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里,常有不少同事问我:你身为班主任,教学任务那么重,又苦又累的,怎么还成天乐呵呵的?这时,我总是反问道:为什么要不快乐?是的,教师的苦和累,只有当过教师的人才知道:教育制度不完善、教学工作繁琐、竞争激烈、社会期望过高、学生难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往往不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苦,学生累,使思想政治课成了一门“说教课”。一言以蔽之,教学方式封闭机械。怎样改变这种状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不少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工作量大,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现象,然而初中语文的课时较少,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望和要求从总体上看却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都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提高却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苦,语文教师累.这是大家的共识。这份儿苦、这份儿累很大程度上来自作文批改——劳力又劳心,学生却看也不看。我们要解放自己、提高效率,怎么办呢?下面是笔者在一节作文教学与评价研讨课上引导学生对一篇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的评价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6.
邢华 《语文天地》2009,(5):44-45
“事半功倍”.这是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人人都希望达到的效果。教学依然如此。目前,不少乡村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工作量大。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现象,然而初中语文的课时较少,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望和要求从总体上看.却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7.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再问了。从侧面讨论了几个很容易对答的问题:我们学校从事教育的人多少?数以千计吧?从事教育学的人多少?仅仅数以十计了吧?相信能指导研究生的人,会因这些问题而想到另一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毋庸讳言,在各种数学课型当中,复习课当属常遭教师们冷落的课型之一!由于不少教师对它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教师讲得累学生练得苦的教学现象屡见不鲜。鉴于这样的现状及部分教师的教学困惑,我们开始了关于“活动式”复习课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9):17-I0012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什么是历史?”我说:“此时此刻前发生的都是历史。”又有人问:“既然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说:“因为历史教育人,现代的人和事可以借鉴历史。”还有人问:“学习历史到底学什么?怎样学?”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历史学科中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常会思考:如何把一堂英语课上得吸引学生?怎样提高教学的达成度?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称之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越来越受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教育行动研究法中的“行动”,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活动、行为、情节等。简单地说,教师的工作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教学行动构成的。这些行动有些是有意识、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有些则是无意识、偶然的、随机的,而且由于学校工作的标准化、程式化,教师的许多教育教学行动甚至是不需要考虑的“惯性动作”或“机械操作”。当教师的职业生活被这些大大小小、有意无意的行动填满了的时候,便无暇深虑或忽视了这样一些问题:繁忙行动背后隐藏的教育真谛是什么?行动的理由和动机都是合理的吗?我应该怎么做?我还能做什么?怎样使行动的效率、效果、效益更好、更大、更有创造性?若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一番“研究”,或者说使行动接受“研究”的监督和指导。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已经打开了行动研究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具有探索性、思考性和自觉性,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一切问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不少教师感叹,无论你怎么教,还是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怎样让教师和学生从苦中解脱,提高教学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赵宁波 《贵州教育》2009,(15):47-47
常常听到我们有的教师们私下里叹苦经:太累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呗,还搞什么科研哦!有的教师说,搞教育科研,不就是要我写论文吗?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啊?真是要我的命了!每个学期,只要学校或上级组织老师们拟写“论文”总是只有寥寥几个教师是真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获拟写论文的,  相似文献   

14.
倘若你是一位中学教师,倘若有人问你:“在你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你最伤脑筋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班上的差生,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的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就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教师私下里在谈论或抱怨:说某某学生如何如何地难教;某某学生以如何如何的“笨”;某某人又如何如何的“屡教不改”等等。言谈话语之中,饱含了对教育转化差生之难、之苦与无奈,同时,也暴露出教师们在教育和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诚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教育转化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影响班上的成绩和纪律,影响班风班貌,还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否正常进行。因此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关注和着手解决的大问题。长时期以来,由于教育教学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学校、教师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给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教训是深刻的。由于差生在思想品德上、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的不足与缺陷,在教师、同学的心目中不被看好、不受欢迎,甚至常常遭到排挤和打击,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被“边缘化”、“另类化”,饱受了冷眼与指责。今天,这种现象在一些学校和一些地区还相当普遍,歧视、指责、辱骂、体罚差生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班级中的差生?又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转化?  相似文献   

15.
倪明 《现代教学》2010,(10):67-67
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既要“学”(理论),又要“习”(实践)。在分享基地班学员的精彩教学研究和展示课之余,我反省自己的教学:从初入职的忐忑不安到现在似乎能做到的驾轻就熟,我还应该从哪里着手提高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研组组长我如何带领全组教师一起进步?面对部分花了大力气学而收效不多的学生,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下工夫,教学生理解的数学?目前,我倡导全组从优质教学方案的设计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从玉 《课外阅读》2011,(12):377-377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应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可是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令人担忧,有的教师只布置命题不加指导就让学生作文,有的老师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告诉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写的累,教师教得苦,作文教学成绩难提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红侠 《陕西教育》2011,(11):74-74
前几周,北师大教育专家来我校对语文组、英语组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学指导。这一切让我耳目一新.专家的教学指导更是示范引领。让我解决了教学中的诸如:常常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自己累学生累:教学太过程式化;课堂上自己放不开、学生热情不高,往往成绩还不理想等好多困惑。  相似文献   

18.
目前,笔者参加了某农村中学召开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亲耳聆听了六名典型教师的发言。在被这些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突出业绩深深打动的同时,却有一点令笔者感到疑惑和不舒服,这就是其中有几位教师在发言中说的“为工作,为了学生,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从未向领导和老师们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想政治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尽管有不少教师认同思想政治课不应只是教“教材知识”,但确实很少有教师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而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又该怎样演绎所谓的“知识教学”?教这些知识,最终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