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享行为是指把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需要与他人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物品、快乐分给别人,与他人共享属于自己的东西。分享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它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班幼儿为主要对象,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培养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有效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合作、助人、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中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3.
一、以情感培养为突破口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4.
<正>移情是一种理解他人情绪状态和分享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幼儿通过移情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能促进幼儿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发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绘本作为国内外所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5.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为了他人的或社会的利益而自发作出的意志性行为,其中也包括利他性行为。它有助于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了解制约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能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其教育的有效性。   一、认知发展水平和移情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因   (一 )认知发展水平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赵珂真 《考试周刊》2014,(2):192-192
亲社会行为包括移情、慷慨大方、合作、关爱他人等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亲社会性不断得到发展。由于小班幼儿独有的年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发展中存在认识和行为明显不一致的现象。但是,通过后天培养,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表现得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的情感共鸣。它使人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幼儿在社会交往中 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探讨幼儿同情心的产生机制及培养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享行为是指个体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和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行为,但目前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内容,而通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绘本作为幼儿生活中的丰富教育资源,能为幼儿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为幼儿培养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亲社会教育时,应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0.
"童戏西关"混龄角色游戏,突破传统角色游戏的内容与组织形式,深入挖掘西关本土文化特色,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文章以"童戏西关"混龄角色游戏为例,探讨在游戏中开展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的情感。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是指从他人利益出发而不期望个人报偿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同情心与分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化发展的进程。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矫正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和个性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3.
叶秋红 《考试周刊》2012,(8):196-196
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和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这种需要,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在强化幼儿分享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并给出几个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离  相似文献   

15.
占彩英 《福建教育》2014,(7):110-112
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往经常被家长和教师忽略。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表现,主要指幼儿能够以社会所倡导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如共享、合作、同情等行为。幼儿生活经验不够丰富、逻辑思维水平低,所以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教师应让幼儿多通过亲身实践来感知、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形成亲社会行为。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问题,本人现就中班健康活动“有朋友真好”进行案例诊断,希望对大家开展类似的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求,美术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我情感表达以及和他人情感沟通的机会。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体验各种情绪。同时,幼儿还将自己体验过的这种情感情绪,通过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表现、传达给他人。在美术教育中,  相似文献   

17.
沈娴 《家庭教育》2001,(11):36-3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广泛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欢乐和痛苦;并从中培养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分享就是指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分享行为的培养有利于让幼儿亲近群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最终把关爱同伴以及共享快乐作为行为标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9.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合作、助人、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中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如,幼儿嘴上说“游戏时小朋友应当相互谦让”,可一玩起来谁也不让谁;幼儿知道“要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可面对跌倒在地的同伴却视而不见。幼儿亲社会言与行严重脱节,只会嘴上说,到了该做的时候却做不出来。这在幼儿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多数教师也反映,如今的孩子只知关心…  相似文献   

20.
魏姗姗 《教师》2022,(5):84-86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围绕"从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转向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转向具体的社会行为引导"和"从浅显表面形式的停留转向深入本质内涵的探究"三个方面来阐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