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7年7月22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场、物理量场、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本次过程的热力,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为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冰雹的短时预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MICAPS第一类格式自动站资料,选取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2015年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单站代表大气温、压、湿和风物理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其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前的变化。研究表明:自动站要素的变化与冰雹或短时强降水发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冰雹或短时强降水发生之前,温度露点差≤2℃,气压陡升和气温陡降,总温度下降剧烈,同时伴随偏南风。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有的MICAPS资料和地面观测站观测资料,选取黑河2005年~2014年22次暴雨天气过程,运用统计分析、物理量场分析,将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分别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暴雨的四种预报指标,将该成果应用于黑河市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为短时临近预报和精细化预报中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提高短时短期预报及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暴雨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1年8月11日发生在日喀则市区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区域,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切变线,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外围云系所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给强对流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地面气象要素、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杭州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诗芳  郝世峰  冯晓伟  胡波 《科技通报》2010,26(4):494-500,545
利用杭州市近20年的1h雨量资料,分析了杭州短时强降水的发生规律,包括短时强降水的极值分布、年发生次数、月际分布、时段分布等气候特征。短时强降水雨量极值大多出现在台汛期间。杭州市短时强降水年发生次数的多年平均值为9.6次。杭州发生短时强降水的高峰期为7~8月。短时强降水容易发生在凌晨及午后两个时段。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有:梅雨锋、西风带低槽、热带气旋、副高边缘西风急流、局地强对流系统等。本研究通过MM5模式产品得到各大气对流参数场及单点探空曲线,为预报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个例分析发现,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各个大气对流参数场中心与短时强降水中心对应较好,杭州探空曲线反映了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但是预报仅停留在定性和人工分析阶段,做出客观定量预报,并确定短时强降水的落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空场、地面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500 hPa的阶梯槽及冷平流、925 hPa暖湿舌的存在是形成该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底层辐合场为大气运动提供抬升作用:露点锋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IC、K指数分布说明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典型的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7.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4,(16)
针对2013年3月23日出现的降雹天气过程,利用Micaps资料及新一代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几方面综合分析了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龚静  王青川 《青海科技》2009,16(4):23-26
本文对2009年6月18日下午在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MICAPS相关物理量场、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及部分预报指标。同时,对该对流云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及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11年7月24日—25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暴雨天气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属于冷涡(槽)型,高空槽长时间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造成的。暴雨区上空整层湿度较大,LCL高度较低,暖云层达到3 km左右,易出现短时强降水;Cape值较小,0℃层和-20℃层位置偏高,中层有干空气侵入,垂直风切变指数较小,不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物理量场分析结果与暴雨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17日阿勒泰机场遭受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背景、物理量等进行分析可得出,低涡减弱并东移,中层辐合、低层切变以及西南气流、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导致阿勒泰机场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水汽通量散度、动力条件、热量条件以及θse值等均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张家口雷达站(313)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MICAPS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9日傍晚出现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地区(多伦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天气是以短时强降水为主,伴随有冰雹、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负3小时变压中心及较强的层结不稳定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反射率因子图显示系统为飑线,而在飑线中存在超级单体,径向速度图也表现出明显的中气旋特征;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和回波顶高度值(ET)对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500hpa高度场、物理量客观分析场、风云2号气象卫星云图、拉萨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地面要素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5日拉萨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以及雷达回波的发展和演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21年7月24日—26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天气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属于径向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是高空槽长时间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造成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较常年偏北,台风“烟花”与中纬度地区的切变线等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极端暴雨天气发生;暴雨区上空整层湿度较大,LCL高度较低,暖云层较厚,易出现短时强降水;CAPE值较小,0℃层和-20℃层位置偏高,中层有干空气侵入,垂直风切变指数较小,不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物理量场分析结果与暴雨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洪文平 《青海科技》2009,16(5):52-54
本文基于多普勒雷达速度资料的特征分析,对其在短时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利用多普勒雷达速度场零速度线产品动态分析及正负速度中心的分布,可以比较准确地对气旋中心位置进行定位;"弓"形零速度线对大范围短时降水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当"弓"型辐散场零速度线出现时,预示着降水减弱并趋于结束,当"弓"型辐合场零速度线出现时,预示着降水加强并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速度场中"逆风区"的出现,可作为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型业务的新业态下,地市级预报服务人员在提高数值预报解释应用能力的同时,主要任务是要做好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等预报服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及科学指挥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强对流天气特别是龙卷、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的预报预警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强对流天气下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锡林郭勒盟强对流天气业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强对流天气业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5、2006年6~9月西宁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雷达周围11个气象站自动雨量资料,通过概率配对方法建立了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I之间的关系,并对2007年6月14~15日发生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距雷达80km范嗣以内预报准确率较高,为短时降水定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2018年6月17日西藏那曲色尼区短时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一次天气学与雷达特征分析,此次降水过程冰雹的直径达10mm。针对这次过程,文章利用Micaps的500hPa高度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17日,广东省受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风力极大、灾情严重、局地特征明显,以佛山市受害最严重。通过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及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分析,高空涡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天气的重要影响系统,西北气流合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辐合上升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