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项目一致,对象不同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送审稿)》,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均分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其中,每一个目标领域又分为课程目标和基本视点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一、职后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课程目标不明确,导向模糊 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薄弱环节。这是由于在职后教育阶段,人们对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不明确,更谈不上以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引导教师的行为,致使职后课程目标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中心,以获取学历为终端,忽视了教师在职后教育阶段的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愿望,课程目标整体呈现出“偏离素质教育目标而趋向学历目标;偏离实用目标而趋向装饰性目标;偏离主体性目标而趋向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目标”的现状,因此,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并且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最不易领会和理解的就是三个目标,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了解这三个目标的实质和内涵以及它的关系,对从事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教师理解和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客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的。 二、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相似文献   

5.
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内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验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也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2001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各学科在课程目标上按结果目标和体验目标来进行描述。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而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它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  相似文献   

6.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向上,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相互支撑,共同勾勒出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范畴,展现了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专业特征;纵向上,按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三个不同学段来设计,目标框架中的基本要求反映在三个阶段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颁布并正在试点实验的各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落实其精神实质,教师也必须改革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实现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吴灯 《今日教育》2023,(5):18-21
<正>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做好中小学劳动教育,关键在教师。2022年4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小学劳动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同时也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组织培养要求,如“要关注劳动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培训时要注重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等等。那么,如何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在特点与要求,尤其根据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当前中小学劳动教师的现状与基础,选择具有理论支撑与实践可行性的策略,构建劳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培养优秀的劳动教师队伍,是关系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性教育理念是芬兰国家课程标准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文章以芬兰《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和《2019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两份文本为分析对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维度,对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与路径进行研究,发现芬兰可持续性教育与课程的融合可概括为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课程理念上将可持续性理念纳入课程基本目标和价值观;课程目标上将可持续性素养融入中小学核心素养框架;课程设置上分为独立路径、融合路径与混合路径三种形式;课程实施中引入现象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上将可持续性教育纳入课程标准总体评价与学科评价范畴。这对明晰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课程的实践进路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沈良 《考试周刊》2010,(17):152-153
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从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前景。但是.随着体育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则需要我们再认识、再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设计的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培养及优化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二、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学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三、学习领域不同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反映的是课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认定;教材则是阐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专用书籍,简单说,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教师是依据课程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所以,真正的、真实的历史教学在课堂。因此,无论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13.
列举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从文本形式,文本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几方面分析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表述特点;探讨表示课程目标语句谓语的目标动词,把目标动词分为直接目标动词和学习任务动词,进而对直接目标动词作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任何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取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目标的取向必然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够增强反省意识,提高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纵观种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  相似文献   

15.
面向教育信息化趋势,教育技术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学术动态和“春秋战国”式的领域之争。基于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新课程标准的挑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受到普遍重视。探讨了基于信息化进程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阐述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尝试及其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基于课题研究而提出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方向,以及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专业化方向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教育技术标准与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阐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信息交流”专题培训的意义、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健康第一”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健康教学的现状、新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内容以及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在改革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蓬勃开展,带来了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全面实现教育科研目标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口号膨胀和理论泡沫共同制造了教育的“虚假繁荣”现象。科研目的不正确,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科研”,然而兴趣却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某种需要的必然选择。于是出现研究课题选择的偏颇,偏重理论性课题,还有就是研究过程的随意性。由于认识、机制、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只追求成果,而有悖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素质之初衷,走上了形式主义的轨道,影响了“科研兴校”的声誉。而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导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偏低,已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要求,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既是加强与沿线各国教育互利合作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俄罗斯作为与中国毗邻的国家,曾经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俄罗斯第三代教师教育国家标准》和《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分析,立足制定背景、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四个角度进行比较,以期对中国幼儿园职前教师培养提供有力的参考与借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重视实践积累;应创设多元化的课程内容,重视能力提升;应完善课程体系,重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一、制定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1.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   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是总目标,也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被融入到各门学科中去实现,并由专家制定出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学科课程的目标. 由此可见,课程目标既体现国家的意志,又兼顾了学生、学科、社会的实际情况,体现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因此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化学老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在充分分析、领会课程目标的精神与要求,把握课程目标对某一内容作出的规定的基础上,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章的目标,并进一步分解成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