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1.王润华诗中的家园意识。人类和地球这两个词汇,所书为二,所指实一。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球母亲却成了一个被损害、被玷污的对象。人们以邻为盂式的污染环境,饮鸩止渴式的破坏环境,都无异于一种“弑母”行为。有鉴于此,作为人类良知的纯金标志的诗及诗人,对环境文明的呵护与捍卫,应该成为对诗的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王润华无论对南洋野草、热带水果皇族的修志立谱,还是浩叹王维隐居的辋川别业的昨是今非,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是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理想境界的一个重要因素。《红楼梦》中有一个林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故事。香菱决心学习作诗,她拜黛玉为师,可是林黛玉没有向香菱大讲特讲诗的作法,而是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  相似文献   

3.
项羽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物。新诗中难得一见以他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淡莹的《楚霸王》可谓空谷足音.读来令人击节赞赏.  相似文献   

4.
楚霸王(新加坡)淡莹他是黑夜中徒然迸发起来的一团天火从江东熊熊焚烧到阿房最后自火中提炼出一个霸气磅礴的名字错就错在那杯温酒没有把鸿门燃成一册楚国史却让隐形的蛟龙衔着江山遁入山间莽草他手上捧着的只是一双致命的白璧据说有蛟龙必有云雨被围三匝大风忽起鸿沟以西以东都是云都是雨他被雷声风声雨声追赶至垓下粮绝兵尽狂飙折断纛旗乌骓赫然咆哮时不利兮可奈何田园将芜胡不归千里从军为了谁是谁的歌声卷起滚滚黄沙他辨不出哪方有太阳哪方有雨水行至乌江他的脸如初秋之花一片一片坠下  相似文献   

5.
在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于 1 896年前后创作“新学之诗”和 1 899年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口号之前 ,黄遵宪以“我手写我口”为代表的诗歌变革理论及其“别创诗界”的“新派诗”,在一直与京城隔离的环境中独立地发展了二三十年 ,成为诗界革命的最初源头。无论是诗界革命发生的理论准备还是后来的领袖人物 ,嘉应诗人都占了半壁河山 ,可以断言 ,嘉应诗人对“诗界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使嘉应诗人走在诗国“变法”的前列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的关系 ,揭示出嘉应和岭南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意义。本文上篇论述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发生的关系。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对诗界革命的发生描述不正确 ,黄遵宪早于梁启超二三十年就提出了后来视为“诗界革命”思想的核心理论 ,并同时开始创作“新派诗”。黄遵宪的诗歌革新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 ,是其思想文化革新理论的组成部分 ,它表达了诗歌革新和全面进行思想文化革命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欣 《学语文》2009,(2):38-38
“石孕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天下锦心人无数。而舒婷可说是当代的锦心诗人中较为突出的一位。她从自己的情感出发,以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为当代诗坛画上朦胧派的一笔,为朦胧派添上感性典雅的一彩。  相似文献   

7.
李寂荡是我的朋友。但对他的诗,我一直矜持而不安地缄默不语。当我在《夜郎文学》(1997.1)上读到寂荡的三首诗并对该刊的“九七寄语”研究一番之后,我相信我为寂荡的诗说点什么的时机终于到来了——当然,这也许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幻觉罢了。 虽然极不甘心,但最明智的做法还是只有仅就《夜郎文学》(1997.1)上的《野菊》、《高寒地带》、《时光》三首来以一代十——其实是挂一漏万——地谈谈寂荡其人其诗。 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小心谨慎地向前(诗与思的最深处)慢慢逼近。 其实也很容易。透过那些质朴无华的文字枝丫,至少有两幅画面清晰可见。其一:“阴霾的天幕”,“高大的树木”;“一片野菊/枝繁叶茂,青翠欲滴/正盛开着金黄的花杂”,在“蒙蒙细雨中”(见《野菊》)。其二:“白云深处”、“寺庙”、“钟声”、“台阶”高至“终年积雪”的巅峰”(见《高寒地带》)。我可以很肯定  相似文献   

8.
油画边缘的处理有许多的方式,体现了画家丰富的创造力。文章从油画边缘的内涵讲起.介绍了油画史上经典边缘处理,分析了边缘处理的多样性体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边缘处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画面的创造性、边缘处理体现了对造型创造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森用回到具体事物的方式来拯救被工具理性扼杀了的事物。他的诗歌呈现三种拯救的方式:其一,用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将观念的事物还原为具体的事物,将现成的事物还原为可能的事物,破解僵死的隐喻,让事物自己言说;其二,尝试语词不同的转化流动方式,让词与物在互相关联、互相生发、互相照亮中更为明显;其三,诗人主体处于隐没的状态,在沉默中敞开,在敞开中聆听,谛听到神性的召唤。通过这三条路径,诗人被从孤独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的鉴赏,对于文学积累和个人素养还 较为有限的中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近几年 来,高考试题加大了古诗鉴赏题的分值,但同时注意 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命题上以小见大,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去思考。如果能掌握一 定的古诗鉴赏的常识或技巧,解答这些问题也并非 难事。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前提:必须善于利用所给 作品中能发掘的与解题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诸如 诗题、作者生平、注解以及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尤 其是利用文本的字里行间传达出的信息,把握住作 品中的形象,准确而又简明地解答考题。  相似文献   

11.
张枣是中国先锋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以现代手法演绎对传统的依恋。以“静”传“动”,“动”、“静”结合营造出的意境展示了诗人非凡的空间领悟力。所用象征的背后有着完整的表意链条。善于营构书面语和口语的交叉。  相似文献   

12.
贵州乡土诗人赵卫峰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大潮下,与时俱进,以其对新时期乡土诗歌的独到理解,用诗歌的创作去实践着自我乡土诗歌理念,力求在新世纪乡土诗歌的创作上,在传统乡土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寻求一种和谐,推动中国乡土诗歌的创作乃至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子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从字里行间浸溢出来,象无边的海水拍打着灵魂的堤岸,象永久的时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辉煌而壮烈,柔弱而残酷,瑰丽而诡奇,掩卷之余,使我们警醒。 诗歌氛围,简单地说,即诗人通过语言和艺术手法所建构的情绪世界。形象一点说,它是诗歌作品中隐含的意念或意境所折射的七彩光芒,由这些意念或意境构成了一个纷纭的精神王国。诗歌氛围经过诗人诉诸语言之后,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和联想,才能体验和感受到其魅力。它不是外在的,显  相似文献   

14.
问题假定地球被一条钢丝绳在赤道上紧紧地箍了起来,假如把这条钢丝绳冷却了1℃,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由于冷却的钢丝绳会缩短,假定钢丝绳在收缩过程中没有断裂,那么它将切进地面多深呢?  相似文献   

15.
16.
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古典主义发展到十九世纪,尤如强弩之末,势单力薄。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兴起,欧洲封建势力土崩瓦解,新的资产阶级制度迅速建立。但是,新建立起来的制度远非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所憧憬与宣扬的那样美好。同时,由于新的社会思潮——如唯心主义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盛行,不少作家对现实感到不满与失望。他们企图以自己的理解去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这样,浪漫主义便成为风行一时的文艺思潮。浪漫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大小几十万个岛屿,这些岛屿由于与大陆有江海之隔,有的甚至浪迹天涯,因而成为珍藏奇异的好地方,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首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早在1535年,人们就第一次发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整整300年后,著名的  相似文献   

18.
梁清标是清初一位有特色的诗人,他虽然是《贰臣传》中的人物,却与其他贰臣诗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其诗歌创作中既没有故国之思,也没有失落之叹,更没有表现出江南贰臣诗人身仕两朝的负罪感。其诗大多表现馆阁之臣的闲适生活和对新朝、新君的颂美之辞,风格清平蕴藉,在创作上开王士祯的“神韵说”之先声。  相似文献   

19.
那次放假,我去了一趟母校,见到了他——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记得第一次与他接触时,他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刚  相似文献   

20.
解答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可以从细品字词角度强化对诗句的理解力、从比较鉴赏视角提升对诗篇的辨识力、从拓宽视域角度培养对试题的把控力、从素养积淀视角彰显对文本解析的文化力。高考语文命题既积极追求创新与突破,又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性。考生在强化考试答题规范有“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拓宽阅读鉴赏视野,沉浸式咀嚼经典古诗词,体会诗人在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中凝注的诗心,丰厚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方能真正悟得解诗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