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犯罪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每年呈上升趋势,而且呈现智能化、暴力性的特点。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引起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透视大学生犯罪的诱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与一般社会犯罪有所不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犯罪心理原因是极为关键的因素,掌握并及时排除犯罪心理原因是解决大学生犯罪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预防和防止大学生犯罪,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发生了一些特大重大恶性案件,使大学生犯罪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分析,应涵盖大学生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四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雨果曾经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纯洁校园这个最不应该出现犯罪的净土近几年却连续有恶性事件发生,且主体都是天之骄子的新时代大学生。为何本是培养人才,引领道德的大学竟频繁出现大学生的犯罪事件呢?作者分析了社会、家庭背景情况,追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认为完善大学思政体系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实际情况,从犯罪的主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预防学生违法犯罪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要通过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学生教育,经常性开展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信息情况的收集,及时疏导矛盾,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依靠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等手段,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并如何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大学生犯罪现象明显增多,社会危害性较大,不仅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减少乃至消除大学生犯罪心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可加强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督促,加强国家专项规章制度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犯罪人数增加、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主体范围扩大等特点。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应采取综合性的、科学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了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杀害室友的马加爵、对熊泼硫酸的刘海洋以及近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室友谋杀,培养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已不容小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途径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犯罪日渐增多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邓巧蓉 《职大学报》2014,(1):122-124,118
近年来,关于高校凶案的报道接二连三,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眼之间沦为罪犯,令人痛心疾首.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初步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大学生犯罪的几点措施,旨在预防犯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治是一个双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大学生网络犯罪防治有效性的取得是由相关教育的有效性和相关接受的有效性共同构成的.从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内外原因等方面入手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仇恨犯罪概念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仇恨犯罪的特点,它不再局限于歧视、偏见动机下的犯罪行为,而是包含了任何仇恨动机驱使下实施的犯罪。这也是由我国仇恨犯罪中偏见、歧视类不常见而复仇类居多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仇恨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仇恨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以刑事司法政策进行化解,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来治理仇恨犯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女性青少年犯罪现象日增、社会危害程度渐强,已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女性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女性青少年犯罪的一些预防对策和措施,并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减少女性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犯罪的条件和原因。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法的社会控制作用的失调 社会调节人类行为的准则一个是法,一个是道德。如果法的社会控制作用失调,那么社会犯罪就_定会增加。 在立法和执法中,刑罚在制止犯罪中作用最大。在我国,要用刑罚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几年,由于没有很好的发挥刑罚的威慑作用,对犯罪的打击不力,从而使犯罪分子的犯罪气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做好自我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司法机关要做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共同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较之一般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更容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各国都将其作为犯罪惩治与防范的重点。法兰西刑事立法在有组织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上具有一定特点,立法上对该类犯罪的基本状况与特别类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了解与研究这些内容对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度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提出了新挑战。基于大学生的特殊的心理,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具备知识性、富有活力而自身对网络又有着内在发展要求的特殊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引导。本文从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并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犯罪新趋势进行研究,试图寻求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犯罪主体结构趋于多元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预防法》的施行,将对于培养我国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维护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入手,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范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