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海晶 《考试周刊》2010,(25):22-23
赛珍珠笔下的“母亲”比较富有抗争精神,也较多的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力量。“母亲”在小说中是个没名没姓的妇女.但她是赛珍珠所塑造的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正如《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大妈一样,她们坚韧不拔,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她们身上透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郭翠萍 《现代语文》2007,(11):25-26
一、汉语中性别标记不对称的现象 (一)在称呼词上的体现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首先表现在对对方身份的称呼上.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长期没有地位,出生后也没有名字,出嫁前随父姓被称为"氏",嫁后再加上夫姓称为"×氏",或者直接冠上夫姓称为"×夫人"或"×太太".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姓氏已从族的冠称转变为家的冠称。嫁入家族的女性被视为家人,故记名省姓和冠称夫姓成为官文书中两汉妇女的两种主要书写方式。东汉以来,已婚妇女在私人领域冠称父姓日益普遍,暗示着妇女在夫族和父族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西晋以降,受到女子称"氏"与"内讳不出于外"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已婚妇女始在官文书上冠父姓称"某"或"某氏"并延及后世。由"书名"到"书姓"的变化,反映了文书制度相对滞后与从俗调节的两面。  相似文献   

4.
闰土:本名运水,姓章。他的父亲叫幸福庆(1850—1903)是距绍兴60华里社浦村农民。鲁迅的母亲称章福庆为老庆、孩子们称他‘庆叔’。幸福庆的妻子叫阮太君,她是鲁迅的奶娘,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写的就是她。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英美人的名字都是由“教名 自取名 姓”三部分组成。如:JimAllanGreen中Jim为教名,Allan为自取名,Green为姓。但在很多场合,英美人姓名中的自取名往往省略不用。如:JimAllanGreen可以省略为JimGreen。因此firstname指的是一个人的教名,lastname指的是一个人的姓穴也可称为familyname雪。综上所知,英美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先名后姓,这和中国人先姓后名的排列习惯是不相同的。英美人姓名还有两点特别之处:一是英美等国的女子婚前是随父姓,婚后就改随夫姓。如:TanyaLopez和PeterBarnes结婚后,她便改随夫姓Barnes,人们就习惯称她为TanyaBarnes或Mrs.Barnes。另一点是称呼英美等人的称呼语,如:Mr.穴先生雪熏Mrs.穴夫人雪熏Miss穴小姐雪熏Ms穴女士雪,Doctor穴医生雪熏Professor(教授)熏Dr.(博士)等都是加在姓前而不加在名前。如:我们可以称呼上文中的PeterBarnes为Mr.Barnes熏称呼上文中婚前的TanyaLopez为MissLopez熏称呼婚后的TanyaLopez为Mrs.Bar...  相似文献   

6.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她们经历的喜与悲、情与爱都让人感触很深。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都会遗忘她笔下那些陪衬在女性角色身旁的男性角色,或是说主导着这些女性命运的男性主体,即同样也被张爱玲刻画得非常饱满、生动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关国女作家。她在绝大部分作品中向西方世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社会,而写得最成功的是她笔下的中国农民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同时作家借此表达了她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一个觉醒而且叛逆的女性。她一生都在努力冲破传统文化束缚,追求女性自由、理想的生存空间。但传统的压力和女性悲剧的生存现状,以及自身的坎坷遭遇,使她的女性意识和传统观念互相矛盾、冲突,这种情感的纠葛呈现在她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之中。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  相似文献   

10.
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表现了美国黑人妇女的勇气和力量;但她并不是为女性摇旗呐喊的女权主义者,相反地,她提倡黑人妇女恪守传统的美德.在传统的妻子、母亲的位置上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黑人社区的发展。她笔下的女性是黑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黑人心灵的守护者和黑人青年成长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有自私、利己性的一面。但由于赛珍珠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宗教精神,使她以爱为良剂,最终赋予了母亲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失望,使她根本就不相信母爱的存在。她认为时母爱的提倡说明了“母性”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对男性话语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充分表明了“母爱”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2.
曾树生这个八年抗战时期的职业女性处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妻子、儿媳、母亲、自我的四种角色中,她追寻的婚姻是“夫死子散”的一个结局。由于传统文化的习染,家庭责任与自我价值的矛盾,冷她造成了困惑与迷惘,使她不自觉地成为那个时代传统观念与新思想内在冲突的夹缝中人。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创作高峰期是从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张爱玲都显示出了她的创作才能,她的作品主要分为散文和小说两类,她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张爱玲,她的小说则展现了她的创作天分,很多读者和研究者将张爱玲与她笔下的女子视为一类人,市侩、拜金、虚荣,其实张爱玲是一个纯真、轻利、清雅的女子,本文拟从将张爱玲与她笔下的女子一一对比得出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的人生极具代表性,她生活在一个没有为女人准备正当社会角色的时代,良家女子一生先后以女儿或姐妹、妻子、母亲的身份附属于父亲或兄弟、丈夫、儿子。出现在白居易面前的是一个从良了的乐伎,也是一个被丈夫冷落的怨妇。她的丈夫为何昔日娶她今日冷落她?探究她的感情历程,当能给我们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一) 在鲁迅的笔下,曾经多次涉及魏晋时代的作家和作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学作了更为集中的分析。这篇文章虽然只是一次讲演,但是,由于鲁迅思想的深刻,眼光的锐利,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如果我们再注意一下小说《社戏》、《孔乙己》、《祝福》就会发现,无论是穷酸迂腐、值得同情的孔乙己,淳朴勤劳而又愚昧的祥林嫂,还是敦厚热情的六一公公、双喜,…  相似文献   

17.
遥祭祖母     
我的祖母虽出身名门大户,但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下,只有习女红的份儿:剪花刺绣、纺棉织布,而与识字念书丝毫无缘。在相夫育子的窘迫生活中,与舌耕授徒的爷爷相濡以沫,粗识“陈(夫姓)梁(己姓)天地人”而已。不过,必须工楷正书方可认得。毫不讳言地讲:地地道道的文盲一个,然而,她是开启我、陶冶我  相似文献   

18.
<正> 鲁迅笔下不多的女性形象,却有不同的特色:有少女、有山妇、有寡妇;有农村妇女,有知识分子,有遵守妇道的旧式女子,也有具有民主思想的新女性,有为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女英雄,有含冤而死的女鬼魄……多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从各个角度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又从不同侧面折射着二十世纪初期旧中国的社会现象,在一幅幅血泪斑斑的画卷中,她们在专制制度下哭泣、流血、呻吟;她们任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一朵文坛的冷艳奇葩,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作家。在她营造的小说世界里,女性占据主体地位。在她的笔下,活跃着众多鲜明的悲剧女性形象,大体上有在阴影下生存和毁灭的少女形象,有为谋生而谋爱或守爱的妻子形象,还有奴化变态且面目全非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权评论家为何排斥赛珍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著有107部小说和传记。1931年她因小说《地福》,获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她又因其中国题材的小说《背井离乡》、《战斗的天使》、《东风·西风》(1930)、《地福》(1931)、《儿子们》(1932)、《母亲》(1930)和《分家》(1935)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向重视诺贝尔奖的中国学术界,由于受中美关系及鲁迅等权威性评论的影响,对赛珍珠作品异常冷漠,已出版的赛珍珠作品只有《大地》三部曲,《我的中国世界》和《母亲》。赛珍珠在西方学术界也没有地位,尚营林先生指出《诺顿美国诗文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等七种很有权威并较为流行的美国文学选读本均没有收入赛珍珠;张子清先生也只在斯皮勒多编的《美国文学史》和埃利奥特等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