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剑 《考试周刊》2014,(3):45-45
<正>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观点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但是事实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行的,而在于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一段话或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一、质疑要有价值,宁缺毋滥学生具有质疑能力,确实对他们学习课文大有裨益,但要把学生的质疑落到实处,体现出质疑的价值,不能为质疑而质疑。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读完课题以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音乐之都维也纳在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现行教材的编排通常采用单元结构的方式,而阅读单元的课文常又以其题材或者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合而成,这就表明,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篇课文又具有本身特点,因而各篇课文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因此,我们可以有机地对教材进行重组,从而转变教和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  相似文献   

3.
胡青松 《语文天地》2012,(22):75-76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呢?一、在预习中培养质疑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指导学生质疑。1.从"课文提示"处质疑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中,每篇课文题目之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一种误区长期存在: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借课文这个载体,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大胆质疑,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教材、怀疑权威的精神,教育和鼓励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大胆质疑,要让自己的思维“飞起来”。具体措施:每学一篇新课文,都布置学生进行阅读预习,在预习时积极思维,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以作业的形式上交老师,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课的思想教育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课文中固有的思想内容去进行小学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课文,教学中根据课文的实际,可以有所侧重,如小学四年级上《捞铁牛》是一篇科学趣闻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怎样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教这篇课文时,如果只是根据课文中"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的句子,便去联系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就有些脱离教材实际了,其实学生学了这课之后,是为了让他们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俗话说:"学贵有疑。"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和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又怎样教会学生质疑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一、从题目上质疑我教学生每预习一篇课文时,首先要看清题目,针对题目,产  相似文献   

8.
"教材只是个例子",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继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类问题,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教材,深入发掘这篇课文独一无二的价值,即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问题。主问题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聚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了推进"学讲"课堂,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虽是独立备课,我和同事对《夹竹桃》一课进行了大同小异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在复习前面两篇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后阅读清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掌握新的问题分类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应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把每一篇课文作为一个支点,大胆处理教材,巧用时事、情感共鸣、续写课文、学生质疑、以小见大等方法途径进行拓展,让学生依据文本展开联想,深入学习,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增长他们的见识,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记得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抓住题目"番茄太阳"质疑,让学生读读找找文中几次写到"番茄太阳",结合课文朗读感悟这三次"番茄太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教材,从中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把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课题确立具体可从单篇课文、多篇课文的综合或比较,课文的拓展性等方面去研究。一般应遵循自主性、实际需要和可行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画》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康静涵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第二册教材(人教版)第一组看图学文中的第一课。编者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这篇课文由原来的第三十二课调整到第六课,原因就是这首五言诗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调...  相似文献   

14.
邹群 《上海教育》2014,(1):77-77
《告别权力的瞬间》是上海试用本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在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方面都有着丰富的阅读亮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是让学生感受先哲时贤的精神,同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言语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所思考的是如何立足教材,引导学生把学习作为一个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从学生的质疑中获取教学的突破口,主要以两个层面的问题组织他们研读课文,展开思考。第一个问题涉及对课题中"瞬间"的理解。我问学生:"‘瞬  相似文献   

15.
一、结合课题质疑在教学《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样卧薪尝胆的?"这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正是切入课文重点的重要问题。因此,我紧扣这几个问题不放,由此来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了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愤图强的意志与精神,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着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认为:“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作为学习的亲密伙伴,质疑决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而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诱导学生质疑也不应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支插曲,而应始终处在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在上课时无休止地提问题。事实上,在教学中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令人担心的倒是学生由于从教师的讲解中已得到满足而不再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的这一教学思想到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启疑——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究"启疑"也就是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学习目标,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  相似文献   

18.
质疑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并不断释疑的过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大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尽管课文前面有阅读提示,后面有指导性的思考题和练习,但学生读起来仍有不少的难点和疑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自读时质疑。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为学》时,就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质疑。有的问:“古人是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困难的?”有的同学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三类课文对学生的要求层次不同,是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过渡。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从一年级下册起,每学期教材都安排了5~8篇的选读课文,并在课题前用"▲"标明。编选选读课文的目的是在积累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文的延伸。对于精读课文,教师慢工出细活,品词析句,感悟朗读;对于略读课文,则快刀斩乱麻,有的放矢,上  相似文献   

20.
《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义。文中讲的是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着重讲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课文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叔叔、阿姨们精心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教学本课,可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和它所属本组第二篇同类教材的位置,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有关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