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哲学思想是胡适一生荣辱得失的根源,方法论是其学术生命的核心。在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形式革命”的倡导到“整理国故”的躬身实践是胡适对新文学的系统思考和构建,展示了他立足文学自身考察文学的新观念和建设民族文化的新视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武侠小说与文学史的结合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历经多种叙述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文学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大致有“史料考证”、“平民文学”、“旧派小说”、“雅俗互动”辱叙述模式,这些叙述模式的历史演变表现了“文学革命”的“态度的非同一性”和“文学史t写”的历史继承性。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的观点的非同一性表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学史重写”的不断变迁体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文学史写作实践中存在着“超稳定结构”。这种文学史理论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的偏离,形成了文学史学的矛盾规律。  相似文献   

3.
胡适的文化思想中表现出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并认同其主体地位和合理价值的现象,这种文化“保守倾向”主要表现在: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本位文化的认同及其对整理国故的情有独钟。“保守倾向”的形成与胡适早年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与胡适的文化使命感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及其后的文化争论也有着密切联系。胡适的文化观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激进”而内容上具有“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4.
李吉  何杉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160-160
韦政通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史家,也是当代中国最有活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出入于二十世纪现代新儒家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阵营,在两大思潮中都是重要的代表,对两大思潮都曾深入又都曾超越,独立走出了一条立足客观理性、自由"思想探险"的学术研究之路.他治学四十余年来,著作等身,出版著作达三十多种,尤其以一部花费了二十年心血完成、近百万字的专著<中国思想史>(1979年)震撼了海峡两岸的哲学界,被誉为"一九一九年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以来真正有分量而又相称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批评家,在其文艺批评话语中,古典主义的理念贯穿始终。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东方古典主义”即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为其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底色;二是“西方古典主义”即新人文主义的精神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援.这两部分思想的交融互渗构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相对比较稳定,传统上各大院校一般都以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作为配套的通用教材(以下简称游本《文学史》和朱本《作品选》)。这是解放后编写的几种较流行的颇具权威性的古代文学教材之一。有人认为,游本《文学史》是自林传甲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出版的为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本《中国文学史》,也就是我国第一部自编的文学史之后,迄今为止第三代文学史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纲领,是“思想理论型的”、意识形态化了的文学史 。尽管有…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又进入新的编写重构期,“现代国家文学史观”、“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国文学史观”及“民国文学机制”等是其间引起较大关注的建构理念。在众多建构理念的研讨中。人文史观或人文视角不应该是被漠视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属性规定着人文应成为决定一部作品价值和入史地位高低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人文史观摆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中已有史观线性思维的局限,具有更强的涵括力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在群英荟萃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神圣殿堂里,有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曾经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过杰出贡献而蜚声世界,名闻遐迩的文化大师,也是一位对祖国和人民满怀真挚浓烈感情的爱国者——他,就是林语堂。长期以来,尽管林语堂在国际文坛上早已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但在国内,却因诸多原因而成为有争议的人物。台湾的一些学者褒扬他是“一代哲人”、“伟大的中国作家”、“蜚声世界文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新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倡白话文,推动文学形式的革命,更在于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倡文学内容的革命,阐述了他的“历史进化的文学”、“平民文学”、“人的文学”、“写实主义文学”等新的文学观念。他创建新文学的努力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出走”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女性出走”是个永久的话题,并由此引出诸如社会改革,人的解放之类的思索,女性对“旧家”的叛逃,在社会中的无奈挣扎,对“新家”的渴望等构成“女性出走”题材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10 0年前的今天 ,中国的文学还是桐城派的古文 ,同光体的假宋诗和王鹏运、朱疆村们新词学的天下。历沿章太炎、刘师培、黄季刚、钱基博 ,旧文学的旧研究走到了尽头 (钱基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虽称名“现代” ,还是以旧文学的辞赋、诗词、古文为主干 ,新文学只露一新荷尖尖角 ,学科意识与研究手段仍是旧的 )。从梁启超、王国维到胡适、鲁迅 ,半旧半新的文学研究浮出历史并最终在“五四”之后以崭新的形式内容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诞生已经 80余年了。 80余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条历经曲折的发展道路 ,世纪之…  相似文献   

12.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最终奠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则是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中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学批评家,顾随的文学批评主要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他的古典文学批评涉猎非常广泛,有必要对顾随的古典文学观做一总结。顾随对古典文学的总体态度,可以用他很重视的一个概念“兴”来概括,即从旧文学中生发出新的东西来,“袭故而弥新”;顾随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总体而言他对古典文学是以批判和不满为主的;他认为中国旧文学缺乏理想,只有富于理想性的文学才能振兴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4.
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研究相比,作为学者的鲁迅研究亟须进行。2008年鲁迅与学术研究主要在四个向度展开:对于"抄袭"公案的考辨、对于《中国小说史略》的批评与指正、对于《汉文学史纲要》的阐发和对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迎合了当时为"白话文学"正名的需求,他认为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他认为平民文学是用"当时"的白话来反映民生疾苦的文学,它应当有助于"救济社会"、"补察时政";他赞成宋人"做诗如说话"的主张,强调语言的通俗化与口语化,这也显示出他的文学评价标准的狭隘与偏颇,但结合当时的时代,他的这一主张也确实有助于白话的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成绩是喜人的,也曾陆续出版了一些新写的现代文学史,其中有不少注进了个人研究意见并吸收别人研究成果的地方,“改写文学史”的工作,在稳健地进行。但在一个“观念更新”的盲乱思潮冲击下,“重写文学史”成了一种运动,似乎“一切都翻一个身”,为“重写”而写的“重读”、“重评”文章又多使人困惑,于是对在现代文学史中有着某种贯串作用的鲁迅也感到不好理解了。带着问题,结合《毛泽东论文艺》的有关论述,我又重新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事“立人”工程,并自觉地把它提高到宏观的理性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作家。他不仅在理论上倡导,更以丰硕的文学创作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对封建文化不遗余力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改造正是他“立人”思想的演展。他的“主人”思想,以“救人”为手段,以“新民”“新国”为目的和中心,形成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苏轼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影响至为深远的人物,他不但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铸成古典诗文的又一个艺术高峰,还以其精譬的理论观点尤其是“有道有艺”、“忘声忘笔”等诗学的语言观,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随着二十世纪文艺美学研究领域内的语言学转向,对语言形式的强调,对语言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本文欲从结构主义诗学语言批评的角度,以简&#183;穆卡洛夫斯基“诗的语言的突出”为参照,对苏轼的语言现进行一次有意义的中西诗学阐释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废名和他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东方形态的生命智慧、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学沟通的自觉实践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桥》和《莫须有先生传》都表达了废名对中国传统的“禅”文化和“妙悟”的理解与运用 ,而两部小说行文风格上的大不相同又体现了废名对“禅”认识的变化。同时莫须有先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堂吉诃德色彩又展现了废名在中西方美学沟通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在汉魏六朝乐府、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新兴文体。通过变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说唱文学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还可以回答文学史上曾长期不能解决的宋、元、明、清民间文学的渊源问题。1929年郑振振铎《敦煌俗文学》一文首先采用了“变文”这一名称,他说:“这种俗文可说是佛曲的起源,却并不是佛曲,‘变文’之体,似更近于佛曲,所以我们应该更正确地名之曰‘变文”’后来郑振铎编著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又用相当多的篇幅对“变文”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