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沈从文在<边城>中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湘西茶峒边城真挚的人性、纯朴的民俗、优美的自然景色,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2.
吴榴玉 《考试周刊》2011,(36):58-59
自古以来,从“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马克思)到“人,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从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雅克·德洛尔)到“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肖川),从“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到“诗是人类的母语”(尔格·哈曼),从“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谢林)到“所有的思都是诗”(海德格尔),从汉语是理想的“诗性语言”(范罗诺萨)到诗意浓郁的文本……都一脉相承地言说着诗意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的地位。如果说人类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意,那么语文则更需要诗意。诗意是语文生命的血液,语文是诗意栖息的家园,让诗意留守家园,浸润课堂,语文课将因诗意而精彩。《秋姑娘的信》就是篇优美的散文诗,短短百字,构成了轻快而又浓郁的诗意境界。因此,我在教学时,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诗意境界和审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格非在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人面桃花》,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作家逼近经典的有效标志”。正如书名所具有的那股浓浓的诗意一样,这是一部如诗的作品。它具有诗的跳跃、诗的清幽、诗的神秘、诗的哀愁。它以诗的笔致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人性以及人类梦想的思考,召唤我们去追寻、重拾那些曾经拥有却正在逝去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极著名的一篇小说,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这也是其创作理想——合于人性、合于自然、合于优美的集中体现。他崇尚一种恬淡、含蓄的艺术美,倾向于表现纯朴、健康、自然、优美的人性,并用最符合人性的质朴自然的方式表达美的意境和人生.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是建立在“鸟兽草木”意象之上的,尤其是趣味盎然的鸟文化,给《诗经》注入了深厚的审美内涵。人解鸟意、鸟通人性,人、鸟、诗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使鸟成为古代人文景观里的一条优美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人性是人类增强伦理的核心问题。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作为人类增强问题上的两种对立观点,它们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展开的争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生物保守主义主张,人性是给定的,我们不应该改变它,人类增强会改变人性因而应受到约束和管控;超人类主义则主张,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富于创造力的物种,人类增强可以突破人性的限制因而应予以鼓励和提倡。对两种人性观的分析表明,生物保守主义的人性观不能说明生物技术增强与社会文化增强之间的道德差异,而超人类主义的人性观则无法说明人类增强在何种意义上改变了人性,并且两种人性观都会遭遇休谟的是与应当难题。因而,两种不同的人性观都不能为人类增强问题提供真正的伦理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伤痕小说”主要是指控诉“文革”罪恶,揭露“文革”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身心造成创痛的小说。在“文革”历史背景下,对人性的扭曲理解变本加厉。我们从惯常的“伤痕文学”主题出发,透视“文革”中被政治主题所掩盖的人性主题。即“伤痕小说”体现出的“文革”中的人性主题,即病态畸形的人性和健康优美的人性。“文革”时期,由于“社会生活变得残酷无情,人性的水平日益下降”。即使在“文革”那个恶劣的政治气候大环境下.也仍然有优美健康、催人感动的人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至善至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他们理想的境界。他们关注人性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希望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1.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诱人的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思考整个人类与人性。作者经过加工、培养,使诗之思辩、诗之哲理与形象、情感、语言相结合,即思辩依附于形象、思辩交融着感情、思辩借助于语言。由此展示了作者博大的思辩胸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以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极佳的精神滋补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提出:“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  相似文献   

13.
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本文试图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对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主体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顾萍 《现代语文》2010,(10):88-88
"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是活泼的情趣乐园。进入那人类精神的宝库,我们以及学生都应该乐而忘返。"这是一种理想的语文生活,也是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面对优美的诗歌,我们只有用诗一般美的语言或比诗歌本身还要美的语言去引导,去解读,  相似文献   

15.
表现人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他在小说中讴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边民扭曲变形人性的忧患以及对都市现代"文明人"人性沦丧的批判。作者有意让这几种人性形成对比,以"乡下人"的眼光来歌颂人性的美好,批判人性丑恶。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领域,自古以来诗一直被视为最高形式。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唤起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生活中,青少年总是把诗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以致往往超越了文学艺术的范畴,而用诗指称人类社会精神领域中的某一最高境界。如:月光下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小道,便说走进了诗的境界;青春岁月称之为诗一样灿烂的年华;优美动听的音乐如诗一般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我会想,做诗是不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就像心田里的一朵栀子花,淡雅洁白,浅浅香气,只要给它一点儿雨水,它就回报给你无限的清新美好。《诗经》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源头,自此,人性中诗一般的美好在古中国大地上悠悠流淌了几千年。那些善良淳朴的人,辛勤地劳作,欢快地歌唱,追求美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18.
西方美学一般把审美意识区分为优美和崇高两类。古罗马时期的艺术批评家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揭示了希腊罗马古典作品的崇高品质,详细论述了崇高之不同于优美的基本特征。杜甫的诗充分展现了"崇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运用《论崇高》中关于崇高美的基本观点来说明杜甫诗歌如何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19.
西方美学一般把审美意识区分为优美和崇高两类。古罗马时期的艺术批评家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揭示了希腊罗马古典作品的崇高品质,详细论述了崇高之不同于优美的基本特征。杜甫的诗充分展现了"崇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运用《论崇高》中关于崇高美的基本观点来说明杜甫诗歌如何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一首诗就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库,它不仅融入了诗人创作时的情与景,伴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搏动着人类生命的永恒脉息。尤其是我国的古诗.更以其精致的词句、优美的韵律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对待歌的解读.无疑是在感受其优美形式,领会其文字表层下的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