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我们的话题主要界定在中小学生的“体力劳动”教育。本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义务教育阶段把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的一个学习模块,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为劳动而劳动或坐在教室里被动接受劳动知识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2.
浅析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3.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有种观点认为体力劳动底下,教育应以培养远离生产劳动的"劳心者"为使命.当前,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教育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被取消了;"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去",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许多学生也从来没有体验过劳动的快乐和艰辛.  相似文献   

4.
陈晓华 《班主任》2011,(2):54-55
劳动的概念,在都市人群中已经被异化,几乎仅与农民工有关系。在人们的观念里,劳动被区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依然艰辛,体力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脑力劳动者却有着"阿Q"式的精神贵族的傲慢与偏见。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点虽然不对,但在当下社会现实中,似乎仍然大有市场。在普通高中,迫于高考的压力,素质教育轰轰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酒泉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上万名学生到田地里掰玉米。这项结合当地实际的劳动,却招来了不少非议。一些家长认为,让学生掰玉米,是超强体力劳动,有损身体健康;还有家长反映,学校对不愿参加劳动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作为最基本的劳动形态,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积淀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逻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育人的有力保障、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弱化、劳动实践虚化等问题,亟须加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为充分发挥体力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需要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创新体力劳动实施方式和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  相似文献   

7.
正从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开始,体力劳动被人们定义为"下等人"所做的事。如今,在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下,体力劳动更是被边缘化,被学生和家长抛在脑后,这种偏激的思想让我们为学生和家长感到遗憾。教师必须矫正学生、家长错误的劳动观,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积极向上的劳动观。"还是劳动好玩儿"。如果让劳动变成有趣的事情,学生其实是乐意去做的。某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雪停后,我班被安排清洁区的扫雪任务。班里的小军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芜湖五中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合理安排了劳动教育课。近几年,学生中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比较严重,这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边缘化,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学生出现浪费粮食、损坏劳动成果、鄙视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现象。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学生一生打好底色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劳动教育实践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书诚 《新作文》2011,(5):10-11
传统理论上,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人体肌(jī)肉与骨股骼(gé)的劳动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育背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培养初中生热爱劳动、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的生活态度。然而,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加上家长和社会的评价导向,劳动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的状态。通过班级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劳动意识淡薄,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缺乏劳动技能,缺少劳动体验。因此,召开一次"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很有必要。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则是最主要的家庭劳动教育主体.由于劳动形态的时代演变和教育形态的理念革新,劳动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劳动"或"体力劳动",教育的形态也不再局限于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直接教学 [1].在家庭中开展的劳动教育同样如此.新时代的家庭劳动教育也应突破传统家庭劳动的限制,具有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更...  相似文献   

13.
刘先菊 《中国教师》2010,(Z1):404-404
<正>普遍性的劳动养成教育的欠缺不仅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表现为贪图安逸、追求享受、鄙视体力劳动、不爱惜劳动果实,存在依赖、懒散、拖沓、畏缩等被动消极心理,"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锰进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日益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当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已纪或正在由过去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向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劳动具有比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大得多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理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全画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劳动和劳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贡献和创新,“创造性劳动”问题是其中最大的创新和贡献。 “创造性劳动”这一词语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理解的呢?他认为,人类社会已进入创造性劳动时代,“体力劳动在社会现阶段更加隶属于智力创造活动,体力劳动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的"离身之态"带来劳动教育符号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具身认知,以生活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在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者应按照身心同一、心智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行动策略,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即重在"以劳育人",实现中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通感获得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早前看到过一份资料,显示的是各国中小学生每日的劳动时间,中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12分钟,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这个数据着实让人震惊。孩子"没时间""不会劳动",自理能力缺失,劳动意识淡薄,甚至轻视劳动。在物质生活丰盈的新时代,劳动逐渐被弱化、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已订出了暑假期中指导本届高小毕业生学习与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作计划,并正在进行中。但在部分教师中有一种自满情绪,他们认为劳动教育已‘差不多了’,认为问题已‘基本上解决了’,这是不对的。因为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那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把体力劳动作为下贱的事业’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观点改变过来,从而树立起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懂得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体力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就必须真正明白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改变那种小学  相似文献   

19.
<正>缺失劳动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大痼疾,也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潜在的滋生地。但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亟须开发富有特色的创意劳动课。正如喜欢吃有味道的菜一样,学生喜欢"有味道"的课。要让学生喜欢劳动,进而大开"胃口"爱上劳动,老师就必须让劳动课富有味道,而我们班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什么是劳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根据其过程、对象、产品等要素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至少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四对范畴八个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