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英国教育标准局为了提高督导效能,强化了学校自我评价,要求学校形成有效的自我评价机制,一方面作为外部督导评价的可靠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学校实现自我改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机制。学校自评呈现出广泛参与、与学校发展计划紧密相联、将自评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等特点,文章论述了英国教育标准局有关学校自评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反思性一每我评价的要求,完善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机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学校实行人本管理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评价主体:二是创设和谐自评环境和提供专业培训指导以保障教师自评信度:三是增强反思效能感和建立反思管理制度以培育教师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3.
王菁 《教育探索》2012,(1):114-116
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自评为主”难以立足、教师“自评信度”难有保障、教师“自我反思”难成习惯等.完善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机制的设想和建议:一是学校应实施人本管理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二是创设和谐自评环境和提供专业培训指导以保障教师自评的信度;三是增强反思效能感和建立反思管理制度以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中科学建立和正确运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制约”功能,对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三评三有”机制,即:评课有德育内容,评教有德育要求,评先有德育条件,是加强德育过程管理、落实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德育效能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师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教师管理逐步由注重影响教师工作的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发展,而内部因素的最佳体现,不仅需要进行自我检测,更需要得到大家的公正评价。学校工作的实践表明,每位教师都渴望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育人能力、科研成就等作出公正、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因此,如何完善教师管理的评价模式,是学校管理中永远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几年来的管理实践中,我们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的模…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机制,其实质是多方量化的参考系,包括自评与领导打分、民主测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本着激励和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型的教师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的显著特征是交流互动、着眼长远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英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改革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条件的产物。期间经过了国家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和评价机制(尤其是学校自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两个阶段,目前已触及改革的最终目标,开始与学校改善相结合。通过对这次改革主要内容和措施的描述,我们总结了这一改革成功的成效——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进而对我国量督评价改革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吉政 《上海教育》2006,(5B):49-50
电子化档案作为一门课程,是我校对学生评价方式革新的一项实践,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电子化档案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记录、自评。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顺序首先是学生自评,然后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再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评价,最后才是学生工作部代表学校对学生作出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的学校评价要重视学校教学育人方面的测评,更要重视学校教学育人功能的引领。客观合理的学校评价是学校自评与外部评价的互补综合。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自评是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重要举措,与社会、家长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外部评价一同构成学校评价科学、合理的内涵。内部自评和外部评价的交互综合是新时期学校评价的科学内涵;科学定位外部评价与学校自评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正确引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首要前提;科学地界定学校组织绩效是学校自评促进高中学校全面实现升学、就业及人的全面发展功能的关键;有效的学校自评需要学校不断提升组织学习、优势挖掘、特色提炼的能力;完善制度是支持学校自评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是高校运转的本质要求,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第四代评估理论来看,现行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评价理念偏差、自评机制缺失、民主协商谈判机制不完善以及评价结果的奖惩功能过强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引入发展性评价理念,构建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自评机制,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民主协商谈判制度,构建弹性奖惩机制,从而克服教学质量评价中的管理价值偏向,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自评目的 建立区县政府教育工作自评制度,有利于强化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良性工作机制;有利于畅通政府工作信息渠道,保证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区县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形成区域教育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四所个案学校的实践历程发现,发展性学校评价在我国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政府督导室的支持和外部评价组的权威性有助于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施,但大部分学校自身参评的动力并不是很强;大多数学校均能组成自评小组,开发自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了内容相对丰富的自评报告,但自评人员的参与面较窄,自评报告的"迎评化"色彩较浓,大多数教师和校长亦缺乏相应的评价知识和技能;外部评价组的专业性和投入度有力地保障了外评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评价时间较短、评价过程过于紧凑、评价队伍的构成不够多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营 《当代教育科学》2003,(6):46-47,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制度。近年来,我校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为重点,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一、立足现实,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我校地处宁阳县城中心,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管理中科学建立和正确运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制约”功能,对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三评三有”机制,即:评课有德育内容,评教有德育要求,评先有德育条件,是加强德育过程管理、落实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德育效能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多元化社会评价机制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更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改革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其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其责,权、责、利对等的办学实体,塑造职业教育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微观基础;改革政府对学校的举办和管理方式,允许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停止对职业院校的一般性拨款,摒弃"学校自评为基础,政府评价为主导"的传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易明生 《湖北教育》2004,(11):14-15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对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的评价,往往是由上而下的内部评价,这种评价是单一的、静态的。引入“家长评校”“学生评校”(简称“双评”)机制后,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如何运用好这一手段,真正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评价是职业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应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师水平的提高,应该涉及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但一些学校却把学生评教简单化、庸俗化,降低了学生评教的作用。许多学生对评教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凭对某位教师的个人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归还学校”的今天,我们认为学校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承担责任,在寻求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同时,还要强调全体员工的自觉、自动、自创、自律,努力在发展设计与自我评价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为此,我们考虑在学校成立自评小组,对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检查、评价、形成自评机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自评能否转化为学校的自主行为,已成为自评有效与否的关键。目前,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不明白为什么评”、“不知道评什么”、“不清楚怎么评”等三个方面。增强自评自主性,需要相应的强化机制,主要包括明确学校自评定位、确立促进发展的自评内容、规范自评操作程序、开发有效的自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学校自评能否转化为学校的自主行为,已成为自评有效与否的关键。目前,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不明白为什么评"、"不知道评什么"、"不清楚怎么评"等三个方面。增强自评自主性,需要相应的强化机制,主要包括明确学校自评定位、确立促进发展的自评内容、规范自评操作程序、开发有效的自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