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何小亚 《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24-27,85
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是:有足够多的观念;具备稳定而又灵活的产生式;具有层次分明的概念网络结构以及一定的问题策略的观念。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数学策略包括: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整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继的学习需要,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包括: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整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陶李云 《成才之路》2010,(36):23-23
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成分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经验,这三种基本成分在数学认知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起着决定战略方向的作用,数学知识起着解决战术问题的作用,而数学经验起着如何运用这些战略、战术经验的作用。数学认知结构不是它的基本成分的随意堆砌,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大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经验进行系统的加工、消化、整理,经过抽象、概括、归纳之后形成的一个有组织、有规律、有层次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建构观的基本理论,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通过几年的实践,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一、建构观认为知识是由认知重体自己构建的,那么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主体构建知识有着密切的衔接关系;二、建构观认为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那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使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固接点;三、建构观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搭起建构知识的桥梁,那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创建新的检测和评估认知主体建构知识和超越自己的方法和手段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人的知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顺序形成,发展成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形成一种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的观点,阐述形成中学生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把储存在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整合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数学知识链和知识体系。它是有机的、动态的并且具有新的“生长点”的知识板块,具有灵敏反应的智力特性,运用它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自我努力和教师指导培养的结果,在数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重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链”和新衔接的认知结构,使新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7.
认知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实质。分析认知结构的机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一些做法,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建构观(constructive view)也称建构学说、建构论、建构主义等,由于其强调了认识主体内在的思维建构活动,符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因而日益成为指导当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教育理论。它的基本含义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知识是由学习者头脑里构造出来的;(2)认知是个人独特构造活动的结果;(3)作为主体的构造活动也是有一定的结构,即有一定的框架和模式;(4)在最终的意义上,主体的认知建构活动与知识的建构形式存在着必然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王国伟 《考试周刊》2009,(46):59-59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继的学习需要,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呢?笔者在此提出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四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杰 《云南教育》2004,(31):30-3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有体验才会有所得,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探索,去学有价值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应注意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创设广阔的建构空间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认识活动过程 ,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提供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5,(19):89-9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情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将调整建构。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强调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认知过程目标要求的数学交流、数学猜想、数学建模、元认知等就成为数学认知结构建构中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智力参与程度对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即作为学生头脑里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内化而来的。它不仅包括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硬件”。而且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等“软件”。在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的自主行为别人无法代替,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1.连接旧基点,建立新通道,认知结构自然地扩张——同化。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以待解决问题的形式刺激他们,此时学生就会从脑中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去搜寻可用的资源,即结构图中的有关基点及附点,主要是基点。倘若,这些基点能对解决的问题作出解释或处理,那么新的数学内容就与原有的基点建立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就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18.
形成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认知心理学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为此,本文通过对数学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认识,并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条件和原则,以期对数学教材和教法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认知结构的发展机制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建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认知结构进行延伸,改组而成的新系统.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同化与顺应),才能实现在内化中再建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是衔接相近的学科 ,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 ,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对学习空间图形起着积极的正迁移作用 .但是 ,从平面到空间 ,由于研究对象的改变 ,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都有很大的变动 ,而学生原有平面几何知识和观念往往先入为主 ,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掌握 ,使新旧知识发生混淆 ,产生负迁移作用 .因此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上的积极因素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就显得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