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保定日报·星期刊》诞生于2006年。几年来,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读者调查——探寻读者的关注点我们的读者调查是在《星期刊》诞生3周岁的时候举行的,通过一份简洁的问卷,我们收获了读者的热情与关切,内心很是感动。根据调查我们知道:对于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2.
“周末”:报业改革的先声我国报纸副刊的传统特征是以文艺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面貌,面向各个层次的读者。直到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推出改革开放后报纸的第一个“星期刊”,才打破了报纸“铁面孔”形象。此后,报纸纷纷开办了周末版和娱乐副刊。这些改革...  相似文献   

3.
旅游类期刊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生活有追求这样的背景所致。最初问世的以宣传介绍中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民俗民风为宗旨的旅游期刊为数极少,以《中国民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主办)、《中国旅游》(国家旅游局主办)、《旅游》(北京市旅游局主办)这几本期刊在选题、图片、设计、印刷和定期出版几方面做得较好,给当时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今天人们谈及民航航机杂志和旅游局办的刊物,还持有一份熟悉的情怀。回顾旅游类期刊的初创阶段,我们不难发现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刊物在选题上多集中在名山…  相似文献   

4.
我是2008年5月初来到《保定日报·星期刊》的,正好经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轮回与历练,一年来,着重在策划活动、开办栏头、“笼络新作者”、创新版面风格、突出“星期刊”语言、标题制作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也逐渐改变了严肃刻板的面孔,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给本刊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给其他报刊或科室投稿的人都被“挖”到《星期刊》,阅读量和关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199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在风风雨雨中生存了40年的《中国青年报》“辣椒”副刊宣告停刊了.“辣椒”副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平民百姓的青睐.此次停刊并未说明理由.(据《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25日《星期刊·辣椒》副刊).  相似文献   

6.
梁经旭  郎菁 《今传媒》2003,(1):27-28
我省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期刊共有7种,分别为《女友》、《收藏》、《新居室》、《当代青年》、《少年月刊》、《体育世界》和《家庭之友》。其中《女友》以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一家杂志”中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双高”期刊。《新居室》以其引领中国居饰潮流,极具观赏性、借鉴性的精美图片与设计方案,影响着中国的居室消费选择,成为惟一入选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期刊出版大国,一大批在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知名文化生活类杂志影响了两代人的成长,如《读者》、《青年文摘》、《知音》、《家庭》、《故事会》等等。巨大的发行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读者覆盖面,成为近三十年来国人的深刻记忆。然而,当初创立于80年代初期的这一大批杂志,因为历史和经营的原因,一直坚持着固有的内容风格定位和低价黑白印刷的形式。面对数字出版和  相似文献   

8.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期刊出版事业火箭式地迅速向上发展,创刊的新期刊成批涌现。据《出版工作》1989年8月号《1988年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简况》所载:1988年全国正式登记出版的期刊有5865种。在新创刊的期刊中,文摘类期刊占着突出的比例。它们之中,既有供一般读者阅读的如《读者文摘》、《中外书刊文摘》,也有针对特定读者对象的如《青年文摘》、《农民文摘》等等。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珍惜时间,节约时间,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信息,来满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需要,于是在这方面能适应现代人要求的文摘类期刊应运而生。目前,文摘类期刊以它本身这一特定优势,紧紧攫住广大读者,发行量一般都比普通刊物大得多,并且在期刊这一出版物形式的总体构成中,形成不可缺少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9.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10.
报纸周末版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如何使周末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新课题。结合《邢台晨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想谈点认识和感受。周末版方兴未艾我国报业中何时出现了周末版?据说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办“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极大关注,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相继“引进”效仿,逐渐开办周末版或出版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星期刊),是指报纸上区别  相似文献   

11.
张博  余姣卓 《出版广角》2014,(15):62-65
多元化、多形态发展是当前数字出版的主要趋势。以《读者》《青年文摘》和《意林》为代表的综合性文摘期刊纷纷探索多形态数字出版的发展模式。本文对三者的数字出版进程进行概述,归纳、探索三本期刊主要的数字出版产品形态,总结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的数字化现状及趋势,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天水晚报》创刊于1999年,是陇东南唯一一家都市报。创刊20年来,本着"服务百姓每一天"的办报宗旨,着力反映天水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市民文化品位、打造天水文化新地标。2016年2月改版期间推出的《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就是《天水晚报》着力打造以提升天水文化品位、彰显天水文化魅力的文学、文化、人文类周刊。《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每周四出刊,每期八个版,迄今为止已连续出版180期。  相似文献   

13.
1982年,《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曾引起过人们的一阵惊奇,最终竞赢得了500万读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浏览街头报摊,人们发现各报“星期刊”、“周末版”、“特刊”、“扩大版”斑斓多彩,纷呈迭现,形成世人瞩目的“星期刊·周末版”现象。在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报林格局中,尤令人们瞩目的是多年一直板着面孔的各级党的喉舌——党委机关报,也一改昔日面孔纷纷披挂上阵办起了增刊,开发出了“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这样一个“特区”。 这些各级党报中的星期刊、周末版既有党报的共性,又独具自己的个性。那么,星期刊的个性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试谈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 《中国青年报》是一份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2015年,《中国青年报》改版,在中央媒体里率先创办了专门以报道民族地区、民族工作为内容的《民族》新闻版,每周一期.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青年形象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民族》版出发,研究少数民族青年形象建构,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年文摘》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的综合性文摘期刊.它以"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为办刊宗旨,荟萃海内外名篇佳作,是新时期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灵读本、生活指南和成长伙伴.  相似文献   

16.
陈卓琼 《青年记者》2017,(12):59-60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栏目,其人物报道从这时开始在特稿版以一整版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第一篇人物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就出现在这个时期.2004年6月,“冰点”改为《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如今《中国青年报》的人物通讯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每周三报纸第10版的《冰点·人物》专版,在该版的头版位置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大多为2000~3500字.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冰点”时评仍旧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 ,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 ,7个新闻版里 ,《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 ,《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 ,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 ,《冰点时评》的热度仍旧有增无减 ,成为《中国青年报》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笔者认为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打造自身特色、凸显言论的力量是读者喜爱的缘由之所在 ,也是它留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最突出的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冰点时评》的热度仍有增无减,成为《中国青年报》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笔者认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打造自身特色、凸显言论的力量是读者喜爱的缘由之所在,也是它留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最突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祝贺与希望     
在《新闻知识》出版一百期的时候,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因为《新闻知识》是我案头的亲密朋友。八年多已阅读过99期,她送给我许多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提供了不少的信息、经验和问题,启发我去思考。学习《新闻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思,使读者的思想也随着活跃起来。她在地方出版的新闻学期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