用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自然课教学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对“研究后的研究”、40分钟以外的科学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虽然注重教材中问题的探究,却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关注。也很少引导学生捕捉和研究身边的科学。基于此,经过认真思考和充分论证,我们开展了“小学生主题式科学活动实践研究”的专题探索,以期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开展主题式科学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学会体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曾萌 《林区教学》2023,(2):113-116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离自己很遥远,而巧妙地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从物理的角度看待世界,在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思维、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真正体会物理对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大量教学经验表明,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1变量控制在科学实验中有着重要地位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探求自然事物,形成对世界的科学认识,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实验操作作为学生自主探索自然现象的重要环节,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显得分外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实验层次从初步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创造性比较强的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20.
特点之一:教学情境生活化青岛版科学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在精心筛选小学生典型生活经验案例的基础上,构建起他们生活经验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生长基”,选择教学内容,循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围绕教学的知识点选取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和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事例引入教学,以引起学生探究其中科学道理的浓厚兴趣,触景生情、触景生疑,让学生进入自觉、主动的探求状态。例如《钢笔吸水的奥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想一想,怎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