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台湾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比大陆的技术本科教育先行一步,目前,其关切的重点是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明显。学习台湾的经验,可以为大陆发展技术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当然,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可以避免大陆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重走弯路。  相似文献   

2.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洁 《教育与职业》2006,(18):47-50
1997年以来,台湾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技职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高等技职教育的主体,为经济建设和职场培养了优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以就业为导向,重实务、重能力培养也成为高等技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大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培养大量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些本科高校从学术性高等教育向应用性高等教育转型的探索。因此,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进行分析,可以为大陆的改革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建设现状,探讨了台湾本科层次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建设对大陆开展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应处理的几对关系及具体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以培训优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明确定位,多层次、多规格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本科层次规模不断扩大,强调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借鉴其经验,大陆地区应加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制度,办学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技职教育是技术及职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台湾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提法.与大陆不同,台湾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自成体系,独立于普通教育而存在,能培养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了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须的各种人才.探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对大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始于1974年创设的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将技职教育提升至与大学平行的高等技职教育层次,是台湾普通教育体系之外另一主流学制。随后,技职教育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体系。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科技大学29所、技术学院46所,专科学校仅有17所。教育评鉴既是教育质量监控与行政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教育机构办学质量和发展办学特色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到70年代形成了包括初等技职教育、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改制,现在台湾技职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中高等技职教育占据了绝对主体,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台湾舆论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8.
台湾技职教育在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及推动台湾经济的发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以南台科技大学为例对台湾技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大陆的职业教育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职涯目标;加强政府指导,规范校外实习管理机制;创建灵活多样的校外实习课程.  相似文献   

9.
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只到专科层次,本科层面大多是普通理论型本科而缺少职业技术型本科,从而导致本科教育出现"断层"、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根据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大势所趋,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等背景下,发展迅速,成为当前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多元入学方式、多渠道办学、院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结合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实际,提出改革考试选拔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可行路径,推动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台湾私立高职院校发展遇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的私立高等技职院校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三个层次。作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主力军,私立高等技职院校在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曾有80%的专科生在私立高等技职院校就读。但是,近年来台湾地区私立技职院校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并使其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球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从专科学校升格改制为职教本科(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历程,建立了从高中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完整技职教育体系。但是,在升学通道畅通、本科职业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高等教育系统准备不充分、技职教育趋近普教化和产业基层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对此,大陆在建设职教本科时,应充分借鉴台湾职业院校的升格经验,尊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规律,做好本科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规划;坚守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类型特色,切实为产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办学质量评估,建立动态的本科职业院校进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学制连贯、体系完整的第二条教育通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重心不断上移,专科以上技职院校从1996年的80所发展到2009年的93所,其中本科技职院校所占比例从13%提高到84%。技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因此日益加剧,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台湾许多技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和中州技术学院为例,管窥台湾技职院校近年来为应对激烈的竞争而采取的改革动向,以期为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分别是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的典型.以台湾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为例,对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思考对我国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注重工程实践和围绕产业发展设置课程是两岸研究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共同点.两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均密切围绕产业发展实际,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性体现在综合型大学课程设置侧重于完整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而技职院校课程设置则以能力为本位,且针对学生特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职业技术培训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紧密结合,造成技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明显缺失.为此,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技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此推动下,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形成了实施人文教育的鲜明特点:设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过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及课外活动的结合组织与实施人文教育,配备多样化的师资队伍,这些都为大陆地区的高职院校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任聪敏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探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1.经济重建时期(战后1945年至1950年),设  相似文献   

17.
从重视paper(论文)到更重视case(专案),台湾从应用型大学到技职再造发展中,技职教育的师生评价标准悄然变化,对台湾的技职教育发展影响巨大。大陆正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两岸技职教育发展有许多共同经历,可以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和适应,有力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更新,一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腾飞。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和产业升级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台湾技职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高等技职教育蓬勃发展。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或通道(共有三条教育通道,第一条为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条为推广教育)。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依其发展的突出标志分为如下三阶段。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台湾地区呼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技职教育发展策略,建立了完整的技职教育体系,新世纪以来,又针对技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回归技职教育本质,强调实务致用"的再造计划。本文介绍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和分析了台湾两期技职再造策略及其特点,提出了大陆地区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应该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典型的"立交桥式"体系,为提升高等技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教育部门实施了"建教合作方案"、"最后一哩学程"、技职教育再造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分析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校外实习课程产学合作多赢机制,摒弃其机制的不足,对大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