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客里空”,就是无中生有,弄虚作假。这已成为当前我国新闻报道中败坏新闻声誉、引起受众强烈不满的严重问题。 “客里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作家柯涅楚克(乌克兰人)于1942年创作的剧本《前线》中的主角之一,是一个捕风捉影、捏造情节、弄虚作假、能从电话里看到对方流出了热泪的战地新闻记者。后来人们就把新闻界中类似这位记者行为的歪风叫做“客里空”。  相似文献   

2.
"客里空"是假新闻的代名词。客里空这个虚构的文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介绍,希望每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中有一个虚构的人物:客里空。作为一个记者.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并且活灵活现。近读两则新闻.笔者颇感相似:  相似文献   

4.
“客里空”这个虚构的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湟楚克的话剧《前线》。其人是派往前线的战地记,他的特点是: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是专门制造假新闻的高手。作为一个记,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说得活龙活现。后来“客里空”便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年末岁尾,新闻传媒盘点经验时不妨也找找有否“客里空”?  相似文献   

5.
说起客里空,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知道,他是前苏联作家科尔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写的一个题为《前线》剧本中的人物。有一名叫客里空的记者在前线采访时,不经过调查了解,整天呆在指挥部里捕风捉影,弄虚作假,杜撰空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1979年第3期杨放之同志的《党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写道:“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这篇社论是经过毛主席亲自修改的。社论中批判了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弄虚作假,信口开河名叫客里空的记者,要大家引以为戒。社论发表后,在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广泛掀起了反对客里空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8年十大假新闻又新鲜出炉。《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六甸老人考取清华研究生激励儿子》等十篇“力作”“光荣”入选。2007年“圈养虎变身‘野生虎’”的新闻还让我们记忆犹新,2008年的假老虎又重新出山,众多记者为何会冒险求“名”?都是假新闻惹的祸。客里空是前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名剧《前线》里的一个人物.这位记者先生写新闻凭想象瞎编乱造,闹出不少笑话。后来新闻界有人就把写假报道的记者和道听途说、弄虚作假的新闻都称为客里空。  相似文献   

8.
提起“客里空”其人,新闻界同仁、尤其是老一辈 人士是并不陌生的。他是苏联作家考涅楚克剧作《前线》中的人物,是一名捕风捉影、捏造事实的战地记者。正合我国一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早在1947年夏季,解放区新闻界就曾开展过反对“客里空”运动,当时各新闻机构都纷纷检查失实报道,并公开作自我批评,同“客里空”进行了短兵相接的交锋。 流光易逝,那场交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照理说,“客里空”其人早已垂垂老矣,然而,他的中国同道们却不甘寂寞,依旧承袭“客里空”的手法,不时地在我们传媒中制假添乱,引起受众对…  相似文献   

9.
客里空(Крикун)是苏联剧作家科尔内楚克(Корнейчу?к)的话剧《前线》(Фронт)中的一个战地特派记者的名字,中文音译为"客里空",俄文意为"乱嚷的人"、"好吹嘘的人"或"绕舌者"。在剧中,客里空被塑造成一个阿谀奉承、不到实地采访、编造新闻的记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视听界》1986,(3)
我们在讲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时候,时常会讲到反对假报道,反对客里空。客里空倒底是何许人也,这里简单地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1.
姜文姬 《青年记者》2009,(14):47-48
“客里空”是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专门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从1947年6月山西《晋绥日报》提出要在新闻阵营里肃清“客里空”开始,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尚未见到新闻打假胜利的曙光。不但如此,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自2001年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客里空”奖新闻评选活动,这些“客里空”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娱乐等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2008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客里空”奖新闻(2008年十大假新闻)作品入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红学家”一事,起初许多报刊的报道,随意拔高,出现了“客里空”的毛病;后来有两家报纸分别发表文章反“客里空”,却又不够实事求是。这些报道和文章,都不同程度地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损伤了被宣传者。这个报道事件,突出反映了新闻工作中存在的报道失实问题。报道失实的错误屡反屡犯,已使一些同志视为“顽症”,难道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  相似文献   

13.
"客里空"是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专门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从1947年6月山西<晋绥日报>提出要在新闻阵营里肃清"客里空"开始,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尚未见到新闻打假胜利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客里空"是前苏联文学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者。"客里空"原文意为"好吹嘘的人"。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不亲临现场,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一九四四年,《前线》先后在解放区演出,延安《解放日报》在一篇评《前线》的社论中,批判了客里...  相似文献   

15.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客里空”原文为喜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16.
周桂清 《青年记者》2017,(15):104-105
今年是《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70周年.《晋绥日报》作为当时解放区的一份区域性报纸,通过自下而上主动反“客里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肃清虚假新闻报道,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树立了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锤炼,《晋绥日报》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反“客里空”运动对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杜绝虚假新闻、坚守真实客观性报道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8.
“客里空”与作者“客里空”稿件的出现,责任首先在作者——记者、通讯员、自由撰稿人。这里有认识问题(某些编辑也有这种认识问题):不了解新闻不同于文学艺术作品,新闻不仅要讲求本质的真实,而且要求所叙述的每一情节都是真实的,不允许搞合理想象、虚构夸张。鲁迅1933年12月在《书信》中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后者须实有其事,而(文艺)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还说,文艺作品中写人物,可以“杂取种种人”。(《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是人类跨入又一个新世纪的第一年。 新世纪是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世纪。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新闻工作者要明确地树立起新闻传播的全球观。 树立新闻传播全球观首先是适应当今信息传播全球化这一客  相似文献   

20.
某单位党委书记给笔者讲了这么件事:前些日子,他们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中,想借鉴一点人家的经验。事有凑巧,正好某报在一版显要位置报道了这方面的经验。党委的同志喜出望外,立即前往取经学习。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还未开展教育哩。许多同志愤愤地说:报上报道的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实际是“客里空”,记者的职业道德到哪里去了? 这个批评是有道理的。以笔者所见,个别记者不讲职业道德的事还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