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83):6-7
案例教学法与"习明纳"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逐渐融合,进而形成了"Case+Seminar"教学法。"Case+Seminar"教学法在学习模式上,变被动为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效果上,转变学生的"应试"心态,提升"应用"技能;在教学团队上,有利于引进实务专家,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Case+Seminar"教学法符合哲学的认识论规律,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准与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实现课堂翻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2.
习明纳是Seminar的音译,又译为习明纳尔.它的基本意思是研讨班、研讨会.它是在教授的指导下,由高年级学生或优秀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集中,共同探讨新的知识领域,研究高深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它是近代德国大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所采用.近几年,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次尝试习明纳数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所谓"习明纳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习明纳"培训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专业阶段发展理论为指导,赋予新的解释与新的用途。通过清晰地描述其培训结构与流程,并在骨干教师培训实践中证明,此培训能把骨干教师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能有效构建教师行动学习的培训共同体,是基于任务联动的自主提升培训,是集中研训与校本研修融合的学研用一体化培训。  相似文献   

4.
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在"额外压抑"下成为"异化劳动",在"被培养"的继续教育过程中难以获得快乐和幸福。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培养本质上是生命原始冲动推动下的"自由劳动"实现进化与消遣的过程,是教育硕士"进入事物"独特体验与把握生命的过程。为实现教育硕士生命意义与价值,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应该营造"非压抑性"生存氛围,使其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获得自我生命体验,实现其生命绵延;在"习明纳"中自由消遣,满足他们生命之流的交融;理解学科研究或探究方法与范式,彰显其创造特性。  相似文献   

5.
"席明纳"教学模式源于德国,19世纪后成为西方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支柱之一,意在训练高校学生的开放自由的学术思辨能力。和德国相比,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与科学性,我国高校应通过增设"席明纳"研讨课程,培养法科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法学教育的特色就是律师养成教育,其提倡的"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律师式思考方式为目标,同时辅之以"苏格拉底教学法",教导学生成为律师的必要技巧。我国应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经验,探索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新模式,在课堂中引入境遇式实验教学法和"席明纳"教学法,注重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7.
实习和学习是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两种途径,本文将实习和学习("双习")投入作为影响毕业生起薪的双要素,从大学生"心理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出发,构建大学生"双习"投入配置模型.模型推论表明,大学生在实习和学习投入上的优化配置由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反馈、学生对"双习"功能的认知态度和学生在"双习"上的比较优势三个方面决定.随后,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实证地检验了"双习"投入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在既定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毕业生并非实习时间越多越好,也并非学习时间越多越好,实习和学习投入需要合理搭配;不同群体毕业生"双习"的"投入实际值"与"理性最优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大学生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双习"投入要素,会导致在单一的投入要素上过度投入或者投入不足,影响大学生从高校向劳动力市场的过渡.要跨越大学生"双习"投入失度陷阱,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双习"投入的引导,完善"双习"管理制度,关注"双习"投入的质量及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协同学习"是以课堂改革为核心的"静悄悄的革命"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多数教师没能把握"协同学习"的核心,使"协同学习"变了味儿,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致力于"协同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协同学习"的有效策略,还原了"协同学习"的味道,彰显了"协同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石镇雄 《考试周刊》2014,(64):51-51
<正>孔子自己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代表人物,读《易》,韦编三绝,读了一遍,心有所悟、所惑,再读一遍,又有新的感想,反复再三,可孔子犹未满足,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对于"习"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此处的"习"为温习、复习之意;一种意见认为此处的"习"是实践、实习之意;还有一种意见是二者之意都有。站在教师的立场,我更喜欢将"习"理解为既要练习,又要  相似文献   

10.
文敏 《华章》2007,(2):68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不遗忘,就应注重学与习的统一."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的口头上获取知识,而"习"是从经验上,从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课内课外、学与习兼顾起来.既要注重认知,又要注重实践,针对过去重"学"轻"习"的偏向,应把"习"看成是"学"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在教与学中更应当重视学生的习.  相似文献   

11.
丁向荣 《班主任》2005,(11):3-4
谈到学习,人们马上会想起学生坐在教室里的样子,但实际上学习的概念决不仅限于此.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字组合而成,"学"指的是学知识;"习"指的是练习、实习,提高能力.美国学者彼得·圣洁教授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对"学习"做了如下阐述:一是"如何学习"大于"学习什么",要在如何学上多下功夫;二是"习"大于"学","习"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三是"如何思维"大于"思维什么";如何思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创新的能力;四是"知识更新"大于"知识的多少".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关键不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是否管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关于"学""习"的诠译,把孔子的学问视作服务于实践的理论、知识,而非活生生的生命智慧,实则其思想是对三代文化诚敬存养践形之后的心得体会。从字源学出发,"学""习"隐蔽的生存事实是:"学"是教和学的合一,不仅涵盖学、觉、效等现实性层面,还具有教学相长、一以贯之等具体特征;通过分析先民"习卜"和许慎"鸟数飞"的生存论意义,"习"蕴含习养、习与性成、修身等义,体现着修身养性和积习成俗的功能。具体观之,孔子学以修己,因礼乐之道自成生活习俗,在全幅生命活动中贯彻始终,从而垂教后世。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如何处理学生语文实践与其它环节的关系呢?我国古代"学习"理论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学"和"习"是两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又是具有时间关系的两个学习阶段."学"是主导,"习"是基础,"习""学"应结合,相辅相成.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要互相渗透,"学"中有"习","习"中有"学",尤其要突出"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军 《教育》2022,(19):4-8
以下从语文学科角度,谈谈我对"习"论的教育学理解.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历来有不同解释,这里不作罗列,一般的说法是"温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学了,并且时时去温习. "习",究竟是不是就当"温习"讲,值得辨析. 研究"习"之前,先要研究"学".依《说文》,"学"是"觉悟"的意思;刘宝楠也说:"以觉悟未知也."...  相似文献   

15.
"三习"是指课前预习、课中研习和课后实习。教师设计"三习"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研发力。在引导学生完成"三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找寻学生的学习起点,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其研究动力;从参与的角度展开教学,遵循学路,深入学科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培植其研究能力;以课程的视野延拓教学,关注体验,促进学生的持续改变,培育其研究毅力。  相似文献   

16.
<正>习本课堂是以习为本源和价值取向的课堂,它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三环相续操作系统,通过以习得为本的场景创设,促进个性化体验和高阶思维培养,让学生在"习场"中实现从知识、能力到素养的习得。本文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习本课"有趣的测量"为例,阐述习本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前习:自主习得基于教师通过云平台推送的"习材",学生在课外观看自学微视频,动手进行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小实验,并在课前自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追本溯源,探求"学"与"习"原始的、古老的释义及"学习"一词的来源,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及能力之间的关系,表明"学"与"习"是有顺序、有区别的。先学后习,是自古就有的求知与培养技能的途径。本文中突出"习"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能力形成中最核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学习,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学"为吸收,"习"为实践,"学"与"习"连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或先学后习,或边学边习,"学"与"习"一体化。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首先要提升,必须要学。只习不学,没有引领和借鉴,孤陋寡闻,这是闭门造车。但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通过学习提升了,如果不去实践,没有转换到行动上,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独特的语言风格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被亲切地称为"习式语言"。"习式语言"具有质朴亲民、直面问题、引经据典、与时俱进的特点,其巨大的魅力离不开习近平浓郁的民本情怀、长期的工作实践、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时代准确的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应积极探索"习式语言"的深刻内涵,厚植情怀,提升语言感召力;直面问题,提升语言启发性;研习经典,提高语言表现力;与时俱进,提高语言吸引力,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这门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本身的理论教学部门比较抽象和枯燥,同时需要实验实践进行验证和巩固。项目实践教学法与通常的实验相比更为完整,对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锻炼更为全面。"学习"即"学"与"习",中国教育的体系完美的教会了学生该如何去学,但是却在"习"这一方面较为偏弱,"习"即"实践"。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学生需具备"学"的能力,但"习"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