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数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使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空前的拓展。美国数学教育界认为:"在众多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因素中,现代技术具有最大的潜在的革命性影响。"《学校数学的改造:课程(改造)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哲学的信息技术转向,催生了信息技术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分支,引导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可以互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哲学目前主要沿两个方向推进:关于信息技术的"分支哲学"研究,以及关于"分支信息技术"的哲学研究;作为技术哲学的新形态,信息技术哲学正在使技术哲学走向"当代形态"、"分支形态"、"微观形态"和"会聚形态"。  相似文献   

3.
作为信息化诉求之下的一种新型教师知识框架,TPACK(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所承载的深层教育内涵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该文从三个方面反思和归纳了TPACK框架的重要教育意蕴:一是技术融入教学的劣构性,即数字技术的复杂本质增加了教学的劣构程度;二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即摆脱"技术中心"整合倾向,倡导技术、内容、方法的深度融合;三是技术设计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即超越消费型教师的发展目标,使教师成为技术价值的赋予者和教学用途的设计者。文章旨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体现TPACK框架的核心思想:从"技术中心"转向"技术设计"立场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审视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流变过程可以发现,"媒体"和"学习"这对范畴相互影响、融合,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因。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使教育技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并涌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代表人物。学习科学领域的出现,加深了这二者的融合,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领域的拓展带来新的启示与方向。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历史流变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体系与理论的成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无论在"学术共识"还是在"实践需求"上,人们对于"管理"重要性的认可从未消减过。在长达90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着有关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在分析了领域内对管理的需求后,以AECT历年定义中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界定为线索,展示了教育技术管理的历史发展;接下来,本文以AECT2005定义中关于"管理"的讨论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对面向"项目"、"资源"、"人员绩效"和"规划"的管理内涵进行了辨析;最后,本文剖析了当前教育技术管理研究中所存在的"专业特质模糊"、"课程目标错位"、"深入应用欠缺"、"领域特有方法尚待成熟"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微课资源库是在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媒体社交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具有网络性、学术交流性和教学性等特点。其随着新课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学领域,使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化和开放化,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被世界所重视和关注,并使与之对应的"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微课资源库建设已然成为教学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所以,分析微课资源库建设对中小学教育事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许多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智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适应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具备跟踪材料科学发展前沿和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导论"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和网络聊天软件三类工具,围绕绩效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围、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社会认可程度、实践与研究现状、相关人才必备能力等几方面,对美国具有教育技术背景,且活跃在企业、高校绩效技术领域的19位人士,包括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先驱托马斯·M·树文(Thomas M.Schwen)教授、美国绩效技术奠基人罗杰·考夫曼(Roger Kaufman)教授、美国著名的绩效分析专家艾利森·罗塞特(Alli-son Rossett)教授等进行了访谈.透过他们的经历和观点,从一个侧面了解了美国绩效技术领域,从而获得对其更真切的认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认同绩效技术起源于对教育技术用教学和培训来提高组织绩效的超越,并认为系统化方法是绩效技术的优势;绩效技术在美国的研究与实践发展较快,获得了美国社会较多的认可;绩效技术专业人员需要具有系统方法与思维,具备绩效分析和评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了解经济市场和企业运作知识,并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要培养有关人才,可以开设"系统思维"、"需求评估/绩效解析"、"绩效设计与证实/绩效改进"、"评估(评价方法论)"等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9.
ETR&D和BJET是教育技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两个学术期刊。文章运用WOS统计功能与CitespaceII信息可视化软件,对这两个期刊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ETR&D本土性强、主题集中,BJET相对来说呈多元化态势;我国特别是台湾地区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潜力与实力;乔纳森等18位学者在近20年内对教育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技术呈现出从"使用"技术教学到"融入"与"改善"学习环境,再到"创造"学习环境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增加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需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一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孙素芬 《山东教育》2011,(25):51-53
课改前的"劳动技术教育"在新课改中改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形态上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而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这些改变使这一学习领域更有开放性和发展空间。课程理念和课程归属形态的改变,应该带来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改变。但是破易立难,新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模式建立之前,劳动与技术教育一度被淡化。一些学校已经形成的劳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运用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设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加快了设计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丰富了设计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了设计作品交流学习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巨大优势使艺术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人们对艺术设计工作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在设计模仿和设计创作之间,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运用与设计人员综合素质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做到人与技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才能做到计算机辅助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蔡敏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9):110-114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带来了商业交换的扩大;而金属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原来政治、军事据点性质的各国都邑,同时成为商贾辐辏的工商大都会。频繁的商业活动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使"大一统"的理念率先在经济领域得以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技术之技术理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新技术的过分热衷和盲目追求导致了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了"以技术为中心"的片面的技术理性取向,具体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和对价值理性的遮蔽。工具理性占据上风会导致教育技术的发展误入歧途,教育技术需要大力倡导价值理性,使技术理性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同时也需要与科学理性相结合的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15.
前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人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4-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汽车制造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以活动为载体,为专业学习服务;第二、三、四、五学期以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为主.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第六期学期为企业顶岗实习,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科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领域。小学科学技术课是针对小学科学中"设计与技术"领域开设的。科学技术课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概念引领的技术设计、技术制作,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生产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变迁的外部压力.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高等教育的内部教学结构遭到了撼动,人工智能试图重塑传统教学结构以使其更适应自身的技术安排.然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范围并非是没有限制的.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传授技能上的缺陷使其在教学中仅具备较弱的结构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难以培育受教育者的德性修养与批判性思维,因此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被限定了技术边界.在高等教育和人工智能二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承认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代具"弥补教师缺陷,促使高等教育领域在技术辅助下实现良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