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历来只注意到它的情节、人物及其尚武精神,忽略了表现手法上的详略浓淡处理,算不上全面.<木兰诗>首尾详、笔墨浓;中间略,笔墨淡,并且做到了详能见其笔简,略能窥其事赡,这不仅是本诗特色,亦是成功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 ,历来只注意到它的情节、人物及其尚武精神 ,而忽略了表现手法上的详略浓淡处理。本文认为 ,《木兰诗》首尾详、笔墨浓 ,中间略、笔墨淡 ,做到了详能见其笔简 ,略能窥其事赡。这种手法不仅是该诗的一大特色 ,而且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乐府诗歌的杰作,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从叙事符号的角度对《木兰诗》进行研究是基于罗兰·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借鉴其在《S/Z》这部著作中所采用的分析模式,将诗歌文本分割成若干个意义单位,并对其进行符码归类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这两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闪现着教师和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一.抓住诗歌的情节特征,让学生积极开展情景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紧扣文本的文体特点进行。以《木兰诗》教学为例,应抓住乐府诗的文体特点,让学生课前复述《木兰诗》所讲故事,以体味乐府诗叙事的特点;专题学习“互文”,以体会乐府诗句式方面的特点;诵读《木兰诗》,以体会乐府诗在韵律、情绪表达方面的特点;分析木兰人物形象,以总结乐府诗的人物塑造特点。  相似文献   

7.
万彩霞 《新疆教育》2012,(10):99-100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从艺术形象、创作手法、文章详略、修辞手法、民歌语言等来欣赏其艺术特色。《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它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北方民歌的不朽杰作,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是叙事诗,根据中西叙事学理论,从诗歌叙事结构、叙事聚焦、叙事感官、叙事时空、叙事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诗歌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技法,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木兰传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木兰诗》进行重新演绎,摒弃原诗中落后的封建忠孝和男尊女卑思想,突出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中华儿女热爱和平,关注民族关系的处理,是新时代电视剧对传统文学作品改编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木兰诗》,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主背的模式,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收获丰盈的自我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课堂成为爱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成就。本文主要对木兰出征前准备的片段,从结构作用、句式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鉴赏,分析其对木兰形象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产生于北朝时期的优秀民歌,《木兰诗》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本文即以民族融合作为切入点,从融合的生活内容、融合的人物形象、融合的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对《木兰诗》进行深入读解。  相似文献   

14.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而古诗文中饱含了很多美的东西,运用好古诗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审美教育有了一个基点,学生受到的影响更深刻更具体。本文以《木兰诗》为例,对初中古诗文审美教育进行探讨,希望能给一线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诗歌主题鲜明,意蕴深邃。探索诗中的声韵形式,对诗歌进行审美解读。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诗歌的语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典常读常新。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以其丰富的思想意蕴、超凡的艺术魅力成为古代文学经典。本文通过审美化解读来把握诗歌言语深处潜藏的“文化语码”,鉴赏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三重对照与映衬之美,建构读者与文本在诗歌美学上的认同,重拾《木兰诗》在教学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问:木兰究竟姓啥、何处人氏?——木兰姓啥历来众说纷纭。据载,《河北完县新志》中说“木兰姓花”;湖北《同治黄陂县志》说“木兰姓朱”‘系县北朱氏女”;《新唐书》、《全唐诗》载:“木兰姓任”。明代刘维德《韩木兰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至于她的故里,说法也很多,有说是湖北黄陂人,  相似文献   

18.
刘子立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40-42,32
《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创作地域以及本事,一直是学界争论多年却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来自民间的文学作品,有时亦蕴含着正史所不及的历史讯息,往往可以作为“诗史互证”的宝贵资料。本文即试图从几个前人聚讼已久的问题入手,搜罗爬剔材料,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对“唧唧”一语,人们多倾向于“叹息说”,笔者以为应解作“织布声”。解作“织布声”,诗的头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紧密相应,生动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木兰纺织图,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跃然纸上。天天弄机杼,这是木兰给人的一贯印象,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定格。这两句为后两句(不闻机杼声,  相似文献   

20.
千古《木兰诗》,读之使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千百年来,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它如此受人们青睐呢?仔细品读,不难发现,《木兰诗》中充满许多美的闪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