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凝聚和知识方法的验证,而应是一个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孕育于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教学最本质的目的——充分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自由地探究自己心中的数学世界中自主建构知识,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促进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杨振文 《成才之路》2013,(22):48-48
探究性学习作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式,受到极大重视,成为甘肃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点。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包括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局限性及所要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掌握和探究发现两种。在接受掌握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探究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所以,《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质 疑   1.质疑教材是历史教育改革的前奏1988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设立“商榷与正误”栏目 ,开始刊登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质疑的文章。 2 0 0 0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 6、7两期以专辑的形式刊登了中学老师和教研员对历史教材的 70 0多处的质疑 ,由此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大争论。这些质疑表面上是针对教材编写的一些技术上的失误或学术问题的争议 ,在我看来还另有原因。在自然界中 ,只有人类对历史感兴趣 ,只有人类具备对漫长时期自身活动的自觉反思的能力。可是 ,我们的学校的历史教育似乎在不断消磨人类这一固有的属性。调查表明 ,…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图表和生动的文字,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揭示自然的奥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但学生对地理课程普  相似文献   

7.
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图表和生动的文字,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揭示自然的奥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但学生对地理课程普遍不感兴趣,普遍认为学地理无用。而且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学方式也多以“灌注式”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之“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么,什么是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值得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提倡和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一.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三.给学生一些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四.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语文要“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随着教育教学和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的知识追求的需要,进而进行个性化、探究性学习,已经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如何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呢?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它立足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对某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它立足于教材、高于教材、跳出教材,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而言,探究是一种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切实安排好"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对数学的情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数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这种需要,运用主动、探究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思路,探究性学习模式应该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它立足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对某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它立足于教材、高于教材、跳  相似文献   

16.
马丽琴 《宁夏教育》2009,(11):50-51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则需疑,疑则引思,一切学问获得皆始于疑。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引领学生质疑、设疑是搞好探究学习的关键之一.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虽不是主体,但仍是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阅读是指为探讨、研究特定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能使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甚至产生创造性的见解。而质疑是探究性阅读的核心。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永远是从疑惑开始的。如果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就会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思考探索,就会加深对文章的深层透视。如何在探究性阅读中质疑呢?笔者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就质疑途径做过以下几种尝试。■1.空白中导疑想象是探究性思维的源泉。文章未经阅读之前,只是一个多层次…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质疑,由此可见,学会质疑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引导探究,就一定要鼓励质疑。在此,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案例一:到底该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在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时,针对本课重点,我布置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描写大运河的诗,并简单谈谈自己对大运河的认识。结果学生不但展示了自己收集的诗,如唐朝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唐朝李敬芳的《汴河直进船》、唐朝胡曾…  相似文献   

20.
《山东教育》2006,(10):40-40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质疑,由此可见,学会质疑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引导探究,就一定要鼓励质疑。在此,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